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香港为例深入探究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模式,希冀为廓清和解决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内容简介

伴随丰裕社会的来临,中国内地的绝对性、发展性贫困问题得到有效克服,相对性、结构性贫困问题却逐渐凸显。与传统社会的贫困相比,丰裕社会的贫困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致贫原因更加复杂、扶贫难度更大。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在形式上以相对性贫困为主,在分布上体现为集中性贫困,在性质上属于结构性贫困,在扶贫策略上侧重存量式扶贫。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
  • 三 以香港作为典型案例
  • 第二章 香港贫困问题的历史演变
  • 一 早期及工业化初期的贫困问题
  • 二 后工业化时期的贫困问题
  • 三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贫困问题
  • 四 新一轮经济转型期的贫困问题
  • 五 “倒U曲线”的反例
  • 六 经济增长与贫困缓解的关系
  • 第三章 香港贫困问题的现实图景
  • 一 贫困的主要形式
  • 二 贫困的量度标准
  • 三 贫困的分布特征
  • 四 贫困的人口规模
  • 五 贫困的根本原因
  • 第四章 香港贫困人口分布
  • 一 老人贫困
  • 二 儿童及青少年贫困
  • 三 病残人士贫困
  • 四 失业贫困
  • 五 在职贫困
  • 六 单亲家庭贫困
  • 七 贫困人口分布及变动趋势
  • 第五章 香港的贫困救助
  • 一 社会救助的概念
  • 二 香港贫困救助的历史
  • 三 香港的贫困救助体系
  • 四 香港贫困救助的特点
  • 五 对贫困救助的启示
  • 第六章 香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 一 社会福利的理想类型
  • 二 香港社会福利模式的理论争辩
  • 三 香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成
  • 四 香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特色
  • 五 对社会福利建设的启示
  • 第七章 香港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机制
  • 一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差距
  • 二 香港对贫富差距的调节机制
  • (一)完善的社会福利政策: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安全网
  • (二)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公平保障
  • (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较高的富裕程度:调节贫富差距的经济基础
  • (四)现代稳定型阶层结构: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结构条件
  • (五)相对开放的社会流动: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活力源泉
  • 三 对缩减贫富差距的启示
  • (一)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真正落实以先富带后富
  • (二)增加公共服务开支,完善社会福利政策
  • (三)以社会公正作为执政理念,营造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
  • (四)培育中产阶层,加快阶层结构转型
  • (五)防止阶层结构僵化,促进社会流动
  • 第八章 香港NPO参与贫困治理
  • 一 NPO扶贫的兴起
  • 二 香港NPO的发展
  • 三 香港NPO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
  • 四 对改善贫困治理结构的启示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丰裕社会的贫困与治理
  • 一 贫困的表现形式:相对性贫困
  • 二 贫困的分布特点:集中性贫困
  • 三 贫困的社会成因:结构性贫困
  • 四 扶贫的政策范式:存量式扶贫
  • 五 对治理丰裕社会贫困问题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