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1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深度解读并实践解决方案架构师这一角色的综合性指南。
内容简介
成为解决方案架构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类技术栈,洞悉业务流程,本书将带你了解成为一名成功的解决方案架构师所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模式、架构考量以及相关的新技术。
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设计支柱、高级设计模式、反模式以及现代软件设计的云原生方面的知识,还阐述了解决方案架构师在不同层次的任务和责任——从技术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到实际项目中的难点突破,再到面对新兴技术挑战时的应对手段,都有着详尽而实用的解说。
同时,作者并未忽视那些在架构设计之外同样至关重要的软技能,如沟通协调、团队领导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于行业趋势的敏锐度等,这些都是决定一位解决方案架构师能否在实践中游刃有余、脱颖而出的关键品质。
相较于第1版,第2版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大量前沿内容,特别是针对当前热门的IT趋势,如大数据架构、人工智能架构、物联网架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和案例解析。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前瞻性地介绍了量子计算这一尖端领域,让你有机会接触未来可能重塑IT行业的关键技术趋势,为你的职业发展铺设更加宽广的道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赞誉
- 译者序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前言
- 作者简介
- 审校者简介
- 第1章 解决方案架构的含义
- 1.1 什么是解决方案架构
- 1.2 解决方案架构的演进
- 1.3 解决方案架构为何如此重要
- 1.4 解决方案架构的好处
- 1.4.1 满足业务需求和交付质量要求
- 1.4.2 选择最佳技术平台
- 1.4.3 处理解决方案的约束和问题
- 1.4.4 协助资源和成本管理
- 1.4.5 管理解决方案交付和项目生命周期
- 1.4.6 解决非功能性需求
- 1.5 公有云中的解决方案架构
- 1.5.1 什么是公有云
- 1.5.2 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 1.5.3 公有云架构
- 1.5.4 思考云原生架构
- 1.5.5 公有云供应商和云服务产品
- 1.6 小结
- 第2章 组织中的解决方案架构师
- 2.1 解决方案架构师的角色类型
- 2.1.1 通用型解决方案架构师角色
- 2.1.2 专业型解决方案架构师角色
- 2.2 解决方案架构师的职责
- 2.2.1 分析功能性需求
- 2.2.2 定义非功能性需求
- 2.2.3 了解并接触利益相关者
- 2.2.4 明确约束
- 2.2.5 技术选型
- 2.2.6 概念验证和原型开发
- 2.2.7 设计解决方案并持续交付
- 2.2.8 对解决方案进行扩展
- 2.2.9 担任技术布道者
- 2.3 敏捷组织中的解决方案架构师
- 2.3.1 为什么选择敏捷方法论
- 2.3.2 敏捷宣言
- 2.3.3 敏捷流程和术语
- 2.4 小结
- 第3章 解决方案架构的属性
- 3.1 可伸缩性与弹性
- 3.1.1 容量伸缩困境
- 3.1.2 架构伸缩
- 3.1.3 静态内容伸缩
- 3.1.4 服务器集群弹性
- 3.1.5 数据库伸缩
- 3.2 高可用性和韧性
- 3.3 容错与冗余
- 3.4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 3.5 可扩展性与可重用性
- 3.6 易用性与可访问性
- 3.7 可移植性与互操作性
- 3.8 卓越运维与可维护性
- 3.9 安全性与合规性
- 3.9.1 身份认证与授权
- 3.9.2 Web安全
- 3.9.3 网络安全
- 3.9.4 基础设施安全
- 3.9.5 数据安全
- 3.10 成本优化与预算
- 3.11 小结
- 第4章 解决方案架构的设计原则
- 4.1 可伸缩的工作负载
- 4.1.1 预测性伸缩
- 4.1.2 被动伸缩
- 4.2 构建有韧性的架构
- 4.3 性能设计
- 4.4 使用可替换资源
- 4.5 考虑松耦合
- 4.6 考虑服务而非服务器
- 4.7 根据合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
