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套书为《温故》历年出版30册合集。

内容简介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目录

  • 温故之一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乱世逸民 ——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
  • 回眸
  • 1933年上海文坛的“书目”风波
  • 民国旧事:湘人治湘(上)
  • 风物
  • 倾听先人手泽中的历史回声 ——《物语三千》拍摄手记
  • 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物语”
  • 在波罗的海追怀
  • 文本
  • 储安平致胡适的五封信
  • 《观察》的两封读者来信
  • 人物
  • 沈从文的1949
  • 两个浙江人
  • 一面之缘的陈布雷和陈琏
  • 现场
  • 绿岛的伤心往事
  • 记忆
  • 爬卡子
  • 燕园七年
  • 大车店一宿
  • 小人物的无奈
  • 史海浮言
  • 鸡犬升天之后的故事
  • 温故之二
  • 版权信息
  • 编辑絮语
  • 特稿
  • 热闹的月坛北街
  • 文本
  • 胡适日记中的“一二·九”运动
  • 南口杂咏
  • 对历史保持温情与敬意
  • 回眸
  • 民国旧事:湘人治湘(下)
  • 中苏论战缘何开
  • 人物
  • 1949年:梁漱溟在动、静之间
  • 吴国桢与周恩来的交往
  • 理性和良知让人如此美丽
  • 《独立评论》中的陶希圣
  • 鲁迅后人的“名人之累”
  • 风物
  • 鱼殇:三峡的卵流、小鱼和大鱼
  • 墓石之魂
  • 记忆中的安阳袁世凯故居
  • 闲话广场春秋
  • “孤军”岁月
  • 记忆
  • 传统诗词与吾家及我
  • 老铁二区的那家商店
  • 史海浮言
  • “不复听卖菱角声,不吃西瓜矣”
  • 不该忘却的遇罗克
  • 双清沙龙
  • 温故的意义
  • 现场
  • 同文馆的“成就”
  • 温故之三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沈昌文说童年事
  • 回眸
  • 世纪末回顾“宋案”与二次革命
  • 汉阳铁厂与洋务派经济思想的困境
  • 耶鲁在湖南
  • “中研院”逸事
  • 人物
  • 柳亚子的1949
  • 台静农的后半生
  • 口述
  • “蒋介石的干儿子”罪名的由来
  • 记忆
  • 电影的春天和冬天
  • 故友王国斌
  • 风物
  • 我的世界在那里 ——高州纸人的发现与再创作
  • 春节几样待客的菜点(外一章)
  • 聚焦
  • 怎一个“硬”字了得 ——鲁迅、梁实秋的翻译之争
  • 鲁涤平猝死之谜
  • 现场
  • 1945年:南京受降前后
  • 文本
  • 钱基博致张乃燕、梅光迪的三封信
  • 周作人《关于鲁迅》的两种文本
  • 温故之四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1954年:“书信”冲突中的胡适与吴国桢
  • 人物
  • 司徒雷登校长与傅泾波
  • 我与《观察》储安平
  • 久违了,朱养民先生
  • 聚焦
  • 利剑缘何难出鞘 ——从毛泽东文稿读主政华南时的叶剑英
  • 20年代的东大学潮与郭秉文
  • 像爱情一样轰然降临 ——元宵节东岭村的魔幻现实图像
  • 碉楼故景今犹在
  • 回眸
  • “学代会”闹剧
  • 生活在边缘
  • 口述
  • 沈昌文的学徒生活
  • 记忆
  • 婆婆和婆婆的婆婆
  • 我的外婆
  • 我与外祖父
  • 现场
  • 心,是人生最大的战场
  • 史海浮言
  • 鲁迅话说“假如活着会如何”
  • 胡适对海内学人的酷评
  • 温故之五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一份档案与一个生命
  • 回眸
  • 1949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上)
  • 1926年胡适的“越界旅行”
  • 人物
  • 花果飘零哪是家 ——1948年后的董作宾、杨联陞与钱端升
  • 成舍我与《立报》
  • 非黑非白张君劢
  • 口述
  • 沈昌文初涉出版业
  • 记忆
  • 我的“长征”经历
  • 做了一回牛鬼蛇神
  • 风物
  • 拜谒密宗古寺
  • 阴阳界惊魂记
  • 现场
  • 魂断巴丹半岛
  • 聚焦
  • 顾颉刚与鲁迅的恩恩怨怨
  • 文本
  • 梁漱溟与毛泽东的交往 ——读《梁漱溟自述文录》
  • 史海浮言
  • 关于费孝通的一件小事
  • 同饮了一杯酒
  • 从一个学术评鉴的故事说起
  • 温故之六
  • 版权信息
  • 编辑絮语
