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同名热播美剧原著《心理神探》作者、FBI心理画像师约翰·道格拉斯独家解读开膛手杰克、黄道十二宫、黑色大丽花、林德伯格绑架案等八大“世纪悬案”。

内容简介

开膛手杰克——福尔摩斯时代的真实之谜
丽兹·伯登——富裕家庭中的暴力犯罪
林德伯格绑架案——与肯尼迪遇刺案齐名的“世纪犯罪”
黄道十二宫——阴魂不散的无名罪犯
黑色大丽花——美国梦的无情破灭
波士顿勒人魔——追求认同感的“反面英雄”
劳伦西亚——一位美女警官的陨落
琼贝妮特谋杀案——最意料之外的地方出现最赤裸的恶

在《顶级悬案》中,有着“美国现代福尔摩斯”之称的联邦调查局调查员约翰·道格拉斯以专业的思维、入微的眼光对八个著名谋杀案(其中包括“开膛手杰克案”、“丽奇·伯登案”“林德伯格案”、“黑色大丽花”、“黄道十二宫案”等,涉及家庭谋杀、名人绑架、性工作者集中被袭等多种情节)进行了扣人心弦的分析,并对罪犯的心理展开了全面深入的侧写,对包括罪犯的犯罪动机、罪犯的演化和发展、犯罪后的行为、警方行动方式、现场保护原则等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Digital Lab简介
  • 献给
  • 作者的话
  • 前言
  • 第一章 开膛手杰克
  • “无底深渊”
  • 行为线索
  • 类型犯罪?
  • 安妮·查普曼
  • 众说纷纭的“皮革围裙”
  • 色情杀人狂
  • 双重谋杀
  • 格尔思顿大街上的“留言”
  • 被害人身份确认
  • 案件之间的联系
  • “亲爱的老板”
  • “来自地狱”
  • 心理战术
  • “黑玛丽”
  • 犯罪侧写
  • 嫌疑人
  • 埃迪王子
  • 法兰西斯·汤姆伯蒂医生
  • 塞沃林·克罗索斯基和内尔·克雷姆
  • 詹姆斯·梅布里克
  • 警方所知几何
  • 其余嫌疑人
  • 第二章 丽兹·伯登
  • 秋河市伯登家
  • 犯罪现场
  • 丽兹的说法
  • 审判
  • 判决
  • 谋杀案性质
  • 被害人情况
  • 主要嫌疑人及其动机
  • 丽兹
  • 行为分析
  • 策略
  • 结局
  • 第三章 林德伯格绑架案
  • 霍普维尔庄园
  • “我儿子刚刚被绑架了!”
  • 主持大局
  • 要求
  • 杰夫希粉墨登场
  • 维奥利特
  • “公墓约翰”
  • 赎金交接
  • 大搜索
  • 警方主持侦破活动
  • 重新审问维奥利特
  • 罪犯踪迹扑朔迷离
  • 木梯溯源
  • 赎金的踪迹
  • 嫌疑人终于出现
  • 公开审判
  • 赎金
  • 索要赎金的信件
  • 目击证人和耳闻证人
  • 凿子
  • 壁橱门背后的电话号码
  • 梅杰斯迪克公寓
  • 标号十六的扶手
  • 综合分析
  • 到底谁是真凶?
  • 第四章 黄道十二宫
  • 作恶一次就够了!
  • 情人街
  • “我报告发生了一起双重谋杀案”
  • 伯丽爱沙湖
  • 出租车司机
  • 一宗可能是黄道十二宫所为的案件
  • 写给媒体的一封信
  • “最好的讽刺喜剧”
  • 尾声
  • 第五章 美国梦/美国噩梦
  • “黑色大丽花”
  • 劳伦西亚·本姆本尼克
  • “波士顿勒人魔”
  • 第六章 琼贝妮特·拉姆齐谋杀案
  • 1996年12月25日至26日
  • 酒窖
  • 从绑架案到谋杀案
  • 尸检
  • 证据
  • 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 全球播放
  • 我加入案件的侦查
  • 与拉姆齐夫妇见面
  • 与警方会面
  • 警探们
  • 案件的发展
  • 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 罗·斯密特的假设
  • 眩晕枪理论
  • 勒索信
  • 犯罪后的行为
  • 大陪审团
  • 遗留的问题
  • 总结
  • 第七章 现状透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美剧到现实世界

