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积30年虚词教学与研究之经验撰写而成的专门论述虚词研究方法的一本专著。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六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容作者都以丰富、鲜活的实例分析来加以具体说明,所分析的虚词达300余个。本书是修订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订说明
  • 语言研究的乐趣
  • 零 绪论
  • 一 虚词在汉语中的作用
  • 二 为什么将副词列入虚词
  • 三 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 一、 不该用而用
  • 二、 该用而没用
  • 三、 该用这个虚词而用了那个虚词
  • 四、 虚词用对了,但放得不是地方
  • 五、 句子里共现的虚词不搭配
  • 六、 没能满足所用虚词的特殊要求
  • 四 关于虚词研究
  • 壹 多角度考察研究汉语虚词的用法
  • 一 句类
  • 二 词类
  • 三 音节
  • 实例(一):副词“过”和“过于”
  • 实例(二):副词“互”和“互相”
  • 实例(三):副词“屡”和“屡次”
  • 实例(四):副词“连”和“一连”
  • 实例(五):副词“足”和“足足”
  • 实例(六):副词“最为”和“最”
  • 实例(七):副词“大为”、“甚为”、“颇为”、“极为”
  • 四 轻重音
  • 实例(一):副词“都”
  • 实例(二):副词“已经”
  • 实例(三):副词“再”
  • 实例(四):副词“就”
  • 实例(五):副词“又”
  • 五 肯定与否定
  • 六 简单与复杂
  • 七 位置
  • 八 跟其他词语的配搭
  • 九 语义指向
  • 十 社会心理
  • 贰 研究虚词语法意义的两项要义
  • 一 要重视虚词运用的语义背景分析
  • 实例(一):反而
  • 实例(二):表示加强否定语气的“并”、“又”
  • 实例(三):按说
  • 二 警惕将虚词所在的格式的意义归到那虚词身上
  • 实例(一):“既来之,则安之”里的“既”
  • 实例(二):“除了教课,还负责工会工作”、“除了大饼就是油条”里的“除了”
  • 实例(三):“小王吃一个苹果,我也吃一个苹果”里的“也”
  • 实例(四):辞书对介词“把”的注释
  • 叁 比较是分析、研究虚词最基本的方法
  • 一 同义或近义虚词比较
  • 实例(一):更、还、再
  • 实例(二):太、极
  • 实例(三):都、全、净、只
  • 实例(四):不、没(有)
  • 实例(五):别、甭
  • 实例(六):而且、况且、何况
  • 实例(七):和、及、及其、以及
  • 实例(八):等、等等
  • 二 意义相对的虚词比较
  • 实例(一):时间副词“就”、“才”
  • 实例(二):吗、呢
  • 三 说明同一方面问题的虚词的比较
  • 实例(一):关于修饰数量词的副词
  • 实例(二):关于表示程度的副词
  • 实例(三):关于时间副词
  • 一、 定时时间副词
  • 二、 不定时时间副词
  • 四 有无某虚词的比较
  • 实例(一):好了
  • 实例(二):也
  • 五 形似实异的虚词比较
  • 实例(一):不管、尽管
  • 实例(二):只有、只要
  • 实例(三):以至、以致
  • 实例(四):从而、进而
  • 实例(五):既、即
  • 六 比较,要步步深入,不断验证
  • 肆 每个虚词都需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综合分析与研究
  • 实例(一):表示重复的副词“又”、“再”、“还”
  • 实例(二):时间副词“已经”和“曾经”
  • 实例(三):表示程度浅的副词“还”
  • 实例(四):关于“名1的名+比+名2的名+形容词性词语”这类“比”字句
  • 实例(五):再说副词“也”
  • 伍 汉语虚词研究需要继续深入
  • 一 副词
  • 二 介词
  • 三 连词
  • 四 助词
  • 五 语气词
  • 六 在分析、研究方法上有深化的空间
  • 主要参考文献
  • 原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