  • 特稿 《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之一
  •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尚小云往事
  • 聚焦
  • 《苦恋》风波的前前后后
  • 人物
  • 顾颉刚与钱穆的一段交往
  • 都云联成谶 谁知别有因 ——从《黄侃日记》分析其英年早逝的原因
  • 回眸
  • 湖南自治宪法的问世与夭折
  • 1949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下)
  • 口述
  • 我的父亲钱端升
  • 记忆
  • 巫峡之巅的惊世大标语
  • 右派拓荒碑
  • 我们当年的文化呼吸
  • 风物
  • 故乡散记
  • 史海浮言
  • 评梁实秋的“抗战无关”论
  • 温故之七
  • 版权信息
  • 编辑絮语
  • 特稿
  • 笑谈大先生 ——在北京鲁迅纪念馆的讲演
  • 人物 《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之二
  • 可萌绿,亦可枯黄 ——言慧珠往事
  • 沈从文:寂寞的教授生涯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董作宾、李济与张光直之间的师生情
  • 汪曾祺的“滑铁卢”
  • 口述
  • 在外交部工作的日子
  • 聚焦
  • 重勘“三一八”
  • 一封信与一个时代
  • 记忆
  • 旻姑
  • 牧猪记
  • 文本
  •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几通信札
  • 史海浮言
  • 胡适的尴尬
  • 温故之八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回忆我的童年
  • 人物
  • 一代才女赵萝蕤教授
  • 傅泾波:站在司徒雷登身边的人
  • 萧条异代使人愁 ——沈祖棻与盛静霞
  • 天下何人更知君 ——从《闻宥遗札》看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貌
  • 莫理循眼中的袁世凯及其他
  • 聚焦
  • 戒严体制下的台湾诗坛
  • 回眸
  • 男男女女五十年 ——关于“作风问题”的回忆
  • 学术自由在西南联大
  • 昔日校园琐记
  • 违难蒙山的文人们 ——饶宗颐、简又文、梁羽生先生的难中轶事
  • 记忆
  • 伤逝之痛 ——阿复与大姐
  • 残云 ——外婆的故事
  • 文本
  • 祖父和父亲的日记
  • 抗战八年来生活之回顾与今后
  • 温故之九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1951年到甘肃
  • 风物
  • 极司非而路四十号
  • 河东河西
  • 林泉老屋
  • 回眸
  • 当年的饮食文化
  • 影像
  • 八十多年前的三峡景观
  • 聚焦
  • 毛泽东与胡适
  • 人物
  • 香港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黄丽松
  • 萧同兹这个人
  • 记忆
  • 西荒地夜曲
  • 西出阳关
  • 父亲的几个人生细节
  • 访谈
  • 范用:读书无禁区
  • 文本
  • 沈从文1971年致刘敦愿书简三封
  • 致黄克武先生信
  • 温故之十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纽约时报》驻华记者的回忆
  • 人物
  • 毛彦文其人其事
  • 宁折不弯一老人 ——追忆钱孙卿先生
  • 郑孝胥与严复交往始末
  • 口述
  • 叩门访师记
  • 从小学到大学
  • 回眸
  • 温雅中有“铁” ——从集外遗文看周作人骂陈西滢
  • 记忆
  • 1937:寄寓北平
  • 故事
  • 空战英雄刘粹刚的生死恋
  • 聚焦
  • “三十年代”问题 ——从《顾准自述》看“两个口号”的论争
  • 片语
  • 胡适与北大旁听生 ——兼及胡适为人的一宗疑案
  • 文本
  • 一份延安时期的“特嫌”档案
  • 顾颉刚致刘敦愿书信四封
  • 来函选登
  • 温故之十一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战后东北之争(上)
  • 人物
  • 是是非非蒋碧微
  • 五十年来千斛泪 ——顾颉刚的情感世界
  • 有关柳无忌先生的书缘旧事
  • 记忆
  • 我的“家庭成分”问题
  • 伯父
  • 挚友老何
  • 夏工宣
  • 风物
  • 家园忆往
  • 故居民风千年根 ——北京西郊古村落拍摄手记
  • 聚焦
  • 张学良与影星胡蝶的绯闻
  • 印象
  • 随蒋介石游太湖
  • “文革”中拜访傅作义
  • 文本
  • 陈梦家先生的两封信
  • 片语
  • 胡适:佳人乎?贼乎?
