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5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池田大作对鲁迅影响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鲁迅在日本社会的深刻影响。
内容简介
池田大作是当今域外传播鲁迅影响最大的人士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鲁迅在日本接受与传播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日本的“学院鲁迅”,却对池田大作对鲁迅的接受与传播缺乏足够关注。本书在细致梳理前人对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池田鲁迅”这一学术概念,来涵盖池田大作在接受与传播鲁迅过程中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从战后文化语境对池田大作“鲁迅情结”生成的影响,池田大作与鲁迅生命感应下的“鲁迅像”建构,池田大作从民众主义立场出发对鲁迅小说的再解读,池田大作在“人性革命”的价值探寻中对鲁迅“人学”思想的阐释,池田大作在创价学会价值理念的实践中对鲁迅价值思想的继承,以及“池田鲁迅”的研究特质、研究范式及研究影响等六个方面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对“池田鲁迅”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指向的深入探讨,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鲁迅在日本社会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对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鲁迅之于东亚乃至世界的当代价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一
- 序二
- 目录
- 小引 战后日本的鲁迅精神传人
- 第一章 战后日本鲁迅传播中的“池田鲁迅”
- 第一节 “池田大作与鲁迅”的话题聚焦与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池田大作传播鲁迅的现实指向与价值体认
- 第二章 战后文化语境与池田大作“鲁迅情结”的生成
- 第一节 战后文化焦虑与“岛国根性”反思
- 第二节 文化薪火的相传与价值重建的镜鉴
- 第三节 人生遭遇的近似与精神思想的共鸣
- 第三章 “鲁迅像”的生命感应与“池田鲁迅”的建构
- 第一节 致力于国民性改造与“精神革命”的思想家
- 第二节 “在灵魂深处唤醒民众”的“笔的斗士”
- 第三节 搭建中日友好交往“金桥”的先驱者
- 第四节 践行“立人”与爱护青年的教育家
- 第四章 民众主义的价值立场与鲁迅小说的再解读
- 第一节 “慈母”之哀:“爱民众”的价值立场与小说创作
- 第二节 “严父”之责:民众“原像”的刻画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医生”之治:“在灵魂深处唤醒民众”的创作诉求
- 第五章 “人性革命”的价值探寻与鲁迅“人学”的思想阐释
- 第一节 “人性革命”与池田大作阐释鲁迅思想的视域
- 第二节 “第三样时代”与“人性革命”的终极目标
- 第三节 “永远革命”与“人性革命”的实现路径
- 第六章 鲁迅价值思想的承续与创价学会价值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精神革命”的承续与“人性革命”的价值实践
- 第二节 “立人”思想的承续与创价教育实践的拓展
- 第三节 中日友好交流的薪火传递与新路开拓
- 第四节 文化沟通的共鸣与“和平行动主义”的践行
- 第七章 “池田鲁迅”的现实指向、研究范式及学术特质
- 第一节 “学鲁迅”的社会属性与“鲁迅学”的局限
- 第二节 “池田鲁迅”:“日本鲁迅”的实用性研究典范
- 第三节 “学院鲁迅”与“民间鲁迅”的跨越与缝合
- 结语 “池田鲁迅”研究的当代价值与启示意义
- 附录一 池田大作及创价学会传播鲁迅的实践年表
- 附录二 笔者已发表的“池田鲁迅”研究文章
- “池田鲁迅”:域外鲁迅传播的新形象
- 何为“池田鲁迅”?——池田大作眼中的鲁迅形象
- “池田鲁迅”对鲁迅当代价值重估的启示
- “池田鲁迅”:战后日本鲁迅传播的新形象
- 主要参考文献
- 写在鲁迅与池田大作研究所成立五周年(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