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6千字
                       字数
                        202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内容简介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经济变革,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不仅是一场规模庞大的人口流动,更是一场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的“革命”。对中国来说,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无论倾注多少关注,似乎都不为过。
全书主要聚焦农民工市民化的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的“自主选择”,二是这一过程如何与现有或形成中的“社会秩序”达成统一或平衡。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这两个方面是如何交织、相互影响的,并尝试从中构建更具解释力的全新的研究范式和提炼更具普遍启示意义的理论观点。
作者充满人文关怀,力图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框架,为农民工市民化这一重要但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视角。
全书着力分析的“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范式,尝试突破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在政策实践层面,全书的工作并不仅局限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情境,为国家提供合适的政策建议;而且考虑了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尝试为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对该议题的深入认识和有效治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农民工市民化”
 -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
 - 第三节 农民工及其市民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表征
 -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生成于群体权利缺乏
 -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驱动于社会秩序失衡
 -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的分析范式
 - 第一节 “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范式的内容
 - 第三节 “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范式的指导意义
 - 第四节 “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的普适性
 -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代表学者的理论学说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探索与论述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相对自主选择与计划秩序构建(1949~1957)
 - 第二节 限制自主选择与计划秩序强化(1958~1977)
 - 第三节 恢复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跟进(1978~2002)
 - 第四节 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的初步形成(2003~2012)
 - 第五节 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的深度完善(2013年至今)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水平
 -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细节特征
 -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探究
 -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议题与时代本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欧美国家乡城迁移的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
 - 第二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乡城迁移的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
 - 第三节 拉美国家乡城迁移的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逻辑与路径: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市民化理论提炼与发展原则
 -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理念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前期成果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