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72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研究毛泽东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具有历史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探索”的成果。全书在占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基础上,从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双重视角,对建国后毛泽东关于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探索的背景、建立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建立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巩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的努力、探索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等方面,对毛泽东探索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积极成果及其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深入的分析,公允的评价,深化了对晚年毛泽东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农村的发展。全书总结的毛泽东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大的历史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引子 让农民站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 重视农民群众的作用
- 熟悉农民
- 高度评价农民运动
- 重视农业
- 新中国成立前的探索:通过革命让农民站起来
- 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农民富起来
- 第一章 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土地改革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
-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上):农业合作化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基础:经典作家的论述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经过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的评价
-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下):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一节 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
- 第二节 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过
- 第三节 毛泽东探索人民公社的运行机制
- 第四节 对人民公社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上)
- 第一节 制定农业规划纲要(1956—1967)
- 第二节 推动农业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并举
- 第三节 提出农业“八字宪法”
- 第四节 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
- 第五节 提出“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农村工业化
- 第六章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下)
- 第一节 发动农业“大跃进”
- 第二节 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农村政治现代化
- 第七章 巩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的努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缘起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过
- 第八章 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
- 第一节 “农业学大寨”
- 第二节 “五七道路”
- 第三节 “抓革命,促生产”:农村文化大革命
- 结语 历史的反思
- 第一节 探索的成就
- 第二节 探索的教训
- 第三节 探索的启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