  • 温故之十二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战后东北之争(下)
  • 风物
  • 秋日寻谭
  • 千年王村
  • 回眸
  • 遥望科德角
  • 人物
  • 胡兰成在台湾的传奇
  • 商州故人(二章)
  • 记忆
  • 我的外公齐如山
  • 我遥远的赣州童年
  • 跟孟昭英伯伯学英语
  • 印象
  • 三遇许闻天
  • 艾青主持的一次批判会
  • “痴者”黄继忠
  • 幼年印象中的童书业先生
  • 口述
  • 李济去台湾的前前后后
  • 文本
  • 冒舒湮给周楞伽的几封通信
  • 片语
  • 胡适:他是谁的“帮凶”
  • 补遗
  • 也说“新疆俄专”
  • 温故之十三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马烽与陈永贵的三次喝酒
  • 回眸
  • 建设广西模范省 ──白崇禧的“新斯巴达”
  • 聚焦
  • “为宪政流血”的宋教仁
  • 人物
  • “莎乐美”的魅力 ——俞珊迷倒青岛大学的一群教授
  • 口述
  • 父亲朱光潜的人生片断
  • 记忆
  • 成为“坐探”以后
  • 风物
  • 故园的呢喃
  • 文本
  • 蒋介石周恩来武昌会谈外记
  • 和平岁月
  • 有关“兰溪阿金”的历史记忆
  • 五妹
  • 奄忽若飚尘 ——纪念先父陈公树周
  • 一个老“大立柜”的传奇
  • 一位小学校长的逃亡日记
  • 阅读“老号簿”
  • 温故之十四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民国的文人 长沙谈鲁迅
  • 人物
  • 探源胡适日记中的郑毓秀
  • 上海滩的神秘老人
  • 殷海光的最后时光
  • 回眸
  • 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 ──先父白崇禧将军参加是役之经过始末
  •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歌
  • 聚焦
  • 顾颉刚晚年对与鲁迅矛盾的声辩
  • 现场
  • 1947年春:中外记者团延安之行
  • 记忆
  • 1938年:逃离武汉
  • 一个囚犯和他的烟嘴儿
  • 姆妈
  • “偶然”改变人生
  • 风物
  • 民国文人的西湖旅行
  • 文本
  • 沈从文致刘敦愿书信十封
  • 梁实秋题赠最后的北平师范大学
  • 片语
  • 闻一多的转变
  • 来函
  • 关于胡适宽厚待人的又一例证
  • 温故之十五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一位美国顾问在战时重庆的生活
  • 回眸
  • “四清”琐忆
  • 人物
  • 报界奇人陈彬龢
  • 聚焦
  • 胡适成蒋介石“诤友”的来龙去脉
  • 印象
  • 跟陆小曼学画
  • 文事
  • 章丹枫、顾颉刚与《读书笔记》
  • 记忆
  • 与父亲的三次离别
  • 风物
  • 回望县溪
  • 文本
  • 朱偰先生的两则检讨
  • 留痕
  • 胡适校长最后的题照与题字
  • 当年“驴行”
  • 我在50年代的大学生活
  • 戢翼翘将军事略
  • 无常中的永恒 ——献给做书人严喆民
  • 偶逢遇罗克
  • 断鸿记
  • 大宅门里的舅父
  • 嫁妆
  • 关于“苏州船娘”
  • 周楞伽与陈梦熊的通信
  • 温故之十六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往事半苍茫(上) ——成舍我的办报生涯
  • 回眸
  • 风义平生师友间 ——清华四大导师的交谊
  • 文事
  • “山药蛋派”今日谈
  • 1958年:诗人郭沫若
  • 轶事
  • 陆小曼打官司 ——怒告平襟亚始末
  • 人物
  • 金陵才女 ——曾昭燏、游寿和沈祖棻的人生悲欢
  • 宅心仁厚黎元洪
  • 印象
  • 追怀孙大雨教授
  • 何其芳印象与“何其芳现象”
  • 钱仲联先生与海日楼诗
