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1千字
字数
No.74
历史
2025-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战略从哪里来?从思想的源头入手,才能真正读懂和运用战略思维。
内容简介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在军事圈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但是,即便在军事圈内,了解克劳塞维茨的生平,通读过《战争论》的也是极少数,更不要说仔细研究它,更是少之又少,恰恰《战争论》是一部“需要研究而非阅读的书”。正是这种极度不和谐的状态,使得社会上充斥着对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的误解、误读、误用。
本书通过扎实的史料研究和文本分析,带领读者从11岁的克劳塞维茨参军入伍开始,走进他所亲身经历的拿破仑战争时代,探寻凝结为《战争论》的战场风云、政治斗争、外交博弈、社会思潮,以及爱情和友情,思考是什么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和一部不朽的著作。
拿破仑时代战争是现代战争的母体,克劳塞维茨敏锐地提炼了现代战争的基本要素:政治的核心地位、人民是胜利的基础、灵活机动的战术战法、战场的不确定性和指挥官判断力与勇气的绝对重要性、重心、顶点等等,直到今天这仍是研究、备战、实战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克劳塞维茨将战争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认知高度,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与艺术、工程或哲学等其他学科并列。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言:“重要的不是我们思考的结论,而是我们如何思考,这才是理论最大的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前言
- 导言 本书概述
- 第一章 少年军人(1780—1795年)
- 第二章 雄心勃勃的军校学生(1795—1805年)
- 第三章 战争中的克劳塞维茨:1806年战局
- 第四章 接触并学习政治(1807—1812年)
- 第五章 参战与写作:1812年战局
- 第六章 通往陶罗根之路(1812年)
- 第七章 1813年:战争、起义与休战
- 第八章 1813年:莱比锡会战、格尔德会战和施泰克尼茨河战斗
- 第九章 克劳塞维茨与拿破仑的倒台(1813—1814年)
- 第十章 1815年:滑铁卢会战
- 第十一章 生命的凝结(1815—1831年)
- 结语 克劳塞维茨的遗产
- 附录 克劳塞维茨参加过的战斗
- 注释中引用的缩写书名、文章名
- 重要参考书目与资料
- 致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