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8千字
字数
2020-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种种传统政治迷信,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政治权力的崇拜。要推进政治进步,必须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努力洗刷其残迹,摆脱“宰猪场式的政治”,“使人成其为人”。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历来予政治以特殊重视的古国。政治地位高于一切,政治权力高于一切,政治力量可以向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扩张,对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冲击力和渗透力。
本书从天命迷信、先祖迷信、圣贤迷信、长老迷信、清官迷信、谶纬迷信等角度,全方位反思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政治文化,探讨了政治迷信何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灰黯的色调,政治意识何以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
天命迷信:天命迷信导致政治权力自检、自制机能严重弱化,社会下层则日益形成缄默隐忍的政治态度,对于罪恶的暴政,消极地等待着“天谴”与“天罚”。
先祖迷信:先祖迷信往往使旧有制度长期保持着对行政政策的规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中国政治进步迟缓。
圣贤迷信:“圣贤”观念对于政治权力的维护作用,是中国政治实现所谓“超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老迷信:老年政治可以保证对于传统的全面继承,但也容易导向僵化凝死的政治形态。
清官迷信:清官迷信是民众政治力量微弱的表现,意味着自卑自弱意识的强化,以及对合理政治权利的自我放弃。
谶纬迷信:谶纬之隐秘,为皇权的合法性和帝制的法统提供了以神秘主义为内涵的理论依据,有时也成为下层群众反抗现世皇权的思想武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泛政治主义特色
- 一、 中国传统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全覆盖功能
- 1.政治等级确定了社会结构的秩序
- 2.政治动力影响着文化形态的衍变
- 3.政治意识成为民族精神的主体
- 二、 反权威主义文化支流的涸竭
- 1.与当局政见不同
- 2.独立人格的自卫
- 3.反权威的理性觉醒
- 三、 政治迷信:中国传统文化灰黯的色调
- 1.君主迷信的影响
- 2.长官迷信的影响
- 3.政治万能迷信的影响
- 第二章 祭政合一:神权与政权的结合
- 一、 巫卜:早期政治与早期政治家
- 二、 帝王之事莫重于祀
- 三、 上下有序:祭事与政事的共同规范
- 四、 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
- 第三章 天道与天命
- 一、 天命天道:政治权力的规范与保障
- 二、 天灾的政治诠释与政治对策
- 三、 天意从来高难问
- 第四章 先祖迷信的政治效应
- 一、 中国政治的宗法秩序
- 二、 孝以事君
- 三、 先祖崇拜与尊古的政治原则
- 第五章 圣贤的政治偶像意义
- 一、 理想政治的象征
- 二、 政治人格的典范
- 三、 “素王”:现世政治权力的侍从
- 第六章 等级制政体与全民性的权力崇拜
- 一、 权力金字塔的构成
- 二、 役天下以奉天子
- 三、 民敬官长,比之父母
- 四、 尊尊贵贵,上下有序
- 第七章 “大一统”政治模式与“一元”政治观
- 一、 同一治而明一统
- 二、 圣人治国,审一而已
- 三、 关于大一统集权政治的合理度
- 第八章 长老崇拜与老年政治
- 一、 老老而壮者归
- 二、 政治生活中的尊老传统
- 三、 少年政治与老年政治
- 第九章 功臣政治及其观念背景
- 一、 功臣崇拜与功臣政治
- 二、 艰难的转换:从功臣政治到贤臣政治
- 第十章 清官迷信的历史影响
- 一、 清官迷信:民间最普遍的传统政治意识
- 二、 清官政治的神话与现实
- 第十一章 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 一、 星气之书的政治内涵
- 二、 谶纬迷信与神秘主义政治
- 三、 帝运与蛊道
- 四、 圣王必以鬼神为
- 第十二章 忠:深痼的心理残疾
- 一、 反理性的沉重枷锁
- 二、 “愚忠”及其病理分析
- 第十三章 在迷信与迷信之间:中国古代的政教关系
- 一、 政统与道统
- 二、 政权与教权
- 第十四章 神界秩序的政治学透视
- 一、 至尊之神的权威与神界的等级秩序
- 二、 忠义之神的荣誉与神界的伦理秩序
- 伍子胥
- 屈原
- 颜真卿
- 岳飞
- 三、 叛逆之神的悲剧与神界的法纪秩序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民营出版策划发行机构。从1996年策划出版发行梁晓声《95随想录》、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始至今,汉唐之道每年均有颇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问世,一直享有书业“常青树”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