  • 聚焦
  • 20世纪中国两次和平转型的机会
  • 鲁迅与钱玄同的化友为敌
  • 记忆
  • 我与我的父母 ——童年记忆
  • 改变命运的两封信
  • 文本
  • 吴宓先生的一封佚札
  • 钩沉
  • 1948年蒋介石缘何游太湖
  • 温故之十七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往事半苍茫(下) ——成舍我的办报生涯
  • 人物
  • 同为“北大人” ——记胡适与李璜的情谊
  • 印象
  • 缅怀老友孙望教授
  • 记忆
  • 户口的故事
  • 口述
  • 最初的枪声 ——二十九军老兵的抗战记忆
  • 聚焦
  • 陈胡的联合战线与核心价值
  • 风物
  • 潮人有根
  • 文本
  • 一位清代文童的《论语》心得
  • 以英文写作的温源宁教授
  • 送小学生去知青点
  • 少年时光
  • 购物的变迁
  • 我的1977
  • 还乡记
  • 两封购物家书
  • 当年的一份交代材料
  • 温故之十八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我的职业生涯
  • 聚焦
  • 宋教仁血案中的袁世凯
  • 人物
  • 特立独行的师徒
  • 复辟闹剧话张勋
  • 胡适日记中的一则记载
  • 印象
  • 听马寅初讲“新人口论”
  • 记忆
  • 旧帽子和新帽子
  • 初为人师
  • 1976年:吉林的那场陨石雨
  • 文事
  • 1972年胡惠溥与郭沫若之商榷
  • 中年文章
  • 风物
  • 金泽的桥
  • 钧沉
  • 一代诗魂,陨落何处?
  • 文本
  • 战火中的困惑
  • 一份坦白记录
  • 片语
  • 知识分子的去留之间
  • 温故之十九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
  • 稀世影像的迭代传奇
  • 圆明园的记忆
  • 印象
  • 嘤园主人关友声先生
  • 记忆
  • 刘宝
  • 我的母亲
  • 回眸
  • 难忘毓文
  • 人物
  • 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
  • 韩复榘其人
  • 胡适的家教
  • 雏凤清于老凤声 ——也谈赵叔雍
  • 风物
  • 那方水土
  • 文事
  • 我的一本《涉江词》
  • 何满子与我父亲的交谊
  • 文本
  • 万里修书只为“婚”
  • 一位十级干部的住房报告
  • 温故之二十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特稿
  • 门生故旧忆往中的郭廷以
  • 记忆
  • 踩雷记
  • 1969年:一段旧闻背后的新闻
  • 二战中我在中国的经历
  • 影像
  •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
  • 印象
  • 五垱坡纪事
  • 好人余以文
  • 聚焦
  • 洪述祖招安应夔丞
  • 胡适的最后一次英文演讲
  • 人物
  • 张政烺先生二三事
  • 天风海涛祭英灵——记朱偰先生
  • 风物
  • 儿时溪头镇
  • 麦收时节
  • 书信——有感于一种行将消失的文体
  • 文本
  • 王永江致杨宇霆的十二通密信
  • 一份有关抗美援朝宣传的通知
  • 片语
  • 郭沫若五十寿辰之际的政治遇挫
  • 与岁月劈面相逢
  • 被误读的杨荫榆
  • 温故之二十一
  • 版权信息
  • 特稿
  • 我的父亲刘文典
  •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两个大起大落的历史人物
  • 人物
  • 胡适与辜鸿铭的精神碰撞
  • 裴文坦的故事与事故
  • 财会知识分子顾准
  • 两代人的“战争”与和平——回忆李子云阿姨
  • 影像
  • 白崇禧将军台湾岁月
  • 往事
  • 一百年前孙袁会
  • 铃木的使托
  • 新四军与泰州二李
  • 1938年:湘黔滇之旅
