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本土化经验和策略。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化进程虽然不断加快,但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存在一个庞大的农村贫困群体、困境人群和留守人群,以扶贫济困为使命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地区有广阔的需求。本书结合对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对江西万载、婺源、云南平寨、湖南湘西、广东等地农村社会工作实践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和比较了三种典型的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政府主导的万载模式、以云南和湖南湘西为代表的高校、民间团体主导模式以及广东“双百计划”为代表的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析了各模式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剖析和反思了当前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探讨了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构建,破解农村社会工作发展难题,促进农村社会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该书还深入剖析了江西万载反贫困社会工作、江西婺源“少年之家”、乐平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培训)试点项目、四川理县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案例,回应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反贫困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重大社会关切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社会工作
  • 2.1.2 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
  • 2.2.2 国内农村社会工作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 民国乡村建设与本土农村社会工作
  • 3.1.1 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
  • 3.1.2 燕京大学师生的“清河实验”
  • 3.2 当代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 3.2.1 宏观背景
  • 3.2.2 云南民族村落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
  • 3.2.3 湖南凤凰、古丈等地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
  • 3.2.4 江西万载等地的农村社会工作试点
  • 3.2.5 广东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与发展
  • 3.3 小结: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第4章 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反思与建构
  • 4.1 农村社会工作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1 政府主导的万载模式
  • 4.1.2 高校或民间团体主导模式
  • 4.1.3 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 4.1.4 小结:三种模式的整体比较
  • 4.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问题和挑战
  • 4.2.1 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职能定位不清
  • 4.2.2 服务资源的可及性、便利性欠缺
  • 4.2.3 文化的敏感度及服务关联度不足,影响农民对服务的接受和认可
  • 4.2.4 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发难
  • 4.2.5 本土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滞后
  • 4.2.6 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成本高,资源投入与供给面临较大挑战
  • 4.3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建构:一个框架分析
  • 4.3.1 总体框架设想
  • 4.3.2 明确职能定位,构建政社合理互动的组织管理体系
  • 4.3.3 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开发的激励与提升机制
  • 4.3.4 改善资源配置机制,保障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的运作资金
  • 4.3.5 合理设置社工服务站点,创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 4.3.6 探索本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效能
  • 第5章 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介入:以万载为例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贫困概念与反贫困政策的相关理论
  • 5.2.1 贫困的概念
  • 5.2.2 反贫困政策的理论基础
  • 5.2.3 关于农村反贫困的政策实践及其效应评估
  • 5.3 精准扶贫的现状与问题:以江西为例
  • 5.3.1 贫困现状
  • 5.3.2 致贫原因分析
  • 5.3.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3.4 若干反思
  • 5.4 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介入视角与实践空间
  • 5.4.1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的三大视角
  • 5.4.2 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实践空间
  • 5.5 万载县永新村妇女互助储金会案例分析
  • 5.5.1 万载县减贫状况
  • 5.5.2 白水乡永新村基本概况
  • 5.5.3 妇女互助储金会与反贫困社会工作
  • 5.6 万载县罗山新村“致富驿站”项目
  • 5.6.1 马步乡及罗山新村基本概况
  • 5.6.2 致富驿站之YQG个案
  • 5.6.3 致富驿站之低保户Z脱贫个案
  • 5.6.4 罗山“致富驿站”项目的总体评估与启示
  • 5.7 万载社工参与贫困户大病救助案例
  • 5.8 反思与建议
  • 5.8.1 社会工作在扶贫开发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 5.8.2 生计发展项目的培育问题
  • 5.8.3 相关建议
  • 第6章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案例分析
  • 6.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社会保护服务的发展
  • 6.2 婺源县浙源乡“少年之家”案例分析
  • 6.2.1 “少年之家”基本情况
  • 6.2.2 “少年之家”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的评估
  • 6.2.3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和服务方案
  • 6.2.4 “少年之家”案例的总结与反思
  • 6.3 乐平未保中心“阳光儿童之家”案例
  • 6.3.1 项目背景
  • 6.3.2 乐平市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 6.3.3 乐平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的建设
  • 6.3.4 服务开展情况及成效
  • 6.3.5 “阳光儿童之家”示范点
  • 6.3.6 乐平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培训)试点项目的反思
  • 第7章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案例分析——以四川理县X机构为例
  • 7.1 四川理县X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历程
  • 7.1.1 四川理县X机构的成立背景
  • 7.1.2 四川理县X机构的发展历程
  • 7.1.3 X机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状况
  • 7.2 四川理县X机构的运作机制
  • 7.2.1 组织架构与管理机制
  • 7.2.2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队伍发展机制
  • 7.2.3 项目化的服务机制
  • 7.3 X机构资源拓展策略:以“湘理情”发展项目为例
  • 7.3.1 视野与空间:重大服务需求的捕捉
  • 7.3.2 “强政府”下的资源依附与嵌入:与多重权力主体的互动
  • 7.3.3 贫困社区的资源整合:优势视角与城乡合作贸易
  • 7.4 X机构及四川理县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若干问题反思
  • 7.4.1 本土化问题
  • 7.4.2 项目制与服务连贯性问题
  • 7.4.3 行政化的困扰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总结
  • 8.2 本书的创新之处
  • 8.3 本书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贫困村民基本生活状态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江西万载等案例访谈记录编码表
  • 附录三 四川理县访谈记录编码表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访谈提纲(四川理县)
  • 附录六 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开展
  • 附录七 中共万载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2008年4月16日)
  • 附录八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做好粤东西北地区“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