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3千字
字数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真实的故事,记述了一场改变世界的瘟疫。
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伦敦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次疾病大流行,每次爆发都会夺走成千上万条生命。医生约翰·斯诺为此做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并证明霍乱存在于水中。在无人相信的情况下,牧师亨利·怀特黑德帮助斯诺将取水饮用的人数与未取水饮用的人数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并将每个街区的死亡人数标记在上。
结果发现,越远离水泵,死亡人数越少,原来水泵是污染源头。这一伟大发现拯救了伦敦城,那是英国最后一次发生霍乱。
这幅街区图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地图之一,其重要性堪比哥伦布带领航海家环游世界的早期地图。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之后,人们开始修建下水道系统,创建城市公共设施,确保水源的清洁,让所有人受益。而这段开辟医学新纪元的历史,也深深刻录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朽丰碑上。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序言
-
8月28日,星期一 淘粪工
-
9月2日,星期六 眼窝深陷,双唇青紫
-
9月3日,星期日 调查员
-
9月4日,星期一 也就是说,乔还没死
-
9月5日,星期二 一切气味皆疾病
-
9月6日,星期三 搜集证据
-
9月8日,星期五 水泵的手柄
-
结语 死亡街区
-
后记 重访宽街
-
作者说明
-
致谢
-
附录 补充阅读资料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追寻真相的勇气
这个故事讲述了英国乃至全球历史上一场惊人的霍乱疫情。疫情始于一个小女孩的不幸夭折。她的母亲将她用过的脏水倒入了下水道,病菌通过下水道的砖缝渗入了饮水系统,最终导致成千上万人相继死亡。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城市充斥着污水、粪便和垃圾。与古典画作中描绘的唯美、宁静、优雅的伦敦不同,现实中的伦敦更像是一个由掏粪工、拾荒者和捡狗屎的人组成的 “贫民窟”,人口密集程度不亚于今天的北上广深。空气中始终弥漫着一股恶臭。当霍乱开始肆虐并导致大量死亡时,掌握话语权的政府官员和一些知名科学家认为,疾病的根源是 “瘴气”。然而,一位名叫斯诺的年轻医生对此提出了质疑。他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 “瘴气论” 站不住脚。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疑问:如果瘴气或空气是霍乱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同一个家庭中,有人患病而有人却安然无恙?对此,“瘴气论” 的支持者辩称,这是因为体质差异 —— 有些人身体强壮,有些人则较弱。甚至有人认为,穷人素质差,容易得病,而富人则不会。然而,问题在于:难道老弱病残的身体不比年轻人更差吗?可为什么许多强壮的年轻人也患病死去,而一些体弱的人却幸存下来?此外,富人和穷人因霍乱死亡的比例为何相差无几?通过不断的走访和观察,斯诺得出结论:霍乱的传播途径是水,而非空气。然而,他势单力薄,无法对抗当时的主流观点。直到他与一位名叫怀特黑德的朋友结盟,情况才有所改变。政府在无奈之下,同意由怀特黑德代表的教会势力成立一个调查团,重新调查霍乱的病因。尽管怀特黑德最初并不完全相信斯诺的观点,但他还是将斯诺纳入了调查团队。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和事实观察,怀特黑德逐渐意识到斯诺的结论是正确的。最终,调查团安排人员重新排查下水道和水井,终于找到了霍乱的真正病因。书中对那个时代的英国政府和权威们极尽嘲讽,批评他们固执、专断,将自己的正确性和公信力置于百姓的生命之上。这种描述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今某些掌握话语权的个人和组织,他们是否也在重复同样的错误?然而,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像斯诺和怀特黑德那样,执着地追求真理?谁有勇气为我们绘制一份 “死亡地图”,揭示问题的根源?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致敬 约翰·斯诺
📚19 世纪伦敦的霍乱噩梦 1854 年,伦敦苏豪区爆发了一场致命的霍乱疫情,这场灾难不仅夺走了无数生命,更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那个充满恐惧和绝望的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他就是约翰・斯诺。作为一名医生和科学家,斯诺通过细致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揭示了霍乱疫情背后的真相,为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约翰・斯诺是一位杰出的医生,他在麻醉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提供过医疗服务。然而,面对霍乱疫情的肆虐,他毅然放弃了已经取得的荣誉,投身于对霍乱的研究。他深知,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找到疫情的根源,拯救无数生命。 斯诺的调查方法堪称科学侦探的典范。他深入疫情现场,详细记录每一个病例,分析患者的症状、生活习惯和饮水来源。他发现,几乎所有患者都在发病前饮用了宽街水泵的水。这一发现让他怀疑,霍乱的传播与水源密切相关。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斯诺绘制了一张疫情地图,用黑条标记了每个死亡病例的地点。地图清晰地显示,死亡病例集中在宽街水泵附近。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假设:霍乱通过水源传播。 在收集了大量证据后,斯诺向圣詹姆斯教区理事会提出了拆除宽街水泵手柄的建议。尽管当时瘴气理论盛行,许多人认为霍乱是由空气中的瘴气传播的,但斯诺坚持自己的科学判断。理事会经过讨论,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1854 年 9 月 8 日,水泵手柄被拆除。这一举措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挽救了无数生命。 📚阅读感受从斯诺的角度回顾这场霍乱疫情,我深刻体会到科学与理性的力量。在面对公共卫生危机时,我们需要冷静分析,科学应对,而不是盲目恐慌。《死亡街区》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一次对现代城市的深刻反思。更让我又一次感觉到,科学发展到今天每一步都很艰难,上位者思维僵化,尸位素餐。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往往都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之前看过作者写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本书吧,作者的笔法前面确实有点拖沓,而且面对很多并不熟悉的英文人物的名字,中间一旦有大段的插曲,后面往往很不能连贯,直到读到 9 月 8 日章才开始让自己连贯起来。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