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18-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挖掘北京地名背后的文化信息,展现历史与文化多维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京地名为考察对象,以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北京城区及郊区的地名文化,通过对现存地名进行回溯,由地名的命名、更名理据梳理出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地名文化资源,并从其文化内涵的角度考察专名中蕴含的封建衙署、经济生活、驻军营卫、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宗教信仰、民族融合、移民情况、宗族观念、历史人物(含民族英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五色五行观念、地标建筑等诸多信息。借此让读者通过北京地名,了解历史上北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迁徙与融合、宗教信仰、军事活动与政治变革;也可以由此窥探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审美特点等,对人文北京建设不无助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早期北京话的语言研究价值——“早期北京话研究书系”序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北京地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北京地名文化的解读原则
- 第二章 地名研究:文化语言学取向
- 2.1 什么是地名
- 2.2 地名学如何研究地名
- 2.3 语言学如何研究地名
- 2.4 文化语言学如何研究地名
- 第三章 北京地名的前世今生:历时与共时研究
- 3.1 北京与北京地区的时空表述
- 3.2 北京地区城郊格局的动态变化及其动因
- 第四章 北京地名中的通名
- 第五章 北京城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 5.1 京城格局和城门对北京地名的影响
- 5.2 北京牌楼、钟鼓楼及坛庙对地名的影响
- 5.3 旧时北京的生态环境对地名的影响
- 5.4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传说对地名的影响
- 5.5 地名与社会心理
- 5.6 民族融合在街巷名称中的体现
- 5.7 外来移民情况在地名中的反映
- 5.8 五色文化在地名中的反映
- 5.9 北京核心城区地名文化的总体特点
- 第六章 北京近远郊区县地名概观
- 6.1 北京近郊、远郊地名的共性
- 6.2 北京近郊、远郊地名的特色
- 第七章 北京地名的语音特点及其变化动因
- 7.1 北京地区居民变迁的历史回顾
- 7.2 今天的北京已经不存在原住民
- 7.3 北京城区地名的语音特点
- 7.4 北京远郊区地名的语音特点及城乡异读字、生僻字读音
- 7.5 北京地名语音的变化动因
- 第八章 北京地名的认知取向和价值取向
- 8.1 北京地名的认知取向
- 8.2 北京地名的价值取向
- 第九章 北京地名建设刍议
- 9.1 东城地名考察
- 9.2 西城地名考察
- 9.3 关于北京地名及其建设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北京老城区街巷名称注音
- 附录2 北京地名用字字频统计
- 附录3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500字以内的地名用字
- 附录4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501-3500字以内的地名用字
- 附录5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以外的地名用字
- 附录6 北京市远郊区以两地地名语素组合命名的道路名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