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913年,26岁的维特根斯坦在挪威的山中建造了小木屋,《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在其中孕育,这也是《维特根斯坦:从挪威的小木屋开始》叙述的起点。

内容简介

以小木屋为契机,《维特根斯坦:从挪威的小木屋开始》贯穿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思想,并以参照、共鸣的方式向各种历史上的及当代的文本作了致敬。作者李宏昀旁征博引,妙笔生花,既生动地叙述了一个天才哲学家的一生,又深入浅出地化解了他的哲学思想,读来十分有趣,是一本难得的通俗读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挪威的小木屋
  • 第一章 维也纳的钢铁王子
  • 我从哪里来
  • 我要到哪里去
  • 我的前辈们
  • 第二章 分析哲学的先驱
  • 哲人何为?
  • 当弗雷格遭遇罗素
  • 摹状词理论
  • 第三章 从师生到同道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只是当时已惘然
  • 却道故人心易变
  • 第四章 走进《逻辑哲学论》
  • 从《逻辑哲学论》的前言说开去
  • 独特的结构
  • 一条林中小径
  • 第五章 此刻活着 就是永恒
  • 两个世界
  • 美即幸福
  • 东方的智慧
  • 第六章 语言是世界的图像
  • “阿基米德体验”
  • 克服时间的努力
  • 罗素的构想和困境
  • 梦中的国度和失落的公主
  • 第七章 界限的两边
  • 语言图像理论的真正洞见
  • 《小王子》——爱的寓言
  • “说”和“显示”
  • 第八章 风沙星辰
  • 来自现实的考验
  • 爱欲的意义和大地的秘密
  • 千金散尽 回归尘土
  • 第九章 人在天涯
  • 旷野布道
  • 失望,罪念和忏悔
  • 天才的小书
  • “上帝的住所”
  • 第十章 重返剑桥
  • 回归的花絮
  • 治疗哲学的疾病
  • “玩笑”的智慧
  • 第十一章 语言游戏
  • “语言游戏”初探
  • 家族相似性,及“游戏”的真谛
  • 游戏和艺术
  • 第十二章 人是人心灵的最好图画
  • 对“私人语言”观的驳斥
  • “孤独”是“爱”的证明
  • 哲学,文学和真实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最后的思考
  • 生活的真相和理论的界限
  • 维特根斯坦评《金枝》
  • 改变世界?
  • “不长脚的鸟”
  • 尾声 英雄的传说
  • 参考书目
  • 重版后记
  • 编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风的前面还是风,天空的上面还是天空,生命最终的答案逻辑给不了,逻辑中的困惑逻辑也解决不了,最后的归途唯有投入生活、去爱。如书中说:“理智所不能解释的东西,心灵和流淌的血液会告诉我们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维特根斯坦的很好的一本书,天才的思考和逻辑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