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们期待能在一生中体验所有的情感。然而,如果每天都是这样呢?如果你管理它们的能力,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区别呢?这本书探讨了医生工作生活中具有情感的一面。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七种情感讲述了活着意味着什么,以及关心生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另外,本书所记述的事件,是根据作者多年来的亲身经历,从十余个不同的单位和医疗机构收集而成。尽管所有描述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忆,但患者、亲属、同事等姓名都已更改。任何年龄、性别、职业、国籍、外貌、家庭关系、病史和诊断的雷同均为巧合。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人的四个时期
  • 作者的话
  • 前言
  • 恐惧(Fear)
  • 悲伤(Grief)
  • 快乐(Joy)
  • 分心(Distraction)
  • 愤怒(Anger)
  • 厌恶(Disgust)
  • 希望(Hope)
  • 后记
  • 致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除死无大事

    恐惧(Fear)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曾说过:“我们靠死记硬背来记单词,但却记不住它们的意思;要记住它们的意思,必须付出我们的生命之血,必须将它们印在我们神经的细微纤维上。” 悲伤(Grief)悲伤的事发生时,我们只能接受它,不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去。 快乐(Joy)大多数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中,好消息来得很慢,这是最真实的关于好消息的情况。好消息是非常微小的胜利的集合。 分心(Distraction)把照顾病人作为你的首要任务。 愤怒(Anger)查尔斯・兰姆(CharlesLamb)在他的诗歌《愤怒》中写到:“触景生情的愤怒,可能是一种恩惠。” 厌恶(Disgust)我确实会尽量避免对病人的背景产生反感,但有时,这也确实是一个得经过反复思虑的过程。 希望(Hope)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独特之美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存在,源于我们所有的经历和体验,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我们可以轻松面对的愉快经历。 以上是我在《生命的七种迹象》中根据作者的分类,在书中为其挑选出我喜欢的一段话。作者通过发生在重症监护室为我们展现了曾发生在每一个鲜活生命身上的故事,因其真实,极具震撼。 作者说,死亡不是某种选项,而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史铁生说,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围绕着重症监护室里的医患之前上演的每一幕可能不会让我们对于死亡免疫,倒又可能变得麻木。 作者的难得之处就是尽力去保持温情,给病人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每一次都全力以赴。毕竟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哪怕有时眼中看到的是各种数字和指标,也要更为全面去理解病患。 现代医学让我们对于医生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但有时短暂的接触并不能让医生对于病人有全面认真的了解,以至于并不总是能药到病除。即使是依托于日益发达的现代医疗,面对疾病和死亡,我们有时能做的是在少之又少。当要将坏消息告知,哪怕是作为受过训练的医生们,面对每一位病患和家属的眼神也是较为艰难的挑战。 建议对于死亡和相关话题敏感的,甚至会像医生一样产生恐惧情绪的,谨慎打开本书,如果要看,也不建议在睡前,可能会导致今夜难以入眠。 最后用书中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死亡往往像晴天霹雳一样降临到每个家庭:来无影,去无踪,没有机会做什么准备。但有些时候,死亡是一步步逼近的,也许已经好几年了。”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让我更加重视情感共通的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所以今天选择了《生命的七种迹象:来自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这本书,作者是一名重症监护科的主治医师,这本书中描述的事件全部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这些故事来自至少 10 个不同的医院或医疗机构,横跨数年。所有内容都是对当时事件的真实记忆的改编。这类真实故事改编的书籍对读者帮助是最大的,可以看到最真实的状况反应。人类之间共同的情感体验,最能打动人。无论是恐惧、悲伤、快乐、分心、愤怒、厌恶和希望,都能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我像追剧一样看的书

        我追剧一样,这本书让我超过了一周的时间。本来是每天 10 分钟,而我不自觉在睡觉一看就是 60 分钟。我本不太敢看医院内的书,太多恐惧无助和冰冷甚至厌恶。但是这本书,看到了温暖和支持以及希望。医生很辛苦,尤其是重症病房的医生,几乎总是用百米冲刺的状态准备战斗,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体会到医生细致复杂的情感,真是万幸。每个人的生命,在于经历和体验,酸甜苦辣,向死而生。每个人都会走向 “那一天”,有尊严的走向那一天,是每个人的希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