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4.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0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万事胚胎,始于州县”,直接管理百姓的州县一级政府在国家的治理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四川省南部县的《南部档案》及巴县的《巴县档案》,并结合《淡新档案》《宝坻档案》等地方档案以及官方典籍文献,就清代官员任期、书吏对衙门的控制、书吏薪金、巴县胥吏的活动轨迹、局所与州县体制变革、官媒在司法场域的职掌、生员诉讼、风水诉讼、场市的设立、“割股疗亲”语境中的观念与信仰、州县的祈雨活动、清末官制婚书之推行等方面展开了切实的研究,探讨了清代州县的社会治理结构和基层衙门的行政运作以及官、绅、民的互动方式等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一)档案与文书各有所指
- (二)地方档案的内涵古今不同
- 二、清代地方档案的保存情况
- 三、清代地方档案的史料价值
- 四、清代地方档案的研究路径
- (一)档案保存、流转与整理研究
- (二)档案文书学研究
- (三)利用档案开展专题研究
- 五、地方档案研究困境的纾解之道
- (一)老老实实蹲档案馆
- (二)注意档案的时空范围
- (三)注意案卷内容的完整度
- (四)注意多种史料的综合利用
- (五)理性看待档案的虚构问题
- (六)重史料也要重思想
- 六、本书框架
- (一)政治视角
- (二)法律视角
- (三)社会视角
- 第一章 州县官的任期
- 一、所谓知县“三年一任”说
- 二、清代南部县知县的任期
- 三、《缙绅录》的记载及存在的问题
- 四、知县任期因何而变化
- (一)实授知县
- (二)署任官
- 五、时人对州县官员任期的认识与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州县书吏对衙门的控制
- 一、文书与州县行政
- 二、书吏如何控制司法
- (一)控制案件上呈
- (二)控制案件审判
- 三、书吏如何控制赋税征收
- (一)“粮册底薄尽在书差手中”
- (二)包征包解
- 四、书吏何以能控制衙门
- (一)州县文书制度繁琐,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书吏来处理日常文书工作
- (二)书吏虽有任期,但事实上往往长期在衙门任职
- (三)州县官的任职特点导致不得不依靠地方书吏
- (四)清代政治制度是书吏把控州县衙门的根源
- 小结
- 第三章 州县书吏薪金变化及其原因
- 一、顺治朝的制度规定与地方实际
- 二、康熙朝的制度规定与地方实际
- 三、书吏薪金为何一再被裁
- 四、书吏薪金为何没再恢复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巴县胥吏谭敏政
- 一、户房典吏
- (一)巴县的户房
- (二)户房的人际纽带
- 二、诉讼大战
- (一)诉讼原委
- (二)业务承包和潜规则
- 三、成为乡绅
- 小结
- 第五章 局所与州县体制变革
- 一、晚清南部县局所的兴起
- 二、晚清南部县局所的组织结构
- (一)委员
- (二)局绅
- (三)办事人员
- 三、晚清南部县局所与州县体制变革
- (一)局所与地方财政的建立
- (二)局所与县衙的关系
- (三)局所与州县“六房”的变革
- (四)局绅的迁转
- 小结
- 第六章 州县衙门中的官媒
- 一、官媒的承充与辞退
- 二、官媒的司法与其他职能
- (一)司法职能
- (二)其他职能
- 三、官媒的问题及其废除
- 小结
- 第七章 州县的生员诉讼
- 一、生员参与诉讼的程序
- 二、官方对生员诉讼的限制
- 三、生员“干己事”的涉讼
- (一)生员因“干己事”涉讼的情况
- (二)州县官对生员“干己事”案件的处理
- 四、生员“不干己事”的涉讼
- (一)生员因“不干己事”涉讼的情况
- (二)州县官对生员“不干己事”案件的处理
- 小结
- 第八章 南部县的风水诉讼
- 一、阳宅风水案
- (一)阳宅风水的原则:甄别“吉宅”与“凶宅”
- (二)宅院的布局之争:以黄连垭镇的王氏家族纠纷为例
- 二、阴宅风水案
- (一)墓地卦象之疑:以猪槽垭场的李氏家族案为例
- (二)无中生有的投机:以三起“假坟”案为例
- (三)时过境迁的攀附:以徐氏、赵氏的“古”坟案为例
- 三、工商风水案
- (一)“立榨场头,恐碍地脉”:以榨房案为例
- (二)“败民风脉、犯民人口”:以三起矿场案为例
- (三)“以鳌伏狗”与坐落“病龙”:以盐局案为例
- 小结
- 第九章 南部县场市的设立与县衙
- 一、《南部档案》中与场市相关的事例
- 二、场市设立的申请和认可
- (一)场市设立的申请者和场头、客总
- (二)从申请设立到获得认可的手续
- (三)申请设立的事由及侧重点
- (四)场市开设与申请、认可
- 三、场市的选址、集期和收入
- (一)选址
- (二)集期(开市日期)
- (三)场市的收费和用途
- 四、设立后的场市和县衙门
- 小结
- 第十章 南部档案中的祈雨文献
- 一、档案中的祈雨文献概览与释读
- 二、南部县衙以知县为首的祈雨活动
- 三、晚清南部知县眼中的祈雨功效
- 小结
- 第十一章 地域社会中的割股疗亲
- 一、割股疗亲观念的形成
- (一)佛教的影响:舍身利他的思想及模式的相通性
- (二)割股疗亲行为构建脉络:行孝的效仿路径
- (三)官方主流意识的推动:奖励与孝行氛围
- 二、割股疗亲中“股”的象征话语分析
- (一)有效
- (二)无效
- (三)“股”的象征话语分析
- 三、割股疗亲行为中的信仰
- (一)信仰对象
- (二)仪式特征
- 四、割股疗亲中国家话语的矛盾显现
- (一)诚孝
- (二)愚孝
- (三)国家话语的矛盾分析
- 小结
- 第十二章 清末四川官制婚书之推行
- 一、官制婚书推行之兴起
- 二、官制婚书推行之实际效果
- 三、官制婚书推行之不切实际
- 四、官制婚书推行之背后意图
- 小结
- 附录一 清代四川南部知县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南部档案》中的地图文献分类统计表(1829-1912年)
- 附录三 《淡新档案》中的诉讼地图文献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
- 二、专著
- 三、论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