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不尽的苏伊士运河的前生今生,说不完的四大帝国的兴衰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欧洲学界的公认的地缘政治名著,讲述了苏伊士地峡发现、苏伊士运河开凿与通航、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历史。

从苏伊士地峡到苏伊士运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英国与法国发生了哪些争端?埃及地方势力在苏伊士运河开凿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拿破仑·波拿巴对苏伊士运河的认知和构想是什么?法兰西人是如何在争夺苏伊士运河开凿权、经营权、管理权的过程中占据上风的?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如何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英国与法国的矛盾为什么变得空前激烈?英国采取哪些策略逐步控制苏伊士运河、改变战略劣势的?苏伊士运河在英国的管理下的经营状况如何?为什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国维持全球霸权的关键钥匙?

本书将详细为你解答。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出版前言
  • 编者的话
  • 名人评价
  • 第二版卷首语
  • 第一版卷首语
  • 第1章 苏伊士运河的最初发展
  • 第2章 苏伊士运河动工的早期谈判(1854年到1865年)
  • 第3章 苏伊士运河的完工与通航(1866年到1873年)
  • 第4章 英国政府收购赫迪夫的股份
  • 第5章 苏伊士运河吨税之争(1870年到1884年)
  • 第6章 苏伊士运河的中立化
  • 第7章 1889年到1914年苏伊士运河情况及 1910年关于延长特许权的尝试
  • 第8章 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财政状况
  • 第9章 世界大战中的苏伊士运河
  • 第10章 竞争对手:巴拿马运河
  • 第11章 议论、批评与回应
  • 第12章 结语
  • 附录 1 埃及总督授予修建和运营苏伊士运河及地中海到红海之间的附属设施的特许权
  • 附录 2 埃及总督授予修建苏伊士运河及其附属设施的特许权及施工作业规范
  • 附录 3 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章程
  • 附录 4 埃及总督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间的公约(节选)1866 年 2 月 22 日于开罗签署
  • 附录 5 苏伊士运河航行规则(1933 年 1 月)
  • 附录 6 关于苏伊士运河吨税的信
  • 附录 7 苏伊士运河对海洋动物迁移影响的笔记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不错的“为殖民辩解”的著作

    单纯就本书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地缘政治著作,将苏伊士运河在 1933 年之前的所有故事(运河修建、吨位税争议、与埃及的讨价还价、政治、经济、冲突……)基本上都包括其中了。对英国人来说,这可能是值得一再回味的一段历史。因为,回不去了……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就有种身为中国人,看着日本人在讨论阐述东北对日本的重要性。以及在日俄战争中,日本人如何利用其高明的策略,对盘据在中国东北的俄国军队以沉重的打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第222本

      终于得空翻看完这本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很多细节。苏伊士运河具有垄断特征 —— 英国政府拥有苏伊士运河百分之四十六的股份,却没有相应的投票权 —— 苏伊士运河问题的最终解决涉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谈判 —— 苏伊士运河实际承载的交通量逐渐下降 —— 苏伊士运河逐渐失去重要地位 —— 苏伊士运河的管理需要进行必要变革现在,我们需要将前面详谈过的若干论点联系在一起。外交官、工程师、军事家和金融家在 19 世纪中后期种下的因已经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结出了果。总体而言,这些成果是配得上人们的劳动的。然而,现在是时候做改变了:打个比方说,如果果园里果树枝叶的生长要牺牲果实的养分,那么就应该剪掉某些不需要的根和枝叶。苏伊士运河是法国的工程技术、管理技能及埃及和法国资本的共同结晶,是斐迪南・德・雷赛布个人想象力、眼界及在外交和财务方面的远见 —— 与他结识并支持他的埃及赫迪夫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这些特质 —— 结合而成的一项工程杰作。事实证明,对股东来说,苏伊士运河非常有利可图。除某些短暂时期外,股东都得到了足够多的股息。苏伊士运河几乎具有垄断的特征;正如笔者提到的,运河所有者实际上收取的费用有时甚至超过了使用苏伊士运河船应该缴纳的费用。英国政府拥有苏伊士运河百分之四十六的股份,却没有相应的投票权。换句话来说,就是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董事会中没有与英国股份相称的英国代表,这就不会产生本杰明・迪斯雷利预期中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应将英国政府持有的股份每二百五十股为一单位以现价出售,卖给忠于英国的个人或法人团体 —— 他们可以作为股东,采取集体行动,以获得对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控制权。正如沃居埃侯爵所料,靠集体行动争夺控制权无疑会引起激烈的外交反应;随后,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问题将会以符合世界解决欧洲和亚洲间航运、贸易利益的方式解决。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贸易总量继续下降;英国的航运、保险业、银行业和港口利益的近期前景也并不乐观。为应对各国不惜一切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的趋势,必须清除所有阻碍贸易运行渠道的障碍。20 世纪 30 年代,苏伊士运河无疑是最大的贸易通道之一。如果本书提出的论据能站得住脚,那么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苏伊士运河目前高昂的吨税。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