    一直以来都是美剧《犯罪心理》的忠实粉丝,每季每集必追。但是因为银幕作品的原因,在那里,罪犯永远能露出马脚,侧写组总是能神奇的找到蛛丝马迹,坏人总是能最终被惩罚。


    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
    所以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就被吸引了,这本书讲的就是那些在美国历史上(除了第一个开膛手杰克)曾经引起全国恐慌的悬案,他们犯罪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唯一一个相同点就是:没有破案。
    这本书作者在序言上的一段话很让人动容,“谨以本书献给所有未侦破的暴力犯罪的受害人,把尊重和爱献给他们,他们永不该被遗忘,为他们追求正义的努力也应永不放弃。” 很多时候,我们这些路人甲看法制案件的时候,往往会粗暴的说 “破了”“没破”,把破案过程中的纠结和不得已和困难,都统统的折叠到一个简单的结果里,破了说明警察给力,没破说明警察无能。
    但是从这些悬案里,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侦破者的角度,来审视线索,审视错综复杂的关系,来担心黑幕下隐藏的罪恶什么时候下一次出来作恶。
    在看这本书的两天里,正好在家跑步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追凶 十九年》,无论情节和表演,都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澜,豆瓣影评的评价才 5.6 分。但是我从里面看到了原生态,那种地方上小警察的原生态,没有神奇的无案不破的高智商警探,也没有神奇的法医部门当头棒喝,就是那么简单而又笨拙的追追追,但是又茫无目的,唯一支持自己的就是不服气,对命运的不服气。
    在里面能看到现实中的白银案的影子,也能看到美国电影《十二宫》和《七宗罪》的影响。这一个杀人犯,影响的不仅仅是被害人,也完全影响了这两个警察的人生,一个最终自暴自弃离开了警察队伍,一个在无意中查到凶犯时被凶犯推下楼摔死了。而其中殉职的那个警察,之所以当警察,是因为自己的妹妹被连环杀手残忍的杀害。但另一个受害者的妹妹,却因为自己姐姐的死,自暴自弃最后成了 KTV 舞女。人生就在这一个个的小的岔路口,变得各不一样。
    回到这本书,里面能看到很多的不得已,能看到很多嫌疑人因为跟这些案件扯上关系,人生变了另一个模样。最后一个悬案是琼贝妮特 - 拉姆齐谋杀案,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个被人谋杀的小女孩的爸爸一个身份是受害者,另一个身份标签是谋杀女儿的嫌疑犯。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指向他,但他还是在工作中在生活中,被各种异样的眼神包裹着,原本是公司高管,直接被辞退了。
    村上春树在写小说之前,写过一本关于沙林毒气的纪实实录,里面说起一些受害人时,说有很多伤害不是仅仅看身体上的损伤,有一些人因为被毒气影响,在工作中受到歧视受到冷暴力,这种二次伤害杀伤力并不比毒气弱。
    这本书,其实就是欢迎来到现实世界,我们可能非常努力,但是一些事情,还是没有王子公主的理想结局。

      6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顶级悬案》中,有着 “美国现代福尔摩斯” 之称的联邦调查局调查员约翰・道格拉斯以专业的思维、入微的眼光对八个著名谋杀案(其中包括 “开膛手杰克案”、“丽奇・伯登案”“林德伯格案”、“黑色大丽花”、“黄道十二宫案” 等,涉及家庭谋杀、名人绑架、性工作者集中被袭等多种情节)进行了扣人心弦的分析,并对罪犯的心理展开了全面深入的侧写,对包括罪犯的犯罪动机、罪犯的演化和发展、犯罪后的行为、警方行动方式、现场保护原则等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福尔摩斯”需要无数“华生”

