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2千字
字数
2024-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多元文化下同题集咏的类型及影响,探究元代诗学重要地位与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地分析了多元文化下同题集咏发生的原因、同题集咏的类型以及对元诗风貌的影响。
作者通过利用原始文献资料,考察同题集咏提供的公共文化平台在多族群诗人之间精神建构的过程,梳理同题集咏在元代诗学中的重要地位,探究同题集咏在文人群体生态构建中的作用,实现对元代诗学研究的突破。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元代文人的征诗现象与同题集咏
- 第一节 宋元之际遗民诗社对征诗的开启
- 第二节 元代征诗繁荣及原因
- 第三节 元代文人征诗的意义
- 第二章 元初遗民诗歌与同题集咏
- 第一节 元初诗歌同题集咏出现的原因
- 第二节 元初同题集咏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章 元代馆阁文人与同题集咏活动
- 第一节 馆阁文人同题集咏活动与元王朝政治认同
- 第二节 馆阁文人同题集咏活动与元代文风宗唐及理学的关系
- 第三节 馆阁文人同题集咏活动与名人效应的彰显
- 第四节 馆阁文人同题集咏活动与社会文化功能
- 第五节 馆阁文人同题集咏活动与多元意义
- 第四章 元末隐士群体的同题集咏与诗风变迁
- 第一节 同题集咏在元末的盛行
- 第二节 同题集咏与元末士人隐逸人格构建
- 第三节 同题集咏与元末诗风
- 第五章 理学繁荣与元代同题集咏书写
- 第一节 理学繁荣与元代节妇同题集咏书写
- 第二节 理学繁荣与元末忠臣同题集咏书写
- 第三节 理学繁荣与元代清官同题集咏书写
- 第六章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与同题集咏的诗学活动
- 第一节 同题集咏与多族士人圈文化互动
- 第二节 同题集咏中少数民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
- 第三节 同题集咏中少数民族诗人对佛道文化的认同
- 第四节 同题集咏对少数民族诗学的意义
- 第七章 元代集会唱和同题集咏
- 第一节 《西湖竹枝词》同题集咏
- 第二节 玉山雅集中的同题集咏
- 第三节 玉山草堂外集的同题集咏
- 第四节 续兰亭会同题集咏
- 第八章 元代题画诗同题集咏
- 第一节 元人艺术观与题画同题集咏
- 第二节 元代题画诗同题集咏的特征
- 第三节 元初遗民与题画同题集咏
- 第四节 元中期馆阁题画同题集咏
- 第五节 元末隐士与题画同题集咏
- 第六节 元人雅志逸趣与题画同题集咏
- 第七节 元代题画诗同题集咏的意义
- 第九章 元诗同题集咏中诗文图共存现象
- 第一节 元代诗文图共存同题集咏的文化功能
- 第二节 图文证史的史学价值与传播意义
- 第三节 诗文图共存同题集咏的文学史意义
- 第十章 元代咏事诗同题集咏析论
- 第一节 奇事引发忠孝同题集咏
- 第二节 理学背景下的节妇同题集咏
- 第三节 商人海外冒险引发的节义同题集咏
- 第四节 “郑氏义门”咏事诗同题集咏
- 第五节 元代咏事诗同题集咏的意义
- 第十一章 元代咏史诗同题集咏
- 第一节 刘龙洲墓诗同题集咏
- 第二节 月氏王头饮器歌同题集咏
- 第三节 孝女曹娥同题集咏
- 第四节 崔清献同题集咏
- 第五节 怀念亡宋的咏史同题集咏
- 第十二章 元代咏物诗同题集咏
- 第一节 文人节义与咏物同题集咏
- 第二节 文人逸趣与咏物同题集咏
- 第三节 徐良夫耕渔轩同题集咏
- 第四节 亭台古迹类同题集咏
- 第十三章 元代咏行诗同题集咏
- 第一节 发达交通促进咏行同题集咏的繁荣
- 第二节 元代纪行同题集咏的繁荣
- 第三节 元代送别同题集咏的繁荣
- 第四节 元代咏行诗同题集咏的特色
- 第十四章 元代诗歌同题集咏现象
- 第一节 同题集咏在元代的繁荣
- 第二节 元诗同题集咏繁荣的原因
- 第三节 元诗同题集咏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建
- 第四节 元诗同题集咏现象的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