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回溯跨越千年的税收历史,解析税收背后的基本原理。

内容简介

各个时代的政府都在寻找有效和公平的征税方式,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这本妙趣横生的税收史著作中,著名财政学家、国际公共财政学会前主席迈克尔·基恩和乔尔·斯莱姆罗德基于多年的研究,梳理了从中世纪以来历史上出现过的五花八门的税收政策和征税方式。

作者认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税收政策,都是各种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且都面临着共同的税收原理:税基的可测量性,税收公平和效率,税收归宿,税收征管以及在现实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等。书中呈现的或匪夷所思或充满智慧的历史税收故事,揭示了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任何一项政策都需要仔细权衡其成本和收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比较译丛”序
  • 前言
  • 第一篇 掠夺与权力
  • 第1章 所有的公共事务
  • 第2章 往日时光
  • 第3章 改头换面
  • 第二篇 受益者和受损者
  • 第4章 足够的公平
  • 第5章 如此庞大的财政发动机
  • 第6章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 第7章 固定还是转移?
  • 第三篇 改变人们的行为
  • 第8章 除弊兴利
  • 第9章 附带损害
  • 第10章 怎样给鹅拔毛
  • 第11章 世界公民
  • 第四篇 税收不会自动上缴
  • 第12章 穿刺大公弗拉德与优雅的征税艺术
  • 第13章 必须有人去干活
  • 第五篇 创造税收
  • 第14章 负重和愉悦
  • 第15章 未来场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次的关税之战,确实搞笑

    这是一部以全球税收史为脉络的著作,两位财税领域权威学者迈克尔・基恩与乔尔・斯莱姆罗德拆解了税收这一看似枯燥却深刻塑造人类文明的主题。书中将税收的复杂博弈嵌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中,让我们在荒诞与智慧交织的故事里,窥见所谓的政策设计逻辑。全书以五篇十五章的体量,从 “掠夺与权力” 的暴力征税史切入。作者列举了英国窗户税、俄罗斯大胡子税等看似荒诞的税种,揭示其背后统治者对 “税基可测量性” 的务实考量 —— 窗户数量易统计,胡子长度易观察,即便这些标准在今天看来滑稽,却曾是税收效率的无奈选择。书中更以玻利维亚失去出海口为例,剖析税收如何成为国家主权博弈的工具:19 世纪硝石战争后,智利通过征收玻利维亚矿产出口税,最终迫使其沦为内陆国。这些案例印证了作者的核心观点:税收从来不只是数字游戏,而是权力、利益与人性博弈的载体。在 “受益者与受损者” 篇章中,作者通过女性税、宗教税等制度,揭露税收如何固化社会不平等。例如,19 世纪英国所得税制度曾将已婚妇女的收入直接归入丈夫名下征税,实质是对女性经济权利的剥夺;而中世纪欧洲对犹太群体征收特殊人头税,则成为宗教排斥的财政手段。这些历史切片与当代 “税收公平” 的讨论形成隐秘回响,暗示着税制设计永远无法脱离社会结构的制约。最富启发的或许是第三篇 “改变人们的行为”。作者指出,税收从古至今都是行为调控工具:古罗马对独身者征税以刺激人口增长,现代国家对碳排放征税以抑制环境污染,其本质都是通过经济杠杆重塑社会选择。但书中也警示,这种 “调控” 常伴随意外后果 ——18 世纪英国窗户税催生大量封窗建筑,反而损害公共健康;20 世纪法国所得税分级争议直接引发内阁倒台。这些案例构成了对政策制定者的永恒拷问:如何在干预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财政事务主管与密歇根大学税收政策研究所主任,两位作者并未止步于历史叙事。在 “创造税收” 与 “未来场景” 章节中,他们提炼出税基测量、征管成本、分配效应等跨时代原则,并借虚拟的 “纳布星球” 税收实验,探讨数字经济、全球富豪避税等当代难题。这种将历史经验投射现实的视角,使得本书超越了普通财税史著作,成为政策设计的实用镜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用 “线人、雪貂和告密者” 等章节,生动还原税收征管中的人性较量。从威尼斯共和国训练雪貂搜寻地下酒窖,到现代政府利用大数据追踪跨境资金,征纳双方的智斗贯穿千年,揭示了一个冷酷真相:再精妙的税制若缺乏执行能力,终将沦为纸上空文。

      1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