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立足中国实践经验,做有效的企业合规。

内容简介

企业合规不起诉包括“合规不批捕”“合规不起诉”“合规从宽量刑建议”“合规从宽处罚建议”等多重含义,目的在于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企业犯罪。该制度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格局,标志着一种以合规激励为核心的协商性司法程序得到我国法律的确立,使那些涉嫌犯罪的企业在推行企业合规机制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动力支持。

本书在具体介绍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同时,针对这一制度在试验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对若干个有争议的问题作出了理论解释,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制度改进思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第一章 有效合规计划的理念与反思
  • 一、有效合规计划的难题
  • 二、对“有效合规计划”的反思
  • 三、有效合规计划的重新界定
  • 四、大中型企业的合规计划
  • 五、小微企业的合规计划
  • 六、无效合规整改的主要情形
  • 七、有效合规计划的差异化思路
  • 第二章 有效合规整改的基本要素
  • 一、合规整改的两种思路
  • 二、合规整改的前置性条件
  • 三、涉案企业犯罪原因的诊断
  • 四、合规整改的制度纠错措施
  • 五、专项合规体系的构建
  • 六、针对性和体系化的有机结合
  • 第三章 企业合规整改的相称性原则
  • 一、相称性原则的提出
  • 二、相称性原则的性质和功能
  • 三、相称性原则的比较考察
  • 四、相称性原则在我国合规考察制度中的引入
  • 五、相称性原则的适用(I)——合规整改模式的选择
  • 六、相称性原则的适用(II)——合规管理体系的差异化设置
  • 七、有效合规的制度保障
  • 第四章 合规整改中的高层承诺原则
  • 一、企业高层参与合规治理的难题
  • 二、比较法的考察
  • 三、高层承诺原则的含义与功能
  • 四、合规体系的搭建
  • 五、合规文化的传达
  • 六、合规体系的运行
  • 七、企业高层推动下的合规治理
  • 第五章 专项合规计划的思路和要素
  • 一、“全面合规”的制度困境
  • 二、一个案例的分析
  • 三、专项合规计划的性质
  • 四、专项合规计划的理论根基
  • 五、专项合规计划的要素(I)——基础性合规要素
  • 六、专项合规计划的要素(II)——专门性合规要素
  • 七、专项合规计划的扩展
  • 第六章 重大单位涉罪案件的分案处理问题
  • 一、重大单位涉罪案件的处理难题
  • 二、一个案例的分析
  • 三、单位与个人的责任分离
  • 四、企业定罪附随后果的规避
  • 五、法益修复的效应
  • 六、特殊预防的效果
  • 七、对若干质疑的回应
  • 八、“放过企业,惩罚责任人”的实现
  • 第七章 企业合规对个人刑事责任的影响
  • 一、对责任人员合规从宽的理论难题
  • 二、对责任人员合规从宽的四种场景
  • 三、对责任人员合规从宽的正当性反思
  • 四、合规关联性理论的提出
  • 五、“合规关联性理论”对合规改革的影响
  • 六、双重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立
  • 七、对责任人员合规从宽的合理限制
  • 第八章 企业合规整改的行刑衔接问题
  • 一、合规整改行刑衔接的制度难题
  • 二、行刑衔接的四种方式
  • 三、“行业合规”的尝试与反思
  • 四、检察机关与监管部门联合合规考察的可行性
  • 五、行政机关推进企业合规方式的改革
  • 第九章 合规监管人的角色定位
  • 一、合规监管流于形式的难题
  • 二、合规监管人的法律地位
  • 三、合规监管人的角色(I)——合规计划设计环节的监督者
  • 四、合规监管人的角色(II)——合规计划运行环节的指导者
  • 五、合规监管人的角色(III)——合规整改验收环节的评估者
  • 六、合规监管人发挥作用的制度空间
  • 第十章 律师在有效合规整改中的作用
  • 一、律师担任合规顾问的难题
  • 二、一个案例的分析
  • 三、律师在合规整改中的三种角色
  • 四、合规考察条件的满足
  • 五、企业制度纠错的展开
  • 六、企业专项合规计划的搭建
  • 七、基于有效合规整改的律师合规业务
  • 附录
  • 附录1 英国刑事合规的有效性标准
  • 附录2 法国反腐败案件的有效合规标准
  • 附录3 美国反海外腐败案件的有效合规标准
  • 附录4 美国检察官是如何进行合规整改的——《美国检察官办理涉企案件的启示》读书札记
  • 附录5 美国暂缓起诉协议中的合规计划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