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为研究对象,立足政治哲学中的正义史语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展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理论缘起、学理分梳和总体图景,力求在当代政治哲学思潮的影响和反思批判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做出阐释。

主要讨论经典马克思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如何批判性地回应西方正义理论并构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在“回归”马克思部分,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批判性地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观点和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待和批判性地回应理论问题,探索将马克思的正义观以理论形态展现出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言
  • 导论
  • 第一章 当代正义理论的思想缘起与核心主题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建构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之争
  • 第三节 平等主义理论图景
  • 第二章 当代正义语境中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转向
  • 第一节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交锋
  • 第二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转向
  • 第三节 捍卫社会主义正义与实质平等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合法性阐释
  • 第一节 “马克思拒斥正义”?
  • 第二节 道德正义之辩
  • 第三节 法权正义与道德正义辨析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正义话题的开启
  • 第四章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与道德阐释
  • 第一节 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争
  • 第二节 道德阐释的双重向度
  • 第三节 马克思的“道德立场”
  • 第五章 激进平等主义的正义理论
  • 第一节 对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的批驳
  • 第二节 对诺奇克基于自由的正义的批驳
  • 第三节 激进平等主义的理论建构
  • 第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承认正义
  • 第一节 身份政治兴起和传统正义理论的局限
  • 第二节 霍耐特和弗雷泽的承认正义理论建构
  • 第三节 承认正义争论的实质和原因
  • 第七章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向度
  • 第一节 劳动、家务与正义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正义批判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认识论中的正义向度
  • 第八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向度
  • 第一节 作为现象的生态政治
  • 第二节 生态正义的多元审视
  • 第三节 拯救生态正义
  • 第九章 全球分配的正义向度
  • 第一节 全球正义的分配主体
  • 第二节 全球分配的正义原则
  •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分配正义
  • 第四节 社会财富的分配正义
  • 第十章 回归马克思:正义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 第一节 “人的解放”与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
  • 第二节 异化劳动与对正义问题理解的关键性转折
  • 第三节 正义理论的新起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超越
  • 第十一章 回归马克思:正义理论与资本批判
  • 第一节 马克思对“生产正义”的批判
  • 第二节 马克思对“交换正义”的批判
  • 第三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批判
  • 第四节 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总体结构
  • 第十二章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原则
  • 第一节 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原则
  • 第二节 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原则
  • 第三节 消费资料的“按需分配”原则
  •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的正义立场
  • 第二节 正义的历史向度
  • 第三节 正义的生产向度
  • 第四节 正义的革命向度
  • 结语: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