  • 记忆
  • 往事杂忆——从父亲秦汾和丁文江先生说起
  • 附录:送嘉定秦君汾东归序
  • 最后的张白帆——兼述六十年前的陈素卿旧案
  • 西域探夫记
  • 劳动大学遇险记
  • 我住过的四合院
  • 张幺姐
  • 四季
  • 村中人物
  • 温故之二十二
  • 版权信息
  • 特稿
  • 文学江湖:我从胡适面前走过
  • 往事杂忆:与宋恩荣谈晏阳初先生
  • 记忆
  • 身历朝战与越战:一位美军退役上校的讲述
  • 边缘生命
  • 我的求学生涯
  • 亡友马春晖
  • 影像
  • 国联防疫团在广西:法国穆克瑞博士的影像记录
  • 曾经的军中精英老龚
  • 人物
  • 张士珩与神尾光臣
  • 文廷式的革职与脱险
  • 章太炎笑傲袁世凯
  • 周作人与胡适:和而不同
  • 《吴宓日记》中的陈寅恪
  • 天地一沙鸥:程曦与《燕园梦》杂剧琐议
  • 文本
  • 民国小学生、中学生作文选编
  • 温故之二十三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年:黄杰日记问世的时代意涵
  • 人物
  • 容闳与太平天国、曾国藩
  • 将军白天与他的史学研究
  • 生生死死说叶青
  • 纪念沈昌瑞老伯
  • 忆袁世凯的六儿媳陈徵
  • 教我如何不想他:一位最“平凡”的人
  • 记忆
  • 我在基层当法官
  • 我们经受的历史伤痛:怀念亡友王正和肖里
  • 影像
  • 陪都岁月
  • 运尸记
  • 母亲的日记:1937年张元济的几件家事
  • 往事
  • 内战期间的“特种教育”
  • 抗战时期重庆市的民意机构:临时参议会
  • 近代美国军校中的中国留学生
  • 明朝江南一座小城的公事
  • 温故之二十四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先父刘文典藏书追踪记
  • 绝对孤本:一册家国沧桑的佐证
  • 人物
  • 孙宋之间的爱情波折
  • 听顾颉刚谈鲁迅
  • 鲁迅与毛泽东二三事
  • 周作人和李大钊的友谊
  • 记忆
  • 留学台湾
  • 扉页上留下的痕迹
  • “串连”的滋味
  • 影像
  •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悲喜剧
  • 往事
  • 1941年:海明威夫妇的滇缅之旅
  • “牛尾巴”事件
  • 文本
  • 小难民自述
  • 温故之二十五
  • 版权信息
  • 特稿
  • 逃亡之路
  • 蒋介石其人
  • 姑苏女杰陆兰秀
  • 人物
  • 陈独秀寥落的晚年交游
  • 你不一定知道的冯玉祥
  • 吴梅、黄侃两次交恶史实述考
  • 作为“文物大盗”的康生
  • 风物
  • 狄思威路1084弄4号
  • 影像
  • 走过从前:民间台湾生活影像
  • 送别蒸汽机车
  • 记忆
  • 无牵无挂地走吧:忆黄苗子、郁风伉俪
  • 对几位老师的回忆
  • 口述
  • 第一次执教武汉大学
  • 往事
  • 照相馆往事
  • 中国志愿军 张纪
  • 温故之二十六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劳动教养:比路还长的回忆
  • 老戚:纪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难友
  • 往事
  • 日本人为什么要杀害张作霖
  • 一个抗战军人的“日本情结”
  • 人物
  • 早年罗尔纲的“一边倒”
  • 茅盾在“反右”运动中
  • 影像
  • 沦陷区的城乡风貌:一个日本军医的影像记录
  • 口述
  • 从大学教授到工会干部
  • 我的父亲林损
  • 记忆
  • 难忘的“拜托”:忆朱厚老二三事
  • 沧海寻踪:一个中国家庭的变迁
  • 山雨欲来
  • 三十年秋风吹过
  • 正在消失的词语:农村少年的“文革”记忆
  • 文本
  • 张晖早年信札选(上)
  • 温故之二十七
  • 版权信息
  • 特稿
  • 落花飘逝的年华
  • 剪不断,理还乱:抗战时期的蒋、宋、孔关系