        本书作者约翰。道格拉斯是现代犯罪行为分析的创始人,被称为 “美国的福尔摩斯”。本书内容也像是剔除了悬疑与奇幻色彩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顶级悬案》从 19 世纪 “开膛手杰克” 案到千禧年前作者本人参与调查辩护的 “琼贝妮特・拉姆齐谋杀案”,讲述了若干尚未被解决乃至永远没有希望被解决的疑案悬案。读到本书第二章,我开始对本书的叙事更加熟悉,因为五轮书 “黑色大丽花” 还是黄道十二宫的故事,如今都借助互联网视频成为了大众语境中的热门话题。本书在叙事上并不精彩,作者道格拉斯的笔触是冷峻而理性的,他着眼于分析各种嫌疑人犯罪细节的可行性,解析证据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异,辨析调查过程中的错漏与遗憾。这些推理让我想到福尔摩斯 “本人” 曾经说过的话:当你排除了所有其他可能性,即使最后的那种可能最是离奇,它也是真相。阻碍调查人士获得真相的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现场遭受破坏以及证据未能保存,我们可以想象到 “开膛手杰克” 假如生活在 21 世纪,他极有可能最终被抓住马脚。第二点却是更加危险,就是基于偏见和狂热的大众情绪扭曲了对真相的追求,对于 “丑女” 的偏见导致十九世纪的美国大众将无辜的丽兹・伯登打为罪犯;而当作者作为专业人士参与 “琼贝妮特・拉姆齐谋杀案” 的庭审时,他被那些因为媒体宣传而认定拉姆父母是杀人犯的群众攻击为 “别有用心”。大概是千禧年之后的中文互联网上有过一个福尔摩斯的段子,说福尔摩斯遇到 “官二代” 也是无能为力,这当然是为了顺利引入对于 “欧美法治” 的吹捧。但读了道格拉斯的书我们才能知道,美国自己也有一套难念的经。并没有一套完美的法律可以消解一切伦理难题,未来也不可能(我希望如此)有一套技术可以让所有罪案得到沉冤昭雪。作者道格拉斯在本书后记呼吁美国建立一套中心化的犯罪数据库以及高效的地方审讯制度,但在美国地区保护主义极强而公共机构高度资本化的国情下,这种呼声终归只能是一种理想。审讯技术的高科技化以及法律系统的公正化是避免罪案成为悬案的 “两驾马车”。当今国内出现了很多法律普及书籍,其用心与作用当然是为了良善社会。但缺少了另一驾马车:对于现实常识的尊重和对于不确定性的包容,这种 “狂飙” 很容易让法制这辆马车倾覆。当前许多自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普遍缺乏道德拉斯式的实用主义,滥用道德与法律概念,煽动大众情绪以此换取自己在公共领域的话语权,这到底是得了自由,还是拿法制换取一些 “亲者恨仇者快” 的刺激呢?本书末尾提到:“就像对待成千上万英勇倒下的士兵一样,你根本没有听说过的成千上万宗案件,从来都没有得到充分的注意,人们也从未分配充分的资源来侦破这些案件。这些案件同样令我极度不安。” 如果连分配到资源与关注度的少数案件都退化为审判苏格拉底式的 “暴民政治”,那样的社会中人们要担心的就不是有没有福尔摩斯的问题,而是如何不让自己看起来像福尔摩斯 —— 今天的 “荧幕判官” 在激昂文字的时候,切忌 “秋后算账” 这个成语的含义。本书作者道格拉斯说 “传统智慧往往是建立在神话之上的,并且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有一套不同的标准”,这种智慧在我们这里就是 “实事求是”。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华生虽然在探案上远不如福尔摩斯,但福尔摩斯也承认,没有华生的支持,他的断案也变得没有意义又缺乏乐趣。我们可以说,那个福尔摩斯其实并不需要华生,但真实世界的 “福尔摩斯” 们离不开 “华生” 们。(公众微信号:lit_zhu1999)

          1
          1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