- 4.8 考虑数据驱动的设计
- 4.9 克服架构约束
- 4.10 采用MVP的方法
- 4.11 安全无处不在
- 4.12 尽可能自动化
- 4.13 小结
- 第5章 云迁移和混合云架构设计
- 5.1 云原生架构的好处
- 5.2 流行的公有云选择
- 5.3 创建云迁移策略
- 5.3.1 直接搬迁上云
- 5.3.2 云原生方法
- 5.3.3 保留或淘汰策略
- 5.4 选择云迁移策略
- 5.5 云迁移的步骤
- 5.5.1 发现工作负载
- 5.5.2 分析信息
- 5.5.3 制定迁移计划
- 5.5.4 设计应用程序
- 5.5.5 执行应用程序迁移上云
- 5.5.6 集成、验证和切换
- 5.5.7 运维云应用程序
- 5.5.8 优化云上应用程序
- 5.6 创建混合云架构
- 5.7 采用多云方式
- 5.8 设计云原生架构
- 5.9 小结
- 5.10 进一步阅读
- 第6章 解决方案架构设计模式
- 6.1 构建N层架构
- 6.1.1 Web层
- 6.1.2 应用层
- 6.1.3 数据库层
- 6.2 创建基于SaaS的多租户架构
- 6.3 构建无状态架构和有状态架构
- 6.4 理解SOA
- 6.4.1 基于SOAP的Web服务架构
- 6.4.2 RESTful Web服务架构
- 6.4.3 构建基于SOA的电子商务网站架构
- 6.5 构建无服务器架构
- 6.6 创建微服务架构
- 6.7 构建基于队列的架构
- 6.7.1 队列链表模式
- 6.7.2 作业观察者模式
- 6.8 创建事件驱动架构
- 6.8.1 发布者/订阅者模型
- 6.8.2 事件流模型
- 6.9 构建基于缓存的架构
- 6.9.1 三层Web架构中的缓存分发模式
- 6.9.2 重命名分发模式
- 6.9.3 缓存代理模式
- 6.9.4 重写代理模式
- 6.9.5 应用缓存模式
- 6.10 理解断路器模式
- 6.11 实现隔板模式
- 6.12 构建浮动IP模式
- 6.13 使用容器部署应用程序
- 6.13.1 容器的好处
- 6.13.2 容器部署
- 6.14 构建基于容器的架构
- 6.15 应用程序架构中的数据库处理
- 6.16 避免解决方案架构中的反模式
- 6.17 小结
- 第7章 性能考量
- 7.1 架构性能的设计原则
- 7.1.1 减少延迟
- 7.1.2 提高吞吐量
- 7.1.3 处理并发
- 7.1.4 使用缓存
- 7.2 性能优化的技术选型
- 7.2.1 计算能力选型
- 7.2.2 选择存储
- 7.2.3 选择数据库
- 7.2.4 提高网络性能
- 7.3 性能监控管理
- 7.4 小结
- 第8章 安全考量
- 8.1 架构安全的设计原则
- 8.1.1 实现认证和授权控制
- 8.1.2 安全无处不在
- 8.1.3 缩小爆炸半径
- 8.1.4 时刻监控和审计一切
- 8.1.5 自动化一切
- 8.1.6 数据保护
- 8.1.7 事件响应准备
- 8.2 架构安全技术选型
- 8.2.1 用户身份和访问管理
- 8.2.2 处理Web安全问题
- 8.2.3 保护应用程序及其基础设施
- 8.2.4 数据安全
- 8.3 安全认证和合规性认证
- 8.4 云的共享安全责任模型
- 8.5 小结
- 第9章 架构可靠性考量
- 9.1 架构可靠性的设计原则
- 9.1.1 使系统自愈
- 9.1.2 应用自动化
- 9.1.3 创建分布式系统
- 9.1.4 容量监控
- 9.1.5 执行恢复验证
- 9.2 架构可靠性的技术选型
- 9.2.1 规划RTO和RPO
- 9.2.2 数据复制
- 9.2.3 规划灾难恢复
- 9.2.4 灾难恢复的最佳实践
- 9.3 利用云来提高可靠性
- 9.4 小结
- 第10章 卓越运维考量
- 10.1 卓越运维的设计原则
- 10.1.1 自动化运维
- 10.1.2 进行增量和可逆的变更
- 10.1.3 预测并响应故障
- 10.1.4 从错误中学习并改进
- 10.1.5 持续更新运维手册
- 10.2 卓越运维的技术选型
- 10.2.1 卓越运维的规划阶段
- 10.2.2 卓越运维的执行阶段
- 10.2.3 卓越运维的改进阶段
- 10.3 在公有云中实现卓越运维
- 10.4 小结
- 第11章 成本考量
- 11.1 成本优化的设计原则
- 11.1.1 计算总拥有成本
- 11.1.2 规划预算和预测
- 11.1.3 管理需求和服务目录
- 11.1.4 跟踪支出
- 11.1.5 持续成本优化
- 11.2 成本优化的技术选型
- 11.2.1 降低架构复杂度
- 11.2.2 提高IT效率
- 11.2.3 实施标准化和架构治理
- 11.2.4 成本监控和报告
- 11.3 公有云上的成本优化
- 11.4 小结
- 第12章 DevOps和解决方案架构框架
- 12.1 DevOps的介绍
- 12.2 DevOps的好处
- 12.3 DevOps的组成部分
- 12.3.1 CI/CD
- 12.3.2 持续监控和改进
- 12.3.3 基础设施即代码
- 12.3.4 配置管理
- 12.4 什么是DevSecOps
- 12.5 结合DevSecOps和CI/CD
