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著堪称古希腊文化精品。上册记载了“希腊世界大战”前九年的故事。

内容简介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

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最终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2017新版译序
  • 一、作者生平
  • 二、《战史》的主要内容
  • 三、主要贡献
  • 四、关于修昔底德著作的抄本、校勘本、注释本和英译本[42]
  • 五、几个相关问题
  • 第一卷
  • 第一章 从远古时代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的希腊国家。[1]
  • 第二章 战争的起因。爱皮丹努斯事件。波提狄亚事件。
  • 第三章 拉栖代梦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大会。[1]
  • 第四章 从波斯战争结束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1] 从霸国发展到帝国。
  • 第五章 拉栖代梦的第二次同盟大会。战争的准备和外交摩擦。基隆。波桑尼阿斯。泰米斯托克利。
  • 第二卷
  • 第六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第一次入侵阿提卡。伯里克利的葬礼演说。
  • 第七章 战争的第二年。雅典的瘟疫。伯里克利的立场和政策。波提狄亚的陷落。
  • 第八章 战争的第三年。普拉提亚之围。佛米奥在海战中获胜。西塔尔克斯统率色雷斯人入侵马其顿。
  • 第三卷
  • 第九章 战争的第四年和第五年。米提列涅的暴动。
  • 第十章 战争的第五年。普拉提亚人被审判和处决。科基拉的革命。
  • 第十一章 战争的第六年。德摩斯提尼在西部希腊的战事。安布拉基亚的灭亡。
  • 第四卷
  • 第十二章 战争的第七年。占领派罗斯。斯巴达在斯法克特里亚的军队投降。
  • 第十三章 战争的第七年和第八年。科基拉革命的终结。革拉和约。攻克尼塞亚。
  • 第十四章 战争的第八年和第九年。入侵波奥提亚。安菲波里斯的陷落。伯拉西达的辉煌胜利。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修昔底德真的客观吗?

    修昔底德作为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代表了希腊史学的最高成就,他之于史学,犹如荷马之于史诗,柏拉图之于哲学。
     
    虽然《希波战争》的作者希罗多德被冠以 “西方史学之父” 之名,但修昔底德在治史原则,比如客观求真、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因果关系等等方面,都远远超越希罗多德。这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相对于《希波战争》获得了 “可信” 这样的评语。
     
    修昔底德真的那么客观吗?
     
    总体上看,修昔底德给人的感觉,是他看待问题时的不偏不倚。对斯巴达人和雅典人,他既赞美他们的优点,也揭露各自的缺点,就好像他不是个雅典人一样。但这本书的主观成分也非常突出。
     
    比如,书里包含了大量演说词,大多是修昔底德记录的各城邦人物在不同场合发表的演说,但连他自己也承认,有些演说是经别人转述的,还有一些是根据他写书的需要,替人创作出来的。修昔底德虽然很坦承了这些行为,但没指明是哪些。即使那些他亲自听到的,也无法保证就是完整真实的记录。另外修昔底德也承认,在不少场合许有多人都发表了演说,但他往往只选择其中一个人的,那选择上的主观性,肯定难免。
     
    另外,修昔底德为何要记录这场大战,并以此为主题?真像他自己说的,因为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战争吗?或者它是希腊历史上最大的骚动吗?恐怕没那么简单。作为雅典人,他显然是想总结,为什么战争初期对胜利抱有充分信心,从资源等很多方面看起来占着优势的雅典,最后居然失败了?在他看来,显然是雅典人偏离了伯里克利制定的战争策略。
     
    这个基本思路,决定了修昔底德书写的主要目标,是揭示雅典人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而忽视了战争中的诸多偶然因素。还有,修昔底德严重低估了波斯的实力和作用,把伯罗奔尼撒战争单纯看成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大战。这样决定了他对雅典的态度:批判多于肯定。
     
    讨论这些,并非是要刻意强调这本书的不足,而是说,我们在读书时要尽可能避免 “标签化”“脸谱化”,避免被其他读者的解释所完全左右,而是要亲自深入文本进行分析,进行独立思考~

      5
      评论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