  • 人物
  • 白天将军在历史研究所
  • 董时进的人生片断
  • 金岳霖:人生就一“好玩”
  • 影像
  • 日俄战争:成败的历史与历史的成败
  • 记忆
  • 父亲这一生
  • 旧光阴里的主人公
  • 口述
  • 几次运动中的经历
  • 往事
  • 崔小萍与曹禺:记一段千古不灭的师生之缘
  • 寻常人家的百年故事
  • 文本
  • 张晖早年信札选(下)
  • 张晖问学日记选(1999年5月—2000年12月)
  • 温故之二十八
  • 版权信息
  • 特稿
  • 无奈的选择: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过程
  • 记忆
  • 童年琐忆
  • 学生连记
  • 我曾经的“室友”:
  • 影像
  • 写在“残片图本”之后
  • 人物
  • 邹鲁与女同盟会员的恋爱
  • 历史长河的彼端
  • 从“无所不谈”看晚年的林语堂
  • 往事
  • 战时一所流亡大学的兴衰
  • 我的大学:北京大学一个右派学生的二十二年
  • 文本
  • 被划为右派后的日记(1958.1—1958.8)
  • 温故之二十九
  • 版权信息
  • 特稿
  • 干校杂记
  • 人物
  • 陈独秀和他的托派同志郑超麟
  • 始善终隙:胡适与顾颉刚
  • 传奇县长张里元
  • 施蛰存的诗体回忆:《浮生杂咏》八十首
  • 影像
  • 三峡的空气自由:致友人
  • 人物
  • 鲜为人知的薛明剑
  • 卿本书生
  • 记忆
  • 二大爷
  • 母同学(外一章)
  • 往事
  • 没有奖章的功勋
  • 文本
  • 张充和民国文选
  • 温故之三十
  • 版权信息
  • 特稿
  • 走近真实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访谈录
  • 记忆
  • 时光旅行和情书
  • 父亲
  • 皇宫 皇冠:庆“皇冠”一甲子
  • 生命的完成:超越受难者的身份
  • 人物
  • 天存硕果沾文苑:记施蛰存先生
  • 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故事:回忆恩师吴于廑先生
  • 影像
  • 1945年:美军登陆青岛
  • 人物
  • 现代“芸娘”:记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
  • 往事
  • 微观民国土地往事
  • 《小说月报》和20世纪40年代的作家
  • 刘公岛札记:英租时期末任医官长夫人的回忆
  • 文本
  • 何妨余事作诗人:读史学家唐德刚诗词遗稿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明明是个文学家,却总被八卦爱情故事,咋肥四?

    他是民国著名西洋文学家、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创办人之一、更是中西比较文学的拓荒者,可是要问起他留下的金句、著作,估计没人能列举一二;明明是一生治学严谨的学究派,却因为青涩爱情上了民国大文人的热搜。钱钟书说他只是一个矛盾的自我,一位 “精神错位” 的悲剧英雄。他是吴宓,他是一位人人只记得 “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 的文学大师。01. 悲剧的开始:媒人跳进花轿里中国有句古老的名言 “媒人跳进花轿里”,意思是为人做媒的第三者与当事人中的一个相爱,反倒成了新郎或新娘,上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花轿。吴宓先生的婚恋悲剧便是从这句名言开始的。1918 年,远在美国留学的吴宓先生接到了清华同学的来信,信中提及其姊陈心一,想着将两个人撮合成一对儿。吴宓先生虽然看到了陈心一的照片和文章,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写信给自己清华同学朱君毅,拜托朱君毅的未婚妻毛彦文代为考察陈心一。