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洞悉“躺平”背后的隐形压力,缓解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之痛。

内容简介

本书以“好孩子综合征”为切入点,聚焦当代日本年轻人从校园到职场的集体心理困境:他们表面乖巧顺从,实则深陷被动消极——追求泯然众人、回避竞争、依赖群体决策、崇拜学历与关系,甚至在求职中因害怕自主决策而倾向于选择公务员等稳定职业。

作者指出,日本少子化催生的“就业卖方市场”削弱了竞争必要性,而千禧年后推行的宽松教育政策虽旨在培养自主性,却因评价体系缺失导致学生陷入“表演式合群”——为了融入群体而刻意压抑自我、迎合他人。加之日本社会长期存在的“氛围支配”基因与过度自我负责倾向,让年轻人逐渐丧失自信,将“好孩子”面具内化为生存策略。作者批判长辈们将问题简单归咎于“一代不如一代”的傲慢,呼吁社会正视结构性困境。

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案看似微小却直指核心:通过“锻炼提问能力”与“改变记笔记的方式”,让年轻人逐步夺回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因为真正的成长始于“为自己学习”,而非迎合外界期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老师,请别当众夸奖我
  • 不想当出头鸟的年轻人
  • 第二章 无论成功与否,请对我们一视同仁
  • 梦寐以求的极端平均主义
  • 第三章 提议被采纳是件可怕事
  • 无法自己做决定的年轻人
  • 第四章 总是在担心自己与众不同
  • 在人际关系上慎之又慎
  • 第五章 在求职过程中也照常发挥的好孩子综合征
  • 一味追求稳定
  • 第六章 有人来求,就会去做
  • 对贡献社会的扭曲向往
  • 第七章 因为我没那种能力
  • 彻头彻尾缺乏自信的年轻人
  • 第八章 一味等待指示
  • 年轻人的学历社会倾向与走关系倾向
  • 第九章 拖队伍后腿的日本人
  • 年轻人成长的社会
  • 第十章 写给有好孩子综合征的年轻人
  • 改变环境,改变自我
  • 谢词
  • 作者研究成果列表(摘录主要项目)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花城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得名于秦牧先生的名篇《花城》,创办于1981年,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建社以来,花城社坚定文学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引领出版潮流,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武侠文学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花城社。 花城出版社主办了两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花城》和《随笔》。《花城》被誉为全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随笔》则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之誉。 花城出版社迄今已出书上万种,逾千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各种奖项,包括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连续十年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并不断开拓创新,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花城出版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施原创文学精品带动战略,出版了王蒙、张炜、王安忆、李佩甫、韩少功、李敬泽、刘和平、蒋韵、张欣、刘震云、虹影、李娟等名家名作,汇聚文学之力,见证时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