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了解清朝才子,了解历史风云。
内容简介
大清,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站,虽然国运衰微,但也不乏才子。郑板桥、刘罗锅、纪晓岚、和坤、康有为、梁启超这些才子你不应该不认识,但辜鸿铭、王尔烈、沈曾植等名人你可曾耳闻?如果你对这些人不怎么认识,那你正好可以乘此机会,对他们多加了解。/n本书是从文史资料中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编辑而成的。这些清朝才子,他们或权倾当道,或名动一时,或雄踞一地,或富甲一方。当然,其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官员,也有商人;有军人,也有文人……/n虽然人们常说“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但实际上,人生并不总是梦,往事亦非都如烟。尤其对于那些发生在大动荡、大转折的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和纷繁世来说,后人更需要一些了解和认识。本书从历史的细节看学儒沉浮。/n大清,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站,虽然国运衰微,但也不乏才子。郑板桥、刘罗锅、纪晓岚、和坤、康有为、梁启超这些才子你不应该不认识,但辜鸿铭、王尔烈、沈曾植等名人你可曾耳闻?如果你对这些人不怎么认识,那你正好可以乘此机会,对他们多加了解。/n本书是从文史资料中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编辑而成的。这些清朝才子,他们或权倾当道,或名动一时,或雄踞一地,或富甲一方。当然,其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官员,也有商人;有军人,也有文人……/n虽然人们常说“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但实际上,人生并不总是梦,往事亦非都如烟。尤其对于那些发生在大动荡、大转折的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和纷繁世来说,后人更需要一些了解和认识。本书从历史的细节看学儒沉浮。/n/n/nTOP/n目录/n/n“扬州八怪”领军人物郑板桥/n三绝奇才郑板桥生平/n饮誉清代的“诗画通人”/n郑板桥的为人与交友/n郑板桥的教育思想/n郑板桥的养生之道/n一家之言的历史品评/n东阁大学士“刘罗锅”刘墉/n刘墉生平小传/n刘墉的为官之道/n刘墉才学欣赏/n文坛的泰山北斗纪晓岚/n河间才子入翰林/n宦途生涯多烟云/n立身之道与交游/n治学为人“近人情”/n一生的荣耀与辉煌/n晚年生活著名作/n行为思想与人迥异/n因才发迹、因贪而亡的和坤/n和坤的身世回顾/n和坤的仕途转折/n和坤的为官之路/n“和坤们”的后人评论/n“三百年间第一流”的文才名儒龚自珍/n怀才不遇的书香才子/n振聋发聩地指摘时弊/n今文为主的学术成就/n著述颇丰的文士诗才/n宣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士魏源/n注重国计民生的疆臣/n经世致用批判时弊/n经纶时务力革弊政/n师夷长技参与抗英/n困厄晚年屡劳无功/n“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名儒康有为/n勤于学术以惑外侮/n孜孜西学志在救世/n从治于古文归于今文/n广纳弟子著书立说/n“公车上书”组织学会/n书生施政变法维新/n流亡海外矢志保皇/n顽固守旧反对革命/n主张立宪抵制革命/n政治家、文学家、维新故人梁启超/n梁启超少年时代/n维新故人重放光彩/n真知灼见为学界重视/n三百年来第一人“硕学通儒”沈曾植/n沈曾植生平小传/n沈曾植先生评论/n晚清的重量级人物张之洞/n张之洞生平小传/n文学人物张之洞/n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主张/n张之洞的师范教育思想/n张之洞生活情趣/n对张之洞的历史评价/n“东西南北老人”狂儒/n辜鸿铭生平小传/n聪明、善辩、幽默的辜鸿铭/n辜鸿铭的政治操守和政见/n辜鸿铭思想评略/n演足悲喜剧的辜鸿铭/n旷代关东才子王尔烈/n百次殿试“绩冠关东”/n传世不朽的风范/n王尔烈才学鉴赏/n/n/n/nTOP/n书摘/n/n书摘/n民间有一则关于刘墉巧计杀和珅的传说,传说有一年的秋天,乾隆皇帝/n带着一帮子人到居庸关一带去行围射猎。随行人员除了亲王、驸马外,还有/n大学士刘墉。早晨路过清河的时候,但见河水缓缓地流着,水清见底,河底/n的小石头子一粒一粒的看得清清楚楚。