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研究政治选举与国民生活质量,关注福利、劳工组织与经济监管政策,为管理研究者提供实证范例。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利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选举结果如何影响国民的生活质量。作者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客观的实证的答案,可以平息左右两个阵营对何种公共政策最有利于国民幸福而进行的长期争论。本书的分析聚焦于三个政治问题的结果:国家福利与政府规模,劳工组织,以及保护工人及消费者利益的经济监管政策。本书规范的实证研究对我国从事组织管理、政府管理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经典范例,为实践开启更深入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致谢
  • 关于本书
  • 引言
  • 01 大众的幸福追求
  • 现代意识形态的诞生
  • 詹姆斯·麦迪逊与保守冲动
  • 杰斐逊、潘恩及左翼的开端
  • 一项延迟的改革
  • 02 市场民主
  • 文明、剩余与社会阶层
  • 自由民主与市场社会
  • 民主阶级斗争
  • 福利国家
  • 社会权利和市场规范
  • 小结
  • 03 民众或市场参与者
  • 市场理论的支持者
  • 社会民主的捍卫者
  • 支持社会民主的其他观点
  • 哪种论点是实证正确的?
  • 04 幸福的科学研究
  • 幸福的内涵
  • 幸福的测度
  • 幸福的理论
  • 幸福的决定因素
  • 小结
  • 05 国家规模
  • 公共政策和人类需求
  • 概念化和国家规模的测度
  • 数据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附录:细节和异议
  • 06 工会和经济监管
  • 劳动力市场规制
  • 劳动力组织
  • 分析
  • 小结
  • 07 美国各州
  • 幸福感和美国政治研究
  • 数据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08 市场和道德
  • 生活满意度研究的启示
  • 人类现状的处方:视商品化为一种社会病理学
  • 市场与追求幸福
  • 总结:如何尽可能地使人们的生活更满意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推动因素来看,工业革命和人口革命都是自然科学推动的,关注的是人们生存的客观环境;而幸福革命是由社会科学推动的,关注的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主要举措包括,制定财政政策改善经济和民众生活,设置各类 “社会安全网” 项目,以及把幸福指数作为国民福祉的重要衡量参考,等等。和之前的工业革命、人口革命一样,幸福革命起源于欧洲,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而随着幸福革命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起来,人们的感受也逐渐走向聚光灯下,成为政策制定、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维度。从影响范围来看,这场革命的获益者,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1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