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首度集中描写了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历程,真实再现1970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

内容简介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由著名红墙女作家顾保孜集潜心写就。这部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纪实作品客观描绘了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风雨历程,真实再现了1970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林彪事件前后我国在内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同时也曲折反映了毛泽东个人晚年的思想轨迹。此书以历史题材创作的严谨精神,基于已有史料和第一手材料,把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打开中美大门、与日本建交、中共十大再选“接班人”、四届人大筹备到召开、邓小平再次复出到再度“落马”、第一代领导人先后逝世以及粉碎“四人帮”等重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一一刻画,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人物伟大而又平凡的感人事迹鲜活还原。书中载入近二百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它们全由中南海摄影师杜修贤先生独家拍摄。这批照片许多是首次公开发表,许多是首次还原色彩。它们承载了多位政治人物的命运故事,反映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记录了他们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心路历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彩插
  • 第一章 双剑交锋
  • 第二章 亮出底牌
  • 第三章 国门洞开
  • 第四章 时不我待
  • 第五章 重振旗鼓
  • 第六章 艰难执政
  • 第七章 星落长河
  • 后记
  • 文后彩插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晚年的毛泽东

    这部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纪实作品客观描绘了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风雨历程,真实再现了 1970 年到 1976 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林彪事件前后我国在内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同时也曲折反映了毛泽东个人晚年的思想轨迹。此书以历史题材创作的严谨精神,基于已有史料和第一手材料,把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打开中美大门、与日本建交、中共十大再选 "接班人"、四届人大筹备到召开、邓小平再次复出到再度 "落马"、第一代领导人先后逝世以及粉碎 "四人帮" 等重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一一刻画,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人物伟大而又平凡的感人事迹鲜活还原。书中载入近二百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它们全由中南海摄影师杜修贤先生独家拍摄。这批照片许多是首次公开发表,许多是首次还原色彩。它们承载了多位政治人物的命运故事,反映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记录了他们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心路历程。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希望读者们能关注这段历史”

      这本书文笔流畅,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将读者带入陪同在毛主席、周总理身边的摄影师、工作人员的视角,围绕一桩桩具体的事件展开描写。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精心编辑。作者是党史研究的资深专家,史实清楚,感情真挚,可读性强。我花了大约两个下午来读这本书,读到结尾的时候十分感慨。犹记得前段时间读到王志纲老师的《大国大民》关于安徽的描写,其中谈到李鸿章时曾说 “… 中国的救亡与复兴… 不是几个人的使命,而是几代人的宿命…” 话题好像扯远了,但我感受到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在 “救亡与复兴” 这个主题下的接力奋斗。我们应当谨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国家所作出的贡献与牺牲,真可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假如时代给你出了一张考卷,你该如何作答呢?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毛主席最后七年风雨路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终于要出版了,看着人民文学出版社发来的美编封面样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在此之前总感到时间太慢。先是三个月确定选题,再是三个月犹豫徘徊是否接这个选题。当决定接这个选题后,又是长时间的伏案写作,完稿后将近一年的审稿、修改,一遍两遍三遍…… 几次曾想过放弃,不写不出罢了。然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王一珂与其编辑室主任李明生的坚持和鼓励下,我总算走过了这段漫长的历程。现在回过头,又忽觉这段岁月转瞬即逝,似乎太快了。

          转发
          1
        • 查看全部69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