- 12.6 实施CD策略
- 12.6.1 就地部署
- 12.6.2 滚动部署
- 12.6.3 蓝绿部署
- 12.6.4 红黑部署
- 12.6.5 不可变部署
- 12.7 在CI/CD流水线中实施持续测试
- 12.8 CI/CD的DevOps工具
- 12.8.1 代码编辑器
- 12.8.2 源代码管理
- 12.8.3 CI服务器
- 12.8.4 代码部署
- 12.8.5 代码流水线
- 12.9 实施DevOps的最佳实践
- 12.10 在云中构建DevOps和DevSecOps
- 12.11 小结
- 第13章 解决方案架构的数据工程
- 13.1 什么是大数据架构
- 13.2 大数据处理流水线设计
- 13.3 数据摄取
- 13.3.1 数据摄取的技术选型
- 13.3.2 数据摄取上云
- 13.4 数据存储
- 1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13.6 数据可视化
- 13.7 设计大数据架构
- 13.7.1 数据湖架构
- 13.7.2 湖屋架构
- 13.7.3 数据网格架构
- 13.7.4 流数据架构
- 13.8 大数据架构的最佳实践
- 13.9 小结
- 第14章 机器学习架构
- 14.1 什么是机器学习
- 14.2 使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
- 14.2.1 评估机器学习模型——过拟合与欠拟合
- 14.2.2 监督学习算法和无监督学习算法
- 14.3 云上机器学习
- 14.4 构建机器学习架构
- 14.4.1 准备和标注
- 14.4.2 选择和构建
- 14.4.3 训练和调优
- 14.4.4 部署和管理
- 14.5 机器学习参考架构
- 14.6 机器学习运维
- 14.6.1 MLOps原则
- 14.6.2 MLOps最佳实践
- 14.7 深度学习
- 14.8 小结
- 第15章 物联网架构
- 15.1 什么是物联网
- 15.2 物联网架构组件
- 15.2.1 管理物联网设备
- 15.2.2 连接和控制物联网设备
- 15.2.3 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分析
- 15.3 云上物联网
- 15.4 构建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 15.4.1 互联工厂物联网架构
- 15.4.2 实现数字孪生
- 15.5 小结
- 第16章 量子计算
- 16.1 量子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 16.1.1 量子位
- 16.1.2 叠加
- 16.1.3 纠缠
- 16.2 量子计算机的工作机制
- 16.2.1 量子门
- 16.2.2 量子电路
- 16.3 量子计算机的类型
- 16.4 现实生活中的量子计算
- 16.5 云中的量子计算
- 16.6 小结
- 第17章 重构遗留系统
- 17.1 遗留系统面临的挑战
- 17.1.1 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 17.1.2 维护和更新费用较高
- 17.1.3 缺乏技能和文档
- 17.1.4 存在安全风险
- 17.1.5 无法兼容其他系统
- 17.2 遗留系统现代化改造的好处
- 17.3 遗留系统现代化改造策略
- 17.3.1 遗留系统的评估
- 17.3.2 现代化改造方法
- 17.4 遗留系统现代化改造技术
- 17.4.1 封装、重新托管和更换平台
- 17.4.2 重构和重新架构
- 17.4.3 重新设计和替换
- 17.5 遗留系统的云迁移策略
- 17.6 使用公有云进行大型机迁移
- 17.6.1 迁移独立应用程序
- 17.6.2 迁移具有共享代码的应用程序
- 17.7 小结
- 第18章 解决方案架构文档
- 18.1 解决方案架构文档的目的
- 18.2 解决方案架构文档的视图
- 18.3 解决方案架构文档的结构
- 18.3.1 解决方案概述
- 18.3.2 业务上下文
- 18.3.3 概念解决方案概述
- 18.3.4 解决方案架构
- 18.3.5 解决方案实施
- 18.3.6 解决方案管理
- 18.3.7 附录
- 18.4 解决方案架构的IT采购文档
- 18.5 小结
- 第19章 学习软技能,成为更优秀的解决方案架构师
- 19.1 掌握售前技能
- 19.2 向C级高管汇报
- 19.3 掌握自主权并承担责任
- 19.4 用目标和关键结果来定义战略执行
- 19.5 着眼于大局
- 19.6 灵活性和适应性
- 19.7 设计思维
- 19.8 做一个动手写代码的程序员
- 19.9 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 19.10 成为他人的导师
- 19.11 成为技术布道者和思想领袖
- 19.12 小结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