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儿童心理学革命性成果,揭开婴幼儿思维之谜,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

内容简介

做一个小宝宝是什么感受?

他们看似神秘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他们有同理心吗?又如何得知关于道德的复杂事理呢?

当孩子突然冒出一句充满哲思的话,或者张口就是一句诗,你会感到意外吗?

一个小婴儿着迷似地深情凝视母亲的脸庞,可能奠定了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全心投入地玩着假装游戏的孩子可能解释了我们如何想象未来,甚至是如何写出一本书,如何发明日新月异的科技……童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但我们对那个阶段所知的实在太少了,而许多时候甚至忽视了它。

在本书中,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将近30年来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革命性发现展示给大家,不仅揭示了孩子意识与思维的独特之处,更融入自己作为哲学家的洞见,深刻剖析了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一生,以及童年对于整个人类的重大影响,给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视角,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去欣赏童年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如果你是父母,本书将带你畅游宝宝的精神世界,让你更加理解你的孩子,更懂得如何与他相处。如果你是普通读者,本书将带你重温早已被遗忘的童年岁月,重回滋养了我们一生的沃土。而每一个曾是孩子的大人,都不该错过这本书,因为你将在书中知晓“我为什么是我”的答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了解你的孩子,才能助力他的成长
  • 引言
  • 毛毛虫与蝴蝶
  • 孩子和童年如何改变世界
  • 本书的思路
  • 第一部分 孩子如何想象世界与他人
  • 01 孩子为何要假装:反事实与因果
  • 反事实思维让我们改变未来
  • 孩子既能计划未来,也能推断过去
  • 奇妙的假装游戏
  • 反事实思维与因果知识相伴而生
  • 孩子就是因果关系大师
  • 大脑中的示意图与设计图
  • 孩子与计算机,谁更聪明
  • 探测机关的实验
  • 02 虚构的内容怎样阐明真理:想象与现实
  • 童年里无处不在的假想同伴
  • 创设心理世界的示意图
  • 从假想同伴到平行世界
  • 自闭症孩子无法想象他人
  • 孩子假想的同伴与成人虚构的角色
  • 想象与现实因何不同
  • 灵魂的工程师
  • 玩耍的功效
  • 03 探寻真理的三大工具:统计、实验与模仿
  • 孩子惊人的学习能力
  • 8个月大的统计学家
  • 3个月大的实验专家
  • 孩子天生会模仿
  • 孩子如何理解心理活动
  • 第二部分 孩子如何感知外在与自我
  • 04 做小婴儿是什么感觉:意识与注意
  • 由外界产生的注意
  • 由内部产生的注意
  • 孩子的注意不同于成人
  • 小婴儿的意识是什么样的
  • 旅行与冥想
  • 灯笼般照亮四周的意识
  • 05 我是谁:记忆与自我
  • 会“骗人”的记忆
  • 孩子的记忆不是一片空白
  • 易受暗示的孩子
  • 此时的我与过去和未来的我
  • 生活在当下的孩子
  • 如何进入婴儿般的“无我”状态
  • 意识为何发生变化
  • 进一步探究意识体验
  • 第三部分 童年奠定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
  • 06 童年经验如何塑造此后的人生:先天与后天
  • 罗马尼亚的孤儿
  • 先天遗传与后天教养间的矛盾
  • 孩子如何“培养”自己的父母
  • 07 学习爱:依恋关系与身份认同
  • 关于爱的理论
  • 超越母爱的爱
  • 生命像天气一样无法准确预知
  • 拥有过去很重要
  • 08 道德的起源:共情与规则
  • 模仿与共情
  • 超越共情的道德
  • 道德观缺失的精神变态者
  • 失控电车困境
  • 扩大道德关怀的范围
  • 孩子与规则
  • 谁来制定规则
  • 哈克贝利·费恩的智慧
  • 尾声
  • 孩子与人生意义
  • 敬畏感
  • 神秘感
  • 结论
  • 致谢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作者《天生学习》三部中的一步,非科普而是严肃的学术书籍,“得到听书” 解读很好,看原著有点涩,非专业人士领会概要就好。我读后感触是孩子受环境影响很大,我们不能保证孩子的未来,请给他一个美好的过去,此类关于孩子的书有多种解读,看原著的好处是让我知道孩子的思维问题是个哲学问题,不必看太多道理,爱就好了,对于所以人类而言,孩子和家庭是人生意义,真理和爱的最大来源。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帮你解开孩子这个“迷”

      这本书曾荣获美国认知发展学会 “年度图书”。是孩子的 “说明书”,是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过程、引导孩子积极思考的指南针。 孩子的思考是在开发人类心智的各种功能。儿童时期的大脑耗氧量占人体的 66%,远远高于成人的 20%。通过这个数据你就能看出,孩子的大脑有着多高的运转速度。儿童时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跟很多人想得不一样。他们并不是不理性、没逻辑、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其实很早就能理解大人的行为,有很好的同理心。儿童的思维相当活跃,有科学家般的思维方式。孩子们把大人问到哑口无言,并不是在搞恶作剧。他们只是想知道世界的因果联系。他们不停地玩耍、游戏,是在运用概率思维和实验方法,验证他们的猜测,更好地认识世界。这个阶段的创造力,是一生之中的巅峰时期。 孩童时期开发出好的心智,长大后就能更加高效地工作。孩子与成人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阶段。大人注重做得更好,孩子想要学到更多。所以,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恰恰是孩子的正常状态。 孩子到底整天在想什么?看了这本书,你就有答案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孩子,了解自己

        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孩子不是无知无能的,孩子不是有缺陷的大人,孩子并非如我们以为的那样不会换位思考,无道德观念。


        事实上孩子和大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物,我们不能够用评判大人的那套标准来要求孩子。在学习、创新上孩子有着大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孩子的灯笼式注意和思维认知的快速迭代和改变是成人远不及的。甚至孩子天生拥有一些道德根基,在遵守规则方面远好于我们以为的。
        孩子的这些优势无论是从认知心理学上还是神经科学上都能找到理论和证据支持。
        其实作者说的这些观点、孩子的这些特质,在每一对父母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只要稍加观察大多会感受到。只是对每一对父母来说我们的观察对象仅限于我们自己的孩子,以至于我们无法得知孩子的某些表现究竟是属于孩子的普遍性特质,还是自家孩子的个性。
        如果是普遍性特质,那我们只要做好园丁,在旁守候就好。如果是个性,那么父母在后天教养上要注重下自己的言行和方法。
        相比盲目的焦虑和同 “邻居家的孩子” 进行无止境的比较,不如让我们坐下来,翻翻书,从修正底层认知,摒除旧有观念开始。毕竟任何变化都是从改变思想开始的。

          转发
          1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