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0千字
字数
No.38
科学技术
2025-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探讨Vibe编程(也称“氛围编程”)这一新编程范式的技术演进与实践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解析编程方式从机器指令到高级编程语言的演进脉络,阐明大语言模型如何重塑人机协作模式。然后通过分析通用大语言模型辅助编程、IDE辅助编程与端到端Agent编程这3类应用形态,结合独立开发与企业级案例说明Vibe编程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技术门槛的核心价值。
实践部分提供提示词工程技巧、需求规划、代码审查与优化及工程化管理方案,并基于“小红书内容生成器”全栈项目,演示环境配置、项目需求梳理、后端开发、Web端系统开发及应用部署的完整流程,构建对AI友好的工程化体系。最后客观评估当前技术边界,讨论专业开发者能力转型路径与非专业群体的创新机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自序
- 前言
- 资源与支持
- 第1章 起源
- 1.1 走进Vibe编程
- 1.1.1 让想法落地
- 1.1.2 让创意优先于技术
- 1.2 从“命令式”到“意图式”的转变
- 1.2.1 回顾命令式编程
- 1.2.2 从命令到意图
- 1.2.3 开发流程对比
- 1.3 Vibe编程的基石
- 1.3.1 大语言模型技术的成熟
- 1.3.2 市场需求的催化
- 1.3.3 开发者的核心痛点
- 1.4 小结
- 第2章 编程方式的演变
- 2.1 编程语言的进化
- 2.1.1 与机器对话
- 2.1.2 从二进制到符号语言
- 2.1.3 高级编程语言的兴起
- 2.1.4 结构化编程与面向对象编程的突破
- 2.1.5 现代编程范式的多元化
- 2.2 编程交互的进化
- 2.2.1 物理介质上的编程雏形
- 2.2.2 从行编辑到全屏交互的突破
- 2.2.3 编辑、编译、调试一体化的集成化时代
- 2.2.4 跨平台生态与插件化架构革新
- 2.3 低代码开发与无代码开发的崛起
- 2.3.1 图灵完备理论体系
- 2.3.2 早期技术探索
- 2.3.3 概念形成与初步实践
- 2.3.4 市场发展期
- 2.3.5 传统低代码与无代码平台的局限性
- 2.3.6 AI赋能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
- 2.4 小结
- 第3章 Vibe编程应用生态
- 3.1 通用大语言模型辅助编程
- 3.1.1 大语言模型问答
- 3.1.2 大语言模型的编程能力
- 3.1.3 对话式辅助编程的优缺点
- 3.2 IDE辅助编程
- 3.2.1 IDE插件集成AI
- 3.2.2 AI原生集成IDE
- 3.2.3 IDE的AI集成对比
- 3.3 端到端Agent编程
- 3.3.1 端到端Agent编程理念
- 3.3.2 端到端Agent编程产品
- 3.3.3 运作机制与系统架构
- 3.4 应用形态的未来
- 3.4.1 新的应用形态
- 3.4.2 应用形态与用户分层
- 3.5 小结
- 第4章 Vibe编程应用场景与实践案例
- 4.1 应用场景剖析
- 4.1.1 产品原型快速构建
- 4.1.2 “全民开发”兴起
- 4.1.3 启蒙利器与进阶阻碍
- 4.1.4 企业内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与整合难题
- 4.2 实践案例详解
- 4.2.1 独立开发者的成功案例
- 4.2.2 创业公司的应用实践
- 4.2.3 大型企业的转型
- 4.2.4 开源社区的适应与创新
- 4.3 小结
- 第5章 最佳实践
- 5.1 提示词工程技巧
- 5.1.1 为什么好的提示词很重要
- 5.1.2 提示词工程的核心原则
- 5.1.3 提示词优化实例
- 5.1.4 实用提示词模板合集
- 5.1.5 为Cursor配置提示词
- 5.2 需求规划
- 5.2.1 需求分析
- 5.2.2 编写产品需求文档
- 5.2.3 选择AI友好的技术栈
- 5.2.4 使用AI生成需求文档
- 5.3 代码审查与优化
- 5.3.1 AI的局限
- 5.3.2 常见质量缺陷
- 5.3.3 低劣代码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 5.3.4 AI时代的代码审查指南
- 5.3.5 建立代码审查体系
- 5.4 工程化管理
- 5.4.1 工程化简介
- 5.4.2 适用于Vibe编程的轻量级工程化体系
- 5.5 小结
- 第6章 实战案例
- 6.1 环境配置
- 6.1.1 准备工具
- 6.1.2 项目脚手架
- 6.2 项目需求梳理
- 6.2.1 梳理需求说明文档
- 6.2.2 梳理技术设计文档
- 6.2.3 梳理项目执行计划文档
- 6.3 后端开发
- 6.3.1 实现思路
- 6.3.2 开发后端服务程序
- 6.3.3 代码审查
- 6.3.4 接口测试
- 6.3.5 补充完善更多功能
- 6.4 Web端系统开发
- 6.4.1 实现思路
- 6.4.2 开发Web页面
- 6.4.3 代码审查
- 6.4.4 让AI按预期输出Web页面
- 6.4.5 调用服务器端真实接口
- 6.5 应用部署
- 6.5.1 理解代码部署逻辑
- 6.5.2 将应用部署到Vercel
- 6.5.3 借助GitHub Actions实现持续部署
- 6.6 小结
- 第7章 局限与挑战
- 7.1 用户视角
- 7.1.1 普通用户
- 7.1.2 专业开发者
- 7.2 产品视角
- 7.2.1 尴尬的产品定位
- 7.2.2 成本困境
- 7.2.3 不同的用户体验
- 7.3 开发者的心智革命,普通人的技术平权
- 7.3.1 旧时代开发者的思维转变
- 7.3.2 新时代开发者的核心技能
- 7.3.3 一深多广,跨学科能力的崛起
- 7.3.4 普通人的技术平权
- 7.3.5 职业发展与教育路径的调整
- 7.4 小结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