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描绘中西传统夹缝间的人物群像,透视中西文明碰撞下的糅合与冲突。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追索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奉教的因缘、心态与历程,并析究他们如何运用其人际网络以扩张西学、西教的影响力,以及在面对异文明碰撞所产生的糅合与冲突时究竟如何自处。

至于书名,乃以两头蛇作为譬喻,来形容这些夹在中西两大传统之间“首鼠两端”的奉教人士。又因天主教的入华只是近代欧洲海权扩张中的一支插曲,故书中亦努力将触角延伸到中国以外的世界,希望能提供读者一个较为宽广的历史视野。同时,也试探“e考据学派”可能的研究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附录目次
  • 图表目次
  • 凡例
  • 自序
  • 第一章 大航海时代中的十字架
  • 一、大航海时代与天主教的东传
  • 二、耶稣会在海外的开教活动
  • 三、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策略
  • 四、小结
  • 第二章 天主教徒瞿汝夔及其“家难”
  • 一、瞿汝夔与利玛窦的交往
  • 二、瞿汝夔的家庭状况
  • 三、瞿汝夔与“家难”
  • 四、结语
  • 第三章 “泰西儒士”与中国士大夫的对话
  • 一、利玛窦“知识传教”策略的展开
  • 二、明末受洗入天主教的官员
  • 三、明末亲近天主教的士绅
  • 四、明末反对天主教的士绅
  • 五、余论
  • 第四章 儒家化的天主教徒:以王徵为例
  • 一、前言
  • 二、入华天主教对纳妾的态度
  • 三、王徵娶妾和殉国事迹考
  • 四、王家后代与天主教
  • 五、结语
  • 第五章 忠孝牌坊与十字架:魏学濂其人其事考
  • 一、前言
  • 二、在珰祸下成长的魏学濂
  • 三、魏学濂降闯事迹析辨
  • 四、后世对魏学濂的评价
  • 五、明清之际士大夫对西学、西教的态度
  • 六、结论
  • 第六章 鼎革世变中的天主教徒韩霖
  • 一、明末绛州之韩霖家族
  • 二、韩霖兄弟的人脉网络
  • 三、韩霖家族与西学、西教
  • 四、韩霖投降李自成考辨
  • 五、结论
  • 第七章 《铎书》:裹上官方色彩的天主教乡约
  • 一、明太祖的《圣谕六言》
  • 二、《铎书》前序小考
  • 三、《铎书》的官方色彩
  • 四、《铎书》的文本结构
  • 五、结论
  • 第八章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绛州的发展及其反弹
  • 一、绪言
  • 二、地方人士对韩霖以及天主教的反应
  • 三、东雍书院还堂事件始末
  • 四、乾隆《绛州志》挖改本与反教情绪
  • 五、结语
  • 第九章 南明重臣对天主教的态度
  • 一、前言
  • 二、瞿式耜家族与天主教
  • 三、金声与天主教
  • 四、焦琏与天主教
  • 五、明末士大夫与天主教的交结
  • 六、结论
  • 第十章 南明永历朝廷遣使欧洲考
  • 一、前言
  • 二、永历内廷与西人西教的往来
  • 三、永历内廷与天主教相关之文献
  • 四、永历皇太后之尊号与徽号
  • 五、结论
  • 第十一章 “中国礼仪之争”被忽略的声音
  • 一、前言
  • 二、中国教徒与“礼仪问题”相关之文献
  • 三、结语
  • 第十二章 明末清初“帝天说”所引发的论争
  • 一、入华初期传教士对“帝天说”的争论
  • 二、中国士大夫对“帝天说”的支持
  • 三、四教对“帝天说”的论辩
  • 四、“礼仪之争”中的“帝天说”
  • 五、结语
  • 第十三章 “两头蛇族”的宿命
  • 大事年表
  • 传教士姓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本书中较常引用之套书和丛书
  • 二、原始文献
  • 名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