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3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鲁迅民间文化创作研究: 民俗背景下的新解读与发展启示
内容简介
本著为作者同题国家西部项目结项成果,全书将近20万字。主要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是民俗文化是如何引起鲁迅的关注的?二是鲁迅是如何在其创作中对于民俗文化进行表现的?三是鲁迅的思考和表现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著作内容包括引言和八章,具体探讨了鲁迅创作民俗文化选择的时代因素、个人因素、主体处置、民俗学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作用等话题,其价值主要有两点:其一,在惯常的政治和精英知识分子文化视野的考察之外,从民间文化这一独特视域,对于鲁迅和其创作进行新的理解,系统梳理鲁迅精神构成及其创作与民间文化的关系,推动鲁迅研究的发展;第二,以鲁迅创作为研究个案,通过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处置和创作表现的描述分析,考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作家对本土民间文化资源的作为,从一种特殊面向上重新梳理和描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或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反思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作家所应持有的文化立场和实际作为,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寻找一些经验和参照。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说明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鲁迅创作民俗文化选择的时代因素
-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整体的“向下看”意味
- 二 新文学的民间化取向
- 第二章 鲁迅的民俗生活经验
- 一 生命初始时的民俗待遇
- 二 成长过程中的民俗事项
- 三 婚俗的顺从和背叛
- 四 风俗纠葛中的疾病与中医
- 五 死亡事件的民俗参与
- 第三章 鲁迅有关民俗文化和创作关系的理论思考
- 一 鲁迅关于民俗文化和创作关系的认知层面
- 二 鲁迅有关民俗文化和创作的理论思考
- 第四章 鲁迅创作中的民俗文化表现
- 一 鲁迅创作中民俗文化表现的形态
- 二 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处置
- 三 鲁迅创作民俗文化表现的影响性因素
- 第五章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民俗学价值
- 一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存在特征
- 二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民俗学价值
- 三 鲁迅民俗文化认知的理论贡献
- 第六章 鲁迅创作民俗文化表现的文学价值
- 一 鲁迅创作所内含的两种民俗文化评判态度
- 二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文学价值
- 第七章 鲁迅创作民俗文化表现的历史影响
- 一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对于后来中国作家创作的影响
- 二 后来中国作家的接受及其鲁迅写作的资源再生意义
- 第八章 鲁迅民俗文化思考和表现的他者视域及域外反响
- 一 鲁迅民俗文化、文学关系思考和表现的他者视域
- 二 鲁迅民俗文化思考和表现的域外反响
- 鸣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