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通史》:涵盖世界文明,全球视角研究相互关联。

内容简介

《全球通史》论述了自人类起源至本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文明,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同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是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强烈的现实感。该著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六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 一、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
  •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 三、葡萄牙在亚洲
  • 四、世界的瓜分
  • 五、征服者和新西班牙
  • 六、伊比利亚的衰落
  • 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 一、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 二、荷兰的黄金世纪
  • 三、英、法竞争
  • 四、英国的胜利
  •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 一、俄国扩张的地理环境
  • 二、俄国的早期扩张
  • 三、征服西伯利亚
  • 四、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 五、征服乌克兰
  • 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 一、新的全球性视野
  • 二、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
  • 三、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 四、全球性的政治关系
  • 五、全球性的文化关系
  • 六、历史展望中的近代初期
  •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 第二十七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 二、英国革命
  • 三、启蒙运动
  • 四、美国革命
  • 五、法国革命
  • 六、民族主义
  • 七、自由主义
  • 八、社会主义
  • 九、政治革命中的女性
  • 第二十八章 俄国
  • 一、1856年以前的俄国和欧洲
  • 二、俄国和欧洲,1856—1905年
  • 三、1905年以前的俄国和亚洲
  • 四、第一次俄国革命和结果,1905—1914年
  • 第二十九章 中东
  • 一、巴尔干半岛的基督教徒
  • 二、土耳其人
  • 三、阿拉伯人
  • 第三十章 印度
  • 一、印度的传统社会
  • 二、英国的征服
  • 三、英国的统治
  • 四、英国的影响
  • 五、印度的民族主义
  • 第三十一章 中国和日本
  • 一、中国的开放
  • 二、中国的改革与革命
  • 三、日本的现代化
  • 四、日本的扩张
  • 第三十二章 非洲
  • 一、奴隶贸易
  • 二、探险时代
  • 三、非洲的瓜分
  • 四、欧洲的影响
  • 第三十三章 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 一、种族欧化
  • 二、政治欧化
  • 三、经济和文化欧化
  • 第三十四章 波利尼西亚
  • 一、岛屿和航海者
  • 二、商贸与殖民地
  • 三、欧洲的影响
  • 第三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 一、欧洲的政治优势
  • 二、欧洲的经济优势
  • 三、欧洲的文化优势
  • 四、白人的负担
  • 五、对欧洲优势的最初挑战
  •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 一、战争的根源
  • 二、萨拉热窝
  • 三、战争的欧洲阶段:1914—1917年
  • 四、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年的俄国革命
  • 五、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的介入
  • 六、和平解决
  • 七、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三十七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 一、土耳其
  • 二、阿拉伯中东
  • 三、印度
  • 四、中国
  • 第三十八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 一、共产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 二、共产主义在中欧的失败
  • 三、意大利成为法西斯国家
  • 四、西欧的民主主义问题
  • 五、欧洲的稳定与和解
  • 第三十九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 一、五年计划
  • 二、大萧条
  • 第四十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 一、日本入侵中国东北
  • 二、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 三、西班牙内战
  • 四、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
  • 五、战争的到来
  •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后果
  • 一、战争的欧洲阶段
  • 二、战争的全球阶段
  • 三、世界历史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四十二章 诸帝国的终止
  • 一、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 二、印度和巴基斯坦
  • 三、东南亚
  • 四、热带非洲
  • 五、南非
  • 六、中东
  • 第四十三章 大同盟、冷战及后果
  • 一、战时的团结
  • 二、欧洲的冷战
  • 三、远东的冷战
  • 四、冷战的结束
  •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和性质
  • 二、对发达的第一世界的影响
  • 三、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
  • 四、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
  • 五、对全球的影响
  •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 索引
  • 新校本编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