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动摇了“十二世纪黑暗说”,推动了欧洲中世纪的研究。

内容简介

12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代。罗马式艺术登峰造极,哥特式艺术萌芽初露,方言文学蓬勃兴起,拉丁经典著作、拉丁诗歌和罗马法复兴,吸收了阿拉伯因素的希腊科学与希腊哲学复苏,第一批欧洲大学创立。

本书重点关注12世纪的拉丁古典著作及其影响、新法学和更为多样化的历史编纂、来自希腊人和阿拉伯人的新知识及其对西方科学和哲学的影响,以及学术研究的新机构的兴起。我们发现,中世纪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黑暗与静止,中世纪展示着生命、色彩和变化,对知识和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艺术、文学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创造性成就。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序言
  • 第一章 历史背景
  • 文献简介
  • 第二章 知识中心
  • 文献简介
  • 第三章 书籍和图书馆
  • 文献简介
  • 第四章 拉丁古典文化的复兴
  • 文献简介
  • 第五章 拉丁语
  • 文献简介
  • 第六章 拉丁诗歌
  • 文献简介
  • 第七章 法学的复兴
  • 文献简介
  • 第八章 历史编纂
  • 文献简介
  • 第九章 希腊语和阿拉伯语著作的翻译者
  • 文献简介
  • 第十章 科学的复兴
  • 文献简介
  • 第十一章 哲学的复兴
  • 文献简介
  • 第十二章 大学的发端
  • 文献简介
  • 索引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Y
  • Z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2世纪文艺复兴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121 本)#2025 年读书主题(十)历史 -《12 世纪文艺复兴》(298)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领域开始,世界中代史进行刷书,第二十五本《12 世纪文艺复兴》。本书动摇了 “十二世纪黑暗说”,推动了欧洲中世纪的研究。12 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代。罗马式艺术登峰造极,哥特式艺术萌芽初露,方言文学蓬勃兴起,拉丁经典著作、拉丁诗歌和罗马法复兴,吸收了阿拉伯因素的希腊科学与希腊哲学复苏,第一批欧洲大学创立。本书重点关注 12 世纪的拉丁古典著作及其影响、新法学和更为多样化的历史编纂、来自希腊人和阿拉伯人的新知识及其对西方科学和哲学的影响,以及学术研究的新机构的兴起。我们发现,中世纪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黑暗与静止,中世纪展示着生命、色彩和变化,对知识和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艺术、文学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创造性成就。2、精彩内容:①12 世纪文艺复兴 12 世纪文艺复兴,也时常被称为中世纪文艺复兴。这正是伯尔纳和他的骡子生活的世纪,在许多方面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代。这是十字军东征、城市兴起和西方最早的官僚国家产生的时代。在这一世纪,罗马式艺术登峰造极,哥特式艺术萌芽初露,方言文学蓬勃兴起,拉丁经典著作、拉丁诗歌和罗马法复兴,吸收了阿拉伯因素的希腊科学的复兴、希腊哲学的大量复苏,第一批欧洲大学创立。在高等教育、经院哲学、欧洲法律体系、建筑和雕塑、礼拜仪式戏剧、拉丁和方言诗歌方面,12 世纪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欧洲中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时期,同时也是复杂而又充满变化的时期。在这一千年的时间中,包含着形形色色的民族、制度以及各种类型的文化,展示着历史发展的许多过程,蕴涵着现代文明的许多因素的起源。东部和西部、北部和地中海、旧和新、神圣和世俗、理想和现实的对比反差,使该时期充满活力、色彩和变化,它与古代和现代世界的紧密联系确保了它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拉丁古典著作、拉丁散文、伊尔德贝(Hildebert)古代风格的和歌利亚德(the Goliardi)新韵律的拉丁韵文的复兴,礼拜仪式戏剧的形成。历史创作的重新活跃,包括传记、自传、宫廷纪事录、方言历史和城市编年史,反映了一个更富裕的时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广阔。②知识中心在中世纪早期,主要的文化中心是修道院。它们像处于愚昧和野蛮海洋中的岛屿,使学术在西欧免遭灭绝,而当时没有任何其他力量为此目的而竭尽全力。当然它们也受到那个时代地方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维持苦行生活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但是,由于罗马的影响,由于爱尔兰修士们的旅行,由于查理大帝的集权措施,由于 10、11 世纪克吕尼的改革,它们之间还保留着某些类型的关系,因此,书籍和思想时常长距离传播,其速度让现代学者吃惊。一个图书馆、一所学校、一个档案馆、自身历史的粗略记录,这些都是修道院的伴生物,但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知识生活的核心内容。但是它们时常停留在一个起点的位置,因为,虽然修道院很多,但真正的学术中心相当罕见,并且,其中最好的也有起有落,有活跃期和极度衰落期。实际上,这是修道制度的一般规律,正如教区长英奇(Dean Inge)提醒我们的:“在宗教生活中,没有什么比成功更失败的了”;繁荣通常导致懈怠,而懈怠又导致改革浪潮,结局是新规章或新修会出现,而这又会导致繁荣和懈怠。③书籍和图书馆当人们谈及中世纪图书馆时,他们并不是指的一个特定的房间,更不是一栋特定的建筑。通常用于称谓图书馆的词是 armarium,意思是衣柜或者是书橱,这也就是那时的 “图书馆” 了。它通常在教堂内,后来经常在修道院的一个凹室内,墙上设有架子。在一些情况下有专门存放教科书的地方。所有书籍都是羊皮纸的,莎草纸在中世纪早期已不再普遍使用,而纸还没有引进到西方。羊皮纸由粗糙的羊皮或羊羔精细的犊皮精心制作而成,切割并折叠成一刀一刀的,还按照规则画上线。经典著作手抄本在尺寸上差别很大:虽然有用大的字体写成的许多显赫的《圣经》和祈祷书,但 12 世纪也留下大量的小书,16 开本或者更小,字迹清楚但时常是袖珍字体,这种书如此之小甚至可以塞进旅行者的口袋。中世纪的图书馆不是公共图书馆 —— 因为没有读书的大众,也并非大学里存在的那种外借图书馆。它们是为所有者使用的,虽然经常有为了抄写而租书的例子。正规的借阅者名单属于后来的时代。在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经常有了这样的区分:锁在柜子里的书和放在外边供现场自由阅读的书,为了安全,后者经常用链条拴在桌子上,以便为公众所用。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