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14-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启真馆·六合丛书之一,张晖生前计划出版的学术散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晖对古典文学研究梦想的辑集,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谈《封神演义》的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第二部分谈寻找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三部分首次公布了龙榆生与陈三立、陈寅恪与俞平伯等师友的多封论学通信,考证了他们之间的交往;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古诗文鉴赏的意义;第五部分是书评。
另有附录,收有好友维舟纪念张晖学术梦想与求学经历的回忆文章。张晖作为一位优秀的文史学者,本集是他生前就编好的,此书的出版也是对他短暂而辉煌学术生涯的一个纪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小引
- 第一辑
-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
- “汤武革命”语境下的《封神演义》
- “叛逆”的哪吒抑或“忠孝”的哪吒
- 无道的纣王与孝顺的太子
- 孝和忠:“革命”语境下的困境
- 人伦与“革命”理想世界的塑造
- 第二辑
- 理论的转型 ——元明清近代诗文研究的现状及其可能性
- 文学史研究中观念的缺失
- 文本细读与重视明清别集旧注
- 文学批评史的理论指涉
- 明清诗文研究的可能性与理论危机
- 寻找古典文学的意义 ——“岁末谈书”暨“六合丛书”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 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
- “古典新义”学术论坛构想
- 缘起
- 宗旨
- 章程
- 组织
- 第三辑
- 忍寒庐所藏师友书札之一:陈寅恪的佚诗与佚函
- 忍寒庐所藏师友书札之二:陈三立的佚函
- 谈诗
- 撰写朱彊村墓志铭
- 《海日楼诗跋》
- 忍寒庐所藏师友书札之三:俞平伯佚函(残稿)
- 第一函:
- 第二函:
- 浣溪沙
- 第三函:
- 第四函:
- 第四辑
- 诗言志,载道还是抒情?
- 史料背后的问题意识——读《萧纲萧绎年谱》
-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 学院里的老杜诗
- 沉迷于细节的《晚唐》
- 村上哲见的唐宋词研究
- 《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论释》的启示意义
- 运交“大壮”的黄宗羲
- 吴宓的亭林诗评论
- 世家与文学
- 遗民的诗话学
- 儒家文明催生的明代四大奇书
- 公推为同辈中最卓越的学者——浦安迪
- 结构·修辞·思想史
- 大观园里的生老病死 ——读《红楼梦人物医事考》
- 梁山好汉,重新排排座 ——读马幼垣《水浒人物之最》
- 阅读《章太炎的思想》的两种方式
- 太炎门生朱季海
- 狩野直喜,日本本位的儒家情怀
- 词学大师龙榆生的造诣和影响
- 《傅斯年遗札》的价值
- 黄裳早岁题跋一瞥
- 著书之难
- 如何书写中国古代文论的学术史?
- 范畴研究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转换
- 海外汉学的古代文论研究
- 西学进入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
- 重开天宇的文学史
- 评曾守正著《权力、知识与批评史图像 ——〈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的文学思想》
- 教你如何读文学 ——超越时代的《文学散步》
- 鉴赏的意义 ——读宏生师《读者之心》
- 近人诗词集过眼录
- 《海藏楼诗》庞石帚先生评语辑钞
- 海藏楼诗 癸酉年评点,石帚记。
- 短评五则
- 《杨宾集》
-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
- 第五辑
- 陈散原的早年诗
- 陈寅恪与龙榆生的诗函往来
- 一
- 二
- 性情与学问:读新版《黄侃日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作为松江人的施蛰存
- 南大的历史在哪里 ——《三(两)江师范学堂》读后
- 1952年院系调整对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影响
- 第六辑
- 元稹,背了一生情债
- 柳永,沦落得精彩
- 吴梅村,至死不原谅自己
- 黄宗羲:为何坚持死后裸葬
- 柳如是,钱谦益一生的爱恋
- 近代著名女诗人施淑仪
- 附录
- 平生风义兼师友——怀念张晖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