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3千字
字数
2021-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层面对梭罗瓦尔登湖生活的多面解读,在“内卷”和物欲社会中寻找新的出路。
内容简介
梭罗深感,世人为了虚拟的生存压力,为了追求不必要的物质享受,终日忙碌焦虑,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他对自己的处境也感到沮丧,想要逃避。于是,梭罗决定做一个“哥伦布”,去尝试一种新的生存模式。
他相信,人生的终极生命问题,需要从自然中寻求答案。他来到了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他的生命实验,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优于既有生存模式的新道路。
梭罗为何要开始他的实验?他是否实现了实验目标?他开辟了哪些人生经验?领悟了哪些人生真谛?他是否完成了自我疗愈?他又为何要结束他的实验?他的实验在人类精神史上有什么意义?本书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明
- 序
- 引论
- 第一节 梭罗其人
- 第二节 瓦尔登之旅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离群索居:实验的启动
- 第一节 远离苦役
- 第二节 探索新途
- 第三节 回归自然
- 第四节 逃避沮丧
- 第二章 湖畔岁月:实验的展开
- 第一节 测度“生活必需品”的简朴生活
- 第二节 个人主义的独立生存
- 第三节 超验主义的诗意栖居
- 第三章 重返尘世:实验的结束
- 第一节 自我解构
- 第二节 双重人格
- 第三节 身心疗愈
- 第四节 生命实验
- 第四章 一个别处的世界:实验的隐喻
- 第一节 作为理想而存在的别处
- 第二节 理想式书写
- 第三节 理想的召唤、破灭与升腾
- 附录 梭罗年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