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5千字
字数
2010-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一线人员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工作实践,提出或引了一些新的概念,如微观文献利用率、图书馆需求弹性、错峰服务、等待服务等。
本书充分借鉴了西方经济学中“使命管理”“弹性理论”“市场细化”“集客能力”等理论,加强了对问题的洞察力度。笔者在书中为读者准备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增强了观的形象性和说服力,在这些案例中,有近一半译自国外相关资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服务定位
- 一、从“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谈起
- 1.正确与错误并非一成不变
- 2.正确的未必为制度所允许
- 3.“用户的一切过错都是有益的”
- 二、建立服务使命
- 三、重视基础服务
- 1.基础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确立之本
- 2.基础服务的受益者构成了图书馆读者群的主体
- 3.基础服务虽然重复,但并不简单
- 4.基础服务是做好高层服务的前提
- 四、保持服务的中立
- 五、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走多远
- 六、合理划定收费与免费的界限
- 第二章建立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一、图书馆的集客能力研究
-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三、解决农村居民读书难的问题
- 1.农村基层图书馆
- 2.省、市级图书馆的扶持
- 3.移动图书馆(Mobile Library)
- 4.现代通讯媒体
- 四、被误读的国际标准
- 1.服务人口
- 2.服务辐射半径
- 3.人均册数
- 五、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评析
- 1.“标准”的创新
- 2.“标准”的有待改进之处
- 3.修订建议
- 第三章提高馆藏效益
- 一、微观文献利用率及其应用
- 二、文献低利用率研究
- 1.文献利用率低的原因
- 2.提高文献利用率的对策
- 三、提高旧资源的见面率
- 1.提高旧资源的网络见面率
- 2.以出版时间划分书库,提高实体资源与读者的见面率
- 四、提高社区图书室资源的利用率
- 1.增加馆藏的实用性
- 2.提供信息服务
- 3.举办各种特色活动
- 4.提高图书馆座位利用率
- 5.用年龄区分学龄前书籍
- 五、延伸数字资源的服务范围
- 六、“扩充”基层馆的资源
- 七、信息资源共享
- 第四章细化服务
- 一、图书馆读者群的细化
- 二、需求弹性分析
-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向社会开放
- 四、移民服务——以非洲黑人移民为例
- 1.广州黑人移民概况
- 2.国外移民服务简介
- 3.为广州黑人移民提供服务
- 4.“CSL”服务
- 五、重视女性服务
- 六、为“困”在家中的人服务
- 七、错峰服务
- 八、等待服务
- 第五章垂直服务
- 一、垂直服务概述
- 二、垂直服务的实施
- 三、为党政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 四、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
- 五、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 六、设立项目馆员
- 第六章重视读者的“输入”
- 一、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 二、读者投诉管理
- 1.投诉受理
- 2.投诉解决
- 3.投诉回访
- 三、读者表扬管理
- 四、发挥“外脑”作用
- 五、提高座谈会的效率
- 1.务实的议题
- 2.做足准备工夫
- 3.选择合适的人选
- 4.控制会议规模
- 5.加强时间管理
- 6.准备填补“空白”的内容
- 7.做好会议记录
- 六、图书馆志愿者管理
- 1.图书馆志愿服务的特点
- 2.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
- 3.志愿者管理制度举例
- 第七章利用新技术开展服务
- 一、建立呼叫中心
- 二、RFID技术应用
- 三、提供自助服务设备
- 四、利用手机拓展服务
- 五、借助QQ开展服务
- 1.实时咨询
- 2.成立主题群
- 3.文件传送
- 4.远程控制
- 六、提供RSS订阅
- 七、博客在图书馆服务中的运用
- 第八章服务与活动设计创意
- 一、提供浏览机会
- 二、替代资源服务
- 三、建立咨询积累机制
- 四、为读者提供购书服务
- 五、为读者提供个人才艺展示机会
- 六、为读者提供交流机会
- 七、为青少年提供游戏设备
- 八、阅读积分计划
- 九、共同阅读活动
- 十、创建“图书银行”
- 十一、建立图书馆内部介绍信
- 十二、制作图书馆知识卡
- 十三、重新设计借阅排行榜
- 十四、设计阅读推广书箱
- 十五、个性化图书推荐
- 十六、讲座文字化
- 十七、信息技能教育要“有血有肉”
- 第九章图书馆服务案例
- 一、“毛毛虫”项目
- 二、文献直达服务
- 三、“大阅读”活动
- 四、阅读空间
- 五、图书起跑线
- 1.婴儿图书包(Bookstart Pack for Babies)
- 2.“图书起跑线+”(Bookstart+)
- 3.百宝箱(My Bookstart Treasure Chest)
- 4.触摸图书包(Booktouch)
- 5.闪耀的图书(Bookshine)
- 6.图书爬行(Bookstart Book Crawl)
- 7.儿歌时间(Bookstart Rhymetimes)
- 8.图书代币券
- 六、图书馆“借人”活动
- 七、图书馆通行证
- 八、绿色阅读,绿色生活
- 九、LG数字语音图书馆
- 网络服务
- 移动服务
- 电话服务
- 十、陪伴阅读
- 十一、伟大的转变
- 十二、在图书馆中探寻社区之根
- 十三、故事车
- 十四、科学星期六
- 十五、图书馆内的咖啡车
- 十六、为病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 十七、课后阅读活动
- 十八、老年人家庭定制服务
- 十九、手语培训
- 附录
- 一、国际图联青少年服务指南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第五部分
- 第六部分
- 二、国际图联残疾读者服务清单
- 序言
- 进入图书馆
- 媒体格式
- 服务与交流
- 三、国际图联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
- 原则
- 多元文化图书馆的服务使命
- 管理与运作
- 核心业务
- 员工
- 资金、立法与服务网络
- 《宣言》的实施
- 四、国际图联多元文化社区图书馆服务指引
- 引言
- 多元文化社区
- 指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