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法国著名汉学家魏丕信作品,从18世纪直隶省救灾切入,探讨中国的官僚制度。

内容简介

以1743—1744年直隶救灾为实例,溯前瞻后,研究了国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所论延及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和生活等等,视野开阔。

作者所提出的18世纪国家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在管理经济方面的高度组织能力、权威性和效率性,已为学界所肯定,由此也证明了《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的开创性学术地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1980年法文版评论
  • 前言
  • 中文版序
  • 导论
  • 第一部分 有关中国饥荒的记录
  • 一 对自然灾害的初步考察
  • 二 流民问题
  • 三 社会动荡
  • 四 饥荒与地主制
  • 第二部分 国家干预
  • 五 官僚组织问题
  • 六 勘灾
  • 七 赈济
  • 八 供给:1743—1744年的实例
  • 九 价格调控
  • 十 加强与恢复生产
  • 第三部分 要点与结论
  • 十一 引论
  • 十二 国家经济措施的演变
  • 十三 赈灾的地理分布
  • 十四 要点和结语
  • 附录A 粮食发放的地区分布(A.1—A.10),直隶,1743—1744
  • 附录B 背景资料
  • 参考书目
  • 表格索引
  • 地图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被误解的救荒活动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界对于明清时期中国官僚机构的运作能力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多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法国著名汉学家魏丕信于 1970 年代所撰写的《18 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以 1743-1744 年清政府在直隶的救灾活动为例,对清代中国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涉及到中华帝国晚期的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反驳了清王朝在国家救灾干预方面的能力是低效的这一传统观点,也改变了西方史学家对于中华帝国最后几个世纪国家及其官僚政府的管理才能和实际运作这一问题的评价。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探讨了明清国家是如何从事各种大型的救灾活动,包括救灾的官僚组织构成、官僚组织如何进行勘灾、赈济、供给、价格调控及生产的恢复等。魏丕信首先从官僚组织层面介绍了由哪些官员和部门具体负责救灾,以及救灾的讯息与决策是如何传递等问题。通常奏报程序是逐级上报并且逐级批复的方式,因此当时所实施的规章制度、所涉及的行政机构的级别、在这些当局看来灾害的紧迫性与严重性,以及受灾地区与省级政府和首都之间的距离等,都可能会影响救灾时间。很多中下级官员出于及时救灾的考虑往往不得不打破规定和法律条文,“专擅” 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从雍正朝开始,这种为了救灾而出现的专擅在某种程度上了得到鼓励。18 世纪后,救荒制度进一步完备,有关救荒的奏折能够及时到达皇帝手中,而清朝皇帝对有效率地管理救灾活动的关注,则使得救灾效率进一步提高,这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在重大危机面前的高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十八世纪的中国官僚制度与荒政》

      本书的结论颠覆了过去历史学界对于清代官僚体制的刻板印象,并因此成为的西方学界重新评价明清中国社会经济历史的代表作之一。史景迁认为,此书对理解中国在前现代国家时期的国家运作有重要意义。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通过对文献的研究,还原了清代中期国家救荒行动的全过程。让我们了解到清代政府、士绅、商人等各方在应对灾荒问题时,是如何合作的。这是其他史书难以见到的。以前,人们常常把 “西方现代性” 等同于文明,把明清中国看作是停滞社会的代表。但这本《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告诉我们,仅从应对灾荒这一项来说,18 世纪的清朝,特别是雍正乾隆时期,国家可以借助强有力的中央统治、相对高效的行政体系和雄厚的财富积累,在应对灾荒时展现出高超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欧洲国家。18 世纪的欧洲虽然已经开始崛起,但对饥荒仍然束手无策。1708 年到 1711 年的东普鲁士大饥荒,有 25 万人死亡;同时期,英、法、西班牙等国,均有饥荒发生。相比之下,雍正乾隆时期的荒政,可以说领先了欧洲一个世纪。显然,这本书对西方中心论的有力驳斥。最后,再简单说一下这本书的启发。首先,无论是 18 世纪清政府荒政制度缜密设计,还是嘉庆年代以后地方精英对社会秩序的接管,都表明,18、19 世纪的中国并不像多数西方学界认为的那样是静止停滞的,从官僚制度到社会经济体系,各个层面都在寻找适应形势和环境变化的新方式。其次,政府和政治的稳定性,是由国家内部的资源整合能力决定的。有效的荒政背后,需要长期、稳定的资源整合能力支撑,包括我们前面说的信息反馈能力、政府组织能力,还有社会精英与基层胥吏的合作能力等等。假如某一个环节的治理水平下降而无法遏制,像 “常平仓” 废止那样,就可能引发连锁的负面效应。第三,18 世纪清朝荒政制度的修复主要是通过调整官僚队伍解决的。但历史结果表明,只从官僚队伍入手,无法解决人口激增、环境变化、内部动荡等挑战。想改革弊端,引入市场机制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惜,在 18 至 19 世纪,官僚体制和市场机制同心合力的时候太少了,这也可以算是历史留给今天的教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也官僚、败也官僚

