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聚焦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视界与方法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关系视野、个案分析和弱势民族文学的功能阐释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一编探讨文学关系的理论问题,涉及总体观念与方法、媒体转型、经典与理论的跨文化旅行及其阐释;第二编是相应的重要史实与个案剖析;第三编集中论述非西方的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现代进程中的功能及其方法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总序
  • 绪论: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主体立场及其方法
  • 第一编 关系视野与方法探讨
  • 第一章 理论的生成辐射和本土问题意识
  • 第二章 媒质变化的冲击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 第三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
  • 第四章 开放的经典教育与新世纪文学生态
  • 第五章 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 第六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海外汉学研究
  • 第七章 新时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纵论
  • 第二编 个案分析与方法论
  • 第一章 徐志摩:在接受西方文学中的错位现象辨析
  • 第二章 贾植芳:人格精神、学术视野及其贡献
  • 第三章 王安忆:世界文学视野及其小说观念
  • 第四章 陈众议:学术视野与文化关怀
  • 第五章 陈思和:作为文学关系研究范畴的“世界性因素”
  • 第三编 弱势民族文学功能阐释与方法寻思
  • 第一章 弱势民族文学的影响接受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建立
  • 第二章 论东欧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 第三章 现代中国视阈中的裴多菲·山陀尔
  • 第四章 变奏与致意:在创造中延续和展开的经典
  • 第五章 四分之一世纪的荣耀
  • 第六章 中外文化交往中的世界语运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较文学就是文学方面的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就担负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学及其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和交流的职能,同时它又把不同民族国家以语言为基本界分的相互独立、自成系统的民族文学主体作为这一学科的存在前提。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