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7千字
字数
2019-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外交流与港澳研究成果集
内容简介
本书系近年来著者在中外交流史与港澳研究领域之成果汇集。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外交流史”,主要具体器物与基督教传华的角度展开了研究。第二部分“港澳史”,主要从澳门城市发展、葡萄牙人移居香港等角度展开了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言
- 上编 中外文化交流
- 20 世纪上半叶广州华人浸信自立教会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广州华人自立教会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 二 广州华人教会的自立运动历程
- 三 广州华人自立教会的建立与其教友研究
- 一 慈爱浸信会
- 二 兴华浸信自立会
- 三 救世自立浸信会
- 四 东山浸信会
- 五 沙河浸信会
- 六 东石浸信自立教会
- 七 洪桥浸信会
- 八 惠爱八约浸信会
- 九 东山赖神会
- 十 堑口浸信会
- 结论
- 明清时期广州与西洋钟表贸易
- 一 作为来华天主教会打开传教局面的工具来到广州
- 二 西洋钟表作为礼物来到广州
- 三 广州与西洋钟表贸易
- 明清时期天主教著作插图版画与传教
- 一
- 二
- 三
- “西来孔子”——艾儒略中文著述与传教工作考述
- 一 艾儒略生平考述
- (一)来华之前的经历
- (二)来华之后
- (三)传教福建与福建之难
- 二 其传教工作与成就
- (一)传教成就
- (二)传教策略与方式
- 三 其交游考
- 四 中文著述概述
-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一个历史宗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
- 一 广州东山口的发展过程
- 二 东山口:浸信会在广州传教活动的基地
- 三 播种:基督教东山堂的兴建
- 四 教育机构的开设
- 五 医疗机构的开设
- 六 出版机构
- 七 慈善机构
- 八 其他教会的投入
- 九 房地产投机与东山口发展的关系
- 十 东山口城区的建成
- 结论
- 《大西利西泰子传》与张维枢考述
- 一 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初探
- 二 张维枢生平考述
- 三 张维枢与天主教传教士、教徒的交游
- 四 张维枢著述情况简介
- 从《利玛传》到《畴人传》——明清时期耶稣会士利玛窦传记探略
- 一 利玛窦传记作者初探
- 二 首创之作:刘承范《利玛传》
- 三 各有侧重: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与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
- 四 平民视角:韩霖、张撰《利玛窦》
- 五 官方立场:《明史·意大里亚传》
- 六 天文算数:阮元《畴人传·利玛窦》
- 七 结论
- 与巨人同行者: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及其中文著作
- 一 庞迪我生平及其在中国的活动
- (一)来华之前的经历
- (二)潜赴南京
- (三)定居北京
- (四)“南京教案”与客死他乡
- 二 传教策略与结交士夫
- 三 庞迪我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一)异者角度看中国:庞氏所见到的明代中国
- (二)促进地理知识的东西交流
- (三)“科学传教”:庞迪我及其科学活动
- (四)介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 四 庞迪我的中文著述
- (一)《七克》七卷
- (二)《天主实义续篇》
- (三)《人类原始》一卷
- (四)《天神魔鬼说》
- (五)《天主耶稣受难始末》一卷
- (六)《庞子遗诠》四卷
- (七)《具揭》
- (八)《海外舆图全说》二卷
- (九)《日晷图法》一册
- 明清时期天主教“圣母领报”故事版画研究——兼论天主教《圣经》的图像化翻译
- 一 圣母崇拜入华
- 二 明清《圣经》故事版画
- 三 “圣母领报”故事版画简介
- 四 “圣母领报”版画与中国天主教界《圣经》翻译
- (一)天主教传教士对《圣经》的汉语文字翻译
- 明清时期《几何原本》传承问题探略
- 一 《几何原本》版本传承问题
- 二 耶稣会内部的继续努力
- 三 中国学者对《几何原本》的传承
- 结论
- 下编 港澳史研究
- 明清时期澳门城市发展研究
- 一 澳门城市发展之“葡城”时期
- 二 澳门城市发展之“澳门城”时期
- (一)都市格局形成
- (二)城区的扩展过程:从澳门葡城到澳门城
- (三)城市道路网建设
- (四)澳门建筑风格
- 澳门《知新报》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一 《知新报》的创办与发展
- (一)创办《知新报》的缘由
- (二)其创办地——澳门
- (三)其创办发行过程
- (四)其主要办报人
- 二 《知新报》在澳门及中国报业史中的地位
- (一)发行与读者
- (二)《知新报》的影响
- 三 《知新报》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一)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 (二)教育改革的新特色:倡设女学
- (三)创办学会
- 明清时期澳门戏曲与戏剧发展探略
- 一 明清时期澳门戏剧发展的历史背景
- 二 葡人租居初期澳门地区戏剧的发展
- 三 19 世纪至清朝结束前澳门地区戏剧的发展
- (一)中国戏曲在澳门的发展
- (二)西洋戏剧在澳门的发展
- 四 中国戏曲与西洋戏剧的兼容及其他
- 19 世纪后半叶澳门葡萄牙人移居香港考
- 一 19 世纪澳门葡人向香港的移民
- 二 迁港葡人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
- (一)充当政府雇员
- (二)在商业机构、公司任职员
- (三)从业于新闻出版社界
- (四)从事医药行业
- (五)开设商行,从事经商活动
- 三 在港澳门葡人的社会生活
- (一)家庭生活
- (二)社区生活
- (三)语言问题
- (四)澳门葡人的饮食
- (五)宗教生活
- (六)慈善活动与机构
- (七)子女教育问题
- (八)参与香港公共服务
- 前山同知魏恒与晚清社会初探
- 一 初展才干
- 二 出任前山同知
- 三 推荐孙中山
- 20 世纪前期香港葡人的族群认同
- 一 居港葡人社区的形成及其特点
- 二 居港葡人的族群认同措施
- 三 徐萨斯、罢辣架父子澳门史研究
- (一)对澳门通史的研究
- (二)澳门断代史研究
- (三)专题史研究
- 四 澳门史研究对居港葡萄牙人族群认同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