        开始看到书名里的荒政,还以为是荒废政务的意思,心想这不过又是一本老调重弹批判清代腐朽官僚制度的一本书。没想到原来指的是灾荒发生时,清朝国家机器及官僚集团如何应对的机制和程序。通过灾荒时行政系统如何应对救灾的记录,我们看到了近代中国有一套在当时领先于西方世界的成熟的治理体系。整本书看下来,主要内容大概是以下几点:首先,清代的荒政已经非常成熟,从勘察灾害情况、粮食转运和救济、财政救济安排到灾后重建,有一整套成熟的安排。在 18 世纪,主要是以国家政府为主、地方精英为辅,救灾的权利和义务都掌握在正式编制的官员手中,基层胥吏只能从旁辅助或进行部分参与。为了防止手握勘灾权力的官员借机寻租,政府还对灾民评定的等级设置了二次审查,一旦发现作弊将给予非常严厉的惩罚。其次,救灾大致通过两种工具。第一种是粮食的分发。为了在灾害发生时能尽快将粮食发到灾民手里,政府在地方设立了 “常平仓”,即用来在灾害时 “开仓赈粮”,还可以平抑粮价。除了常平仓外,中央政府还会协调从不缺粮的省份进行调运,调运涉及到漕运,但由于人工大运河漕务的逐渐荒废,常平仓在后期一直缺粮,慢慢失去了本身的作用。第二种是财务救济。在粮食转运不便或者缺乏的省份,政府也会直接将赈银发放到灾民手里。同时,在市场上政府出面来平抑粮价,避免造成恐慌性物价飞涨。此外,还看到过有地方官员还鼓励商户来借赈银,利用他们的资源和网络到外省购粮回来贩卖,利润可以保留,事后只需归还赈银本金即可。再次,这一套官方主导的赈灾流程还是在清朝前期和中期有所记录。这段时间,中央政府的收入丰厚,国库有大量结余,因此能支撑几位皇帝对外用兵的同时,还能支持内部救灾。但是到 19 世纪初的时候,嘉庆年间,财政收支情况发生逆转,清朝政府入不敷出,无力压制民间动乱如白莲教起义等等,不断发生的各地动乱反过来又加速了财政的崩溃。在中央政府财政状况恶化的同时,荒政就逐渐失去原来的效率。从这时起,发生大的灾害的时候,官方主导的赈灾就逐渐变成了地方精英主导的自救。常平仓、义仓等灾害防御措施已经荒废,中央又无力拨款,只能依靠地方精英自我动员代替政府救灾,从政府角度则给与精神奖励,甚至还出现过地方官强制地方乡绅开仓放粮的情况。整本书的内容大致如此,主要集中在通过文献对荒政描述的研究判断当时官僚制度的运行情况。其中有几个点可以做进一步思考。第一,在我们的印象中,包括很多历史记录中,清代中期往后官僚集团的贪污和腐败现象异常严重,其实从康熙时期已经如此。清朝的官僚体系平常已是如此,为何在灾荒时反而更有效率?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荒政是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即便大清的绝大部分官员都是对上管理,但关键的政绩考核指标还是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二是官僚体系发展到清代,已经培养出一些政务能力突出的行政官僚,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技术性公务员,在遇到灾荒的时候地方官员可以依靠他们进行适当地施政。第二个问题是为何官僚集团在唐宋之后,特别是明朝中期之后贪腐现象格外严峻?康雍乾时期的严刑峻法似乎也没有办法扭转。个人猜想是因为唐宋时期君权与士大夫的地位尊卑差距还没有那么大,在北宋仁宗时代,大臣还是可以公然与皇帝争辩说:“与士大夫治天下”。如果双方互有制衡,则官员们还是有一些士大夫精神在的,大部分读书人骨子里还是有一点 “以天下为己任” 的精神信仰在的。但是当明清时期,皇权高高在上、臣子卑微如奴才的时候,君臣关系是失衡的。官僚集团里的读书人就失去了那种为生民立命的脊梁骨,自私难免不成为读书人当官的目的。既然天下都是你皇帝老子的,好一点坏一点又与我何干?为自己捞取利益才是聪明人啊!唐宋之前,皇帝招募平民阶级的读书人做行政官僚,加强国家机器效率以对抗传统的地方贵族、宗族势力。取得胜利后,君权即想把读书人为主的官僚队伍踢到一边便于独享权力,没想到却为自己造就了掘墓人。

          1
          1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