毛彦文考察之后回复说:倘欲伊为一贤主妇,在家中料理家务,实甚佳。...... 若欲得出色人才,陈女士或虑不足。说白了,就是如果你想找贤妻良母、举案齐眉,合适;如果你想找灵魂伴侣、比翼双飞,差点意思。按理说这样的回复应该可以让吴宓判断准确了,可是 1921 年 8 月,回国之后的吴宓和陈心一见了一面,西湖泛舟之后十三天就来了一场 “闪婚”。婚后吴宓先生说,他不喜陈心一 “呆滞迟钝”、“冥漠昏盲”。这番判词和婚前毛彦文的考察回复内容一模一样,那吴宓先生这番折腾为哪般呢?爱情的悲剧一般是 2+1 或者 2-1 模式的,吴宓先生的这场悲剧走的是 2+1 模式,而那个多出来的 1 就是毛彦文。早在吴宓和朱君毅当同学的时候,朱君毅就总是拿着毛彦文的情书给吴宓看,那时候吴宓就已拜倒在毛彦文的文字下了。离婚后,吴宓虽然和陈心一分居,但是仍然负担陈心一的生活,领到薪水后,必到陈心一的住处交给她。在这件事上,毛彦文也评论说:吴君并非薄情者,他是心地善良的。02.“好色之徒” 的爱情宣言: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那么,为什么吴宓又被贴上了 “好色之徒” 的骂名呢?一则是 1919 年日记中写到: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夫情欲如河水,无处宣泄,则必泛滥溃决。这番言论对照当时答应陈心一闪婚的时间,学生刘绪贻总结道:他婚前不爱陈心一而与之结婚,主要是为了解决 “人之大欲” 文图;婚后不爱陈心一,是因为他对为他解决 “人之大欲” 问题的这个工具久而生厌。二则是吴宓锲而不舍追求毛彦文,1931 年夏,毛彦文答应来巴黎完婚,结果吴宓却当了一次落跑新郎,不想结婚,改为订婚了。毛彦文说:你总该为我想想吧,我一个 30 多岁的老姑娘,如何是好?可是吴宓却觉得虽然毛彦文哭的伤心,但是我竟然不动心了,徒增我对她的憎厌。当真如此?无非是那段日子吴宓身边出现了留法美国学生 H M,随后还有德国女子 N,太浪漫了。吴宓和陈心一离婚,毛彦文总结到:吴脑中似乎有一幻想的女子,这个女子要像他一样中英文俱佳,又要有很深的文学造诣,能与他唱和诗词,还要善于辞令,能在他的朋友、同事间周旋,能在他们当中谈古说今,这些都不是陈女士所专长。非我专长,皆为我错?同样的闹剧又一次在毛彦文身上体现,1931 年憎厌毛彦文的理由竟然是:好久未见,下车为什么不拥抱和接吻?按照外国习惯,一点不通融?可是,你为什么要用外国习惯呢?又是一番非我专长,皆为我错!吴宓一生纠结于毛彦文的感情,一生的情愫都揉碎在他的诗歌中,并完全不介意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分享。于是,引发了金岳霖的劝解:你的诗如何我们不懂,但内容是你的爱情,并涉及毛彦文,这就不是公开发表的事情。这是私事情,私事情是不应该在报纸上宣传的。我们天天早晨上厕所,可是我们并不为此而宣传。这个比喻,让吴宓很生气 “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 纵观一生,吴宓到底爱谁呢?他称自己为《红楼梦》中的紫鹃,守候纯美的爱情,那份他想象中的完美感觉。而这份感觉一旦投射到现实中,就立刻稀碎。这也许就印证了那个铁律:山盟海誓抵不过吃喝拉撒。03. 二马理论:入世活动、恬然隐退,宓不幸则二者兼之其实金岳霖的一番话:你的诗如何我们不懂,已经揭示出了吴宓的悲哀,即人们看到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绯闻。这点在 1959 年 12 月 27 日的日记中也体现了:近值岁暮,静思宓平生行事,殊多悔恨自责。最要者,宓当坚苦不懈,专心编撰《学衡》,尽力维持其久久出版。...... 不应走入空虚浪漫,惟情自适,而毁灭自己精力、时光、名誉、金钱之一路。其实吴宓先生一生推崇卢梭精神,他的日记中时时刻刻都在对自己的做人、做事进行反省,尤其注重培养的道德理想主义信念的确立和完善,但是为何依然无法减少各种错误的选择呢?在这一点上,吴宓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心爱中国旧礼教道德之理想,而又思以方积极活动之新方法,此二者常互背驰而冲突,强欲以己之力量兼顾之,譬如二马秉持,宓必强二马比肩同进。