刘墉一边看着河水,一边想着主意。/n到沙河的时候,天快晌午,大队人马就在沙河岸上扎营休息。这沙河是/n清河与榆河会合后的河流,水势比清河湍急多了。就在御膳房的太监在河旁/n摆上琼浆玉液、熊掌、燕窝,准备用膳的时候,刘墉连忙上前跪奏道:“臣/n有一事不明,特向万岁求教。”乾隆正要用膳,随口说道:“有话请讲,何/n必行此君臣大礼?”刘墉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河里。“噗嗵”/n,石头掉进了河底,只溅起一点小小的水花儿。/n“陛下,您看这水有多深?”刘墉问。/n乾隆摸了摸胡子,心里说:你个刘罗锅,这么点事你还想难我呀!就说/n:“一丈五,差不离。”/n“那清河呢?”刘墉又问。/n“清河吗?”乾隆又摸了摸胡子,“丈把深吧!”/n“这么说,是清河深呢还是沙河深?”/n“当然沙河深。”/n“真的?”/n“当然是真的!”乾隆想:你刘罗锅鬼主意多,想糊弄我?我不上你的当/n。他捻着胡须,洋洋得意地靠在御椅上。/n刘墉看了看正在兴头上的乾隆,转身叫过一个太监说:“你快回城传圣/n旨:杀和砷!”/nP26/n/nTOP/n其它信息/n/n装 帧:/n平装/n页 数:/n244/n开 本:/n16开/n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从历史细节看成败因由
- 一、 “扬州八怪”领军人物郑板桥
- 1、 三绝奇才郑板桥生平
- 2、 饮誉清代的“诗画通人”
- 3、 郑板桥的为人与交游
- 4、 郑板桥的为官与处世
- 5、 郑板桥的教育思想
- 6、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 7、 一家之言的品评
- 二、 东阁大学士“刘罗锅”刘墉
- 1、 刘墉生平小传
- 2、 刘墉的为官之道
- 3、 刘墉才学欣赏
- 三、 文坛的泰山北斗纪晓岚
- 1、 河间才子入翰林
- 2、 宦途生涯多烟云
- 3、 立身之道与交游
- 4、 治学为人“近人情”
- 5、 一生的荣耀与辉煌
- 6、 晚年生活著名作
- 7、 行为思想与人迥异
- 四、 因才发迹因贪而亡的和珅
- 1、 和珅的身世回顾
- 2、 和珅的仕途转折
- 3、 和珅的为官之路
- 4、 ”和珅们”的后人评论
- 五、 “三百年间第一流”的文才名儒龚自珍
- 1、 怀才不遇的书香才子
- 2、 振聋发聩地指摘时弊
- 3、 今文为主的学术成就
- 4、 著述颇丰的文士诗才
- 六、 宣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士魏源
- 1、 注重国计民生的疆臣
- 2、 经世致用批判时弊
- 3、 经纶时务力革弊政
- 4、 师夷长技参与抗英
- 5、 困噩晚年屡劳无功
- 七、 “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名儒康有为
- 1、 勤于学术以惑外侮
- 2、 孜孜西学志在救世
- 3、 从治于古文归于今文
- 4、 广纳弟子著书立说
- 5、 公车上书组织学会
- 6、 书生施政变法维新
- 7、 流亡海外矢志保皇
- 8、 顽固守旧反对革命
- 9、 主张立宪抵制革命
- 八、 政治文学家、维新故人梁启超
- 1、 梁启超少年时代
- 2、 维新故人重放光彩
- 3、 真知灼见为学界重视
- 九、 三百年来第一人“硕学通儒”沈曾植
- 1、 沈曾植生平小传
- 2、 沈曾植先生评论
- 十、 晚清的重量级人物张之洞
- 1、 张之洞生平小传
- 2、 文学人物张之洞
- 3、 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主张
- 3、 张之洞的师范教育思想
- 4、 张之洞生活情趣
- 5、 对张之洞的历史评价
- 十一、 “东西南北老人”狂儒辜鸿铭
- 1、 辜鸿铭生平小传
- 2、 聪明、善辩、幽默的辜鸿铭
- 3、 辜鸿铭政治操守和政见
- 4、 辜鸿铭思想评略
- 5、 演足悲喜剧的辜鸿铭
- 十二、 旷代关东才子王尔烈
- 1、 百次殿试“绩冠关东”
- 2、 传世不朽的风范
- 3、 王尔烈才学鉴赏
出版方
中作华文
作家出版社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现设有八个图书编辑室和《作家文摘》报社。自1953年建社以来,广泛团结中外作家,致力于荟萃当代文学佳作,扶植文坛新人,促进海内外文学交流,出版了大量的优秀文学图书,其中有部分作品先后被介绍到海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加强海内外的文学交流,与国际出版业接轨,作家出版社曾推出不少引进版图书,深受广大作家和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