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研究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关联,探讨多学科交融层面,具挑战性。

内容简介

本书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从文化诊断、现代性碎片、现代人形象、现代艺术审美之维和审美救赎的角度对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关联展开系统、全面和深入研究。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美学的思想关联进行更合理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注重对文学理论、文化理论、社会学、哲学、艺术学等领域的知识整合,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的成果,侧重于从多学科交融的层面来探讨齐美尔的文艺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理论的关联,力图构建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在文学理论、美学、艺术理论领域的思想关联。此外,将影响研究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历史文化语境的还原,坚持辩证客观的分析视角,从而使对象与方法达到高度一致,使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针对性、挑战性。

目录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从齐美尔到法兰克福学派
  • 第一节 齐美尔的学术遗产
  • 第二节 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事实关联
  • 第三节 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关联
  • 第二章 现代文化的诊断批判
  • 第一节 文化悲剧诊断
  • 第二节 物化文化批判
  • 第三章 现代性碎片的审美解剖
  • 第一节 现代性碎片的审美体验
  • 第二节 现代性碎片的历史复原
  • 第三节 现代性碎片的哲学挖掘
  • 第四节 现代性碎片的都市拾荒
  • 第四章 现代人形象的审美解读
  • 第一节 陌生人与都市栖居者
  • 第二节 独特虚空的边缘人
  • 第三节 批判缺失的单向度人
  • 第四节 拱廊街的闲逛者与浪荡子
  • 第五章 现代性都市景观
  • 第一节 货币化都市
  • 第二节 商品化都市
  • 第三节 时尚化都市
  • 第六章 现代艺术的审美之维
  • 第一节 艺术距离的审美之维
  • 第二节 新感性形式的审美之维
  • 第三节 艺术自律的审美之维
  • 第七章 现代性审美救赎及其反思
  • 第一节 距离与齐美尔的审美救赎策略
  •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救赎策略
  • 第三节 审美救赎的乌托邦幻象及其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