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代表性著作,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用原著四分之一的厚度,呈现《西方哲学史》百分之百的思想精华。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史》写作于二战期间,源自罗素在美国费城的一系列哲学史讲座。

全书共分三卷,按时间顺序依次讲述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本书中,罗素从一位哲学家的视角,完整地展现出他对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理解,其中既包括对重要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的讲述,也包含罗素本人对这些思想的批判。

本书将罗素原著七十万字的内容凝练为不到二十万字,既保留了原著中最重要的思想观点与分析论证,也更贴合当下读者快速掌握、理解经典的阅读习惯,便于读者从多方面把握本书的精彩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推荐
  • 美国版序
  • 英国版序
  • 绪论
  • 卷一 古代哲学
  •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
  •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 第五章 巴门尼德
  •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 第八章 阿那克萨戈拉
  • 第九章 原子论者
  •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观点的来源
  •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 第十五章 理念论
  •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和知觉
  •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 第二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 第二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 第二十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 第二十四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古代哲学
  • 第二十五章 希腊化世界
  • 第二十六章 犬儒学派和怀疑派
  • 第二十七章 伊壁鸠鲁学派
  • 第二十八章 斯多葛主义
  •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 卷二 天主教哲学
  • 导言
  • 第一篇 教父
  •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 第四章 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 第六章 本尼迪克特与大格里高利
  •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 第十章 伊斯兰教文化和哲学
  •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 第十三章 托马斯·阿奎那
  • 第十四章 方济各修会的经院哲学家
  •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 卷三 近代哲学
  •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 第一章 总说
  • 第二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 第三章 马基雅维利
  • 第四章 伊拉斯谟和莫尔
  •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 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
  • 第七章 弗朗西斯·培根
  • 第八章 霍布斯的利维坦
  • 第九章 笛卡尔
  • 第十章 斯宾诺莎
  • 第十一章 莱布尼茨
  • 第十二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 第十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 第十五章 洛克的影响
  • 第十六章 贝克莱
  • 第十七章 休谟
  •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
  • 第十八章 浪漫主义运动
  • 第十九章 卢梭
  • 第二十章 康德
  • 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思潮
  • 第二十二章 黑格尔
  • 第二十三章 拜伦
  • 第二十四章 叔本华
  • 第二十五章 尼采
  • 第二十六章 功利主义者
  • 第二十七章 卡尔·马克思
  • 第二十八章 柏格森
  • 第二十九章 威廉·詹姆斯
  • 第三十章 约翰·杜威
  • 第三十一章 逻辑分析哲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西方的诸子百家

    近 400 年来,西方特别是英语源流的盎撒集团主导了世界历史和思想的解释权,不提最近从考古文物到文字的质疑之声,但首先要学会平视,才能更好的理解西方。本书是了解西方思想史入门必读,作者罗素本身是哲学家和数学家,由他写的西方哲学史逻辑清晰,从古希腊开始历数西方 2 千年来的思想家,语言概念准确易读。中国人因为有全世界唯一的连续而没有中断的文化文明源流,对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发展经常会用自我经验思考,这点是首先要跳出的,首先民族和文明这个概念也是西方先提出来的,文明信息的承载体就是语言和文字,西方近代英法德俄都是近 400 年创立的文字(英文最早的《圣经》1590 年),为彰显正宗,德法都是宣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血脉,这才有后来的 “第三帝国” 称谓,因为欧洲开始的文字是罗马的拉丁文,而欧洲从拿破仑到小胡子都没有完成统一,孤悬海外的大英帝国为表示正宗,思想要从罗马再往上追述,可拉丁文的圣经都是从阿拉伯文转译过来的(伊斯兰教对欧洲文明有天然的优越感),那大英就再往上捯饬,这样就到了古希腊先哲,这样西方思想史定义为是整个拉丁语系源流记录的思想荟萃,分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部分。古代哲学和天主教经院哲学因为属于古文字,是否是信史现在有争论,可以说直到印刷术和纸张传到欧洲,以 “文艺复兴” 为名的信息传播的大爆发,让欧洲进入西方的 “春秋战国” 时期,也带来了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大爆发,西方的哲学思想是现代科学的母体,而科学是现代工业化的基础,应该承认中华文明也有伟大的思想家,但不是科学源流,因文字载体的原因,中华古代圣贤的思想都是以结论或比喻故事流传,古代中国有很先进的算术,但并没有数学,因为解决问题只需要结论和模板,推演过程太浪费载体资源,因为数学和哲学如同双生子最重要的是逻辑推演。而如果没有数学,现代科学的大厦构建就无从谈起了,西方教材认定,数学这项人类共同财富从毕德格拉斯和欧几里得学习继承,哲学也应该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先哲思想学起。这样如同中华文明摒弃殷商的献祭奴隶制,西方的文艺复兴才开始摆脱一神教的束缚,但到目前也还不彻底,至于科学的发展催化剂是战争,近代欧陆 500 的战争才是科学发展的最强动力。而中华文明如同引入佛教,是为庞大体系弥补短板,近代引入了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从哲学思想到语言文字都进入现代工业化(科学化)社会。这本书是标准的西方思想史,完整并逻辑自洽,但我们完全可以怀疑西方科学思想史没有那么古老,中国新时代哲学思想会迎来爆发期。(102 年诞辰纪念)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哲学的回顾

      对哲学的回顾,更是对哲学的深刻的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浪漫主义观点打动人心的原因,要去人类本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处探寻。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人类聚在一起生活,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独居的本能,因此需要借助宗教和道德来强化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放弃当下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厌烦,所以当热情被激发出来,社会行为方面的种种谨慎约束,就变得让人难以忍受了。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紫图图书

        紫图图书,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意的图书公司。唯一连续两届受邀免费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独立出版商, 荣获“中国最美的图书”及多项国内外装帧大奖,多次出版过引领潮流的图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