这是吴宓先生在处理爱情、交友、思想等方方面面都无法改变的底色: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艰难求生。所以吴觅的一生,概以矛盾二字。比如,他一生不知道恋爱了多少次,但是又写诗云 “奉劝世人莫恋爱,此事无利而有害。” 再比如,他可以当着苦恋的毛彦文的面谈他与其他女子的恋情,但是却当友人劝他与陈心一复婚时,他像《红楼梦》中的赵姨娘一样,偷偷搞巫术,诅咒其人速死。还比如,昆明有家牛肉店取名 “潇湘馆”,他认为这就是玷污了林黛玉,提着手杖去砸该店的招牌,最后硬是改成了潇湘饭馆才了事。甚至当他被批斗的时候,友人特意带着肉食、苹果来看他,他都觉得是破坏了他的规则,丝毫不留情面,要么东西丢出去,要么人赶紧走。吴宓的学生说,他身上矛盾的尖锐程度不亚于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终身都在解答 “理想与现实” 选什么的人生难题。04. 着相:我们比较、纠结的或许都是一副空皮囊犹如堂。吉诃德带给我们的隐喻,吴宓也给我们一种生活的参考:我们该以什么样的距离和尺度来面对现实,才是体面的、高贵的和安全的。就好像我们知道自己无法像鸟一样展翅高飞,但是也不能就要像爬行动物一样匍匐前进。看似这个是个选择题,但在小卓子看来,之所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纠结十分痛苦,都是陷入了张爱玲式的迷阵: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我们有多具象现实,我们就有多痛苦。还是说回吴宓先生那悲凉无奈的二马理论:一匹马代表理想,一匹马代表现实,二者常常矛盾,舍弃其一实在不甘心,所以只能手握两个缰绳,一路勒紧,直到筋疲力竭。可是,头脑中的理想可否变异?身边的现实可有改变?二马之中必有一匹是自己定式思维下产生的,只是我们从未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举个最近我听来的一男和一女的故事,男的是罗振宇,女的是脱不花,两人在女厕所门口有一番对话。男:嘿,听说最近那个谁在追你啊?女:嗯,你怎么知道?男:我说,你怎么还不答应啊,35 的一个女的,还想啥呢?女:就你这情商?!可是三条黑线和短暂的认知失调后,女的立刻找追求者结婚去了。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我们会觉得,嗯,脱不花总算认清楚现实了,35 的女的,不好找了,有人愿意要,就不要挑挑拣拣,差不多行了。这是选择了现实。可是实际上呢,脱不花说在认知失调的瞬间,她意识到一个问题:她想找一个合适的伴侣,这点从没变,可是 20 岁的合适伴侣和 35 岁的合适伴侣标准一样吗?20 岁,我要的是事业有成,他负责赚钱养家;35 岁,就不是看谁赚钱赚得多,而是看谁性格稳定、身体健康,因为他将是我的老伴儿。由此看来,你还能说理想真的就不会变异?时间在推移,理想的核心不变,但是理想的外沿是可以修正的。同样地,现实也不是不能改进的。正如吴宓抱怨毛彦文下车之后为何拒绝接吻拥抱,如果妥善沟通一下,这个现实的问题将不会是问题。只是吴宓永远都活在强调不能变的理想和不会变的现实之间,终身不得救赎。佛家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吴宓看似一生都在自贡反省,但是却只是在着相的思维下内卷化。正如温源宁对他的评价:一个孤军奋战的悲剧人物,然而,更可悲者,则是吴先生完全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尾记:吴宓弥留之际已经神志不清,却反复念着这两句 “我是吴宓教授,给我饭吃;我是吴宓教授,给我水喝”,令人无限伤感,因为这是文化大革命中给他最沉痛的伤害后遗症。同时也给他更添一份悲剧:至死都无法解开枷锁。教授、文学家、好色之徒,一生扮演谁都求而不得、假而不真,吴宓啊吴宓,何曾真正的活在人间呢?!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