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法律史上不朽的名著,以深刻的思想鼓舞民众的权利观念和斗争意识。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一经出版后,立即被译成多国文字,迄今已有五十多个译本,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在推进现代法治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中文版也是迄今为止其著作中唯一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对于正在迈向法治国家的中国而言,本书尤为不可替代。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版序言
  • 为权利而斗争
  • 附录
  • 一 报道——耶林在“法律协会”
  • 二 为权利而斗争的演讲稿
  • 三 耶林法学著述目录
  • 四 耶林研究文献选
  • 译后记:为“什么”而斗争?
  • 一、耶林其人
  • 二、翻译其事
  • 三、“Recht”其意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为何要“为权利而斗争”

    “每一个人有使命和义务,当任意妄为和无法无天的九头蛇,敢于出洞时,就踩扁它的头。” 耶林从 “概念法学的天国” 回到真实的社会,不再追求概念法学追求的逻辑与程序,主张目的和利益上的权利保护,即法律应当体现和回应社会的利益,并鼓励人们 “为权利而斗争”。(初读时纠结于其中某个观点和现在的法律规定不符,比如最后一部分论述的紧急避险问题,但我犯了 “观察者偏差” 的错误,我应当把书的内容放到整个时代背景下分析,耶林认为人们应当摒弃鸵鸟般 “不争” 的处世观,主动维护自己的权利。)另外,梁启超先生当年也翻译过这本著作,当时的译文为《权利竞争论》,耶林的权利观对梁启超的权利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本书,我将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和耶林厘清权利从哪里来,明确来源后分析我们为什么应当为权利而斗争,最后我们应当怎样为权利而斗争。一、权利从哪里来?      耶林认为一切权利是经由斗争而获得的。“Rights from wrongs”,权利来自于恶行的经验,权利和法律是与恶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果实。“只有以极为严重地侵犯既存法和私人利益为代价,改变才能实现。” 比如,今天习以为常的环境权的产生便是因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破坏,无数环保人士与污染者斗争的结果,直到 1972 年《斯德哥尔摩气候协定》正式地将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知道权利和法律从哪里来,权利和法律的取得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是耶林论证的第一层逻辑:权利与法律来之不易,斗争是权利的生命。第二部分逻辑更进一层,讨论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权利而斗争。二、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一)为权利而斗争是每个人的义务       耶林对 “他人侵犯权利” 有两重理解:除了对具体权利本身的侵犯,还包括对权利人人格的否定和社会利益的侵害。因此,耶林从维护人格道德和社会利益两个方面作出论述。       首先,耶林以权利和道德论证争取权利是每个人的义务。权利为维护生存和道德而产生,侵权,即便是侵犯财产权,也不仅仅是对利益的侵犯,还是对道德人格的否定,“谁侵害了他人的财产,就侵害了他人的人格。” 因此,权利与道德、人格紧密相关,放弃历史用 “剧烈的阵痛分娩下的权利”,无异于道德自杀。那么如何判断人们能真正行使权利?耶林类比病理学提出了 “法感” 的概念,用人们对痛苦的感知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 “法感” 是否健全,具体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敏感性,即感受到权利受到侵害的痛苦之能力;第二是行动力,即对不法侵害给予拒绝的勇气和决心。其次,当个人权利被侵犯时,社会的利益也是受到了侵犯的。以知识产权为例,制造仿冒伪劣产品除了侵犯专利人的专有权利,还侵犯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和相关市场的利益,所以为权利而斗争不仅是为权利人自身的利益,还是为社会的良好秩序。所以,为权利而斗争是整个社会的正义理念之实现,是对社会的一种道德义务。(二)为权利而斗争是国家的义务      在耶林看来,为权利而斗争也是国家的义务。第一,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哪怕再小的土地,再少的资源被他国侵犯,一个国家也会且也应去为之而斗争,因为这关乎国家主权与尊严;第二,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对于一个愿意对外有尊严地屹立,其内部坚定和不可动摇的国家而言,除了民族的是非感,没有更值得它必须去守卫和呵护的财富了。” 因此耶林认为,国家的法律应当具有坚固性、明晰性、确切性,制度应公平、公正,否则,国民的 “法感” 根本无法成长,也就是说,法感是法律权威的保障和根基。三、怎样为权利而斗争?      最后,耶林认为争取权利不等于争取金钱,批判 “说到权利,到处只是金钱” 的现实:法律已经习惯了把一切损失量化成金钱。但是,很多利益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承租人因出租人的爽约在狭小的阁楼憋屈了半年,承租人的损失只是房钱吗?并不是的,更差的居住条件带来的精神损失,被爽约的心理损失,这些实际存在但无法准确衡量,所以法律无法保护。凡事皆以金钱计算的后果就是人们会缺少对权利的敬畏,“用权利的假象来扭曲自己的权利”,法律也将无法体现和回应社会利益,只能粗浅地、机械地以金钱作为权利的尺度。      今天距离这本享誉世界的书出版已经过去百余年,日常生活中的我仍然没有耶林所言的斗争勇气,也会碰到超市买到过期食物、校园卡被盗刷这些 “侵权”,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会被诉讼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劝退”;但是往大了看,前段我国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我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为国家权利而斗争的精神和决心,“唯有为自由和生活付出者,才应该每天获得它们。”       以上是我对《为权利而斗争》这本书 “粗砺不堪” 的读书笔记。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权力而斗争

      让一代人不得安生,书太美,现实残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一版感觉翻译的艰深了,不容易懂。读着好费劲。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