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阐述了基于客户需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工具和最佳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员质量经营、客户需求管理、设计质量管理、来料质量管理、过程质量控制、成品质量管理、质量成本管理、质量可靠性管理、质量改进和质量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精细、严谨的分析。选用真实数据,采用图表、质量统计与改进工具、权威案例全面剖析,让读者深入浅出地了解精益质量管理的内涵,提升质量管理认知水平,走出常见的质量管理误区。

此外,通过参照本书,读者还可以快速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并用于实践之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序 “专精特新”从精细管理入手
  • 前言
  • 第1章 全员质量经营
  • 1.1 质量的内涵
  • 1.1.1 质量的定义
  • 1.1.2 质量管理的演变
  • 1.1.3 质量管理的价值
  • 1.2 质量经营理念
  • 1.2.1 全流程质量管理
  • 1.2.2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 1.2.3 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经营
  • 1.3 全员质量责任
  • 1.3.1 质量组织结构
  • 1.3.2 质量组织成员职责
  • 1.3.3 强化全员质量责任
  • 1.4 质量行动标准
  • 1.4.1 形成系统的评价标准
  • 1.4.2 建立多维的动态评价规则
  • 1.4.3 完善数字化的评价平台
  • 第2章 顾客需求管理
  • 2.1 顾客的定义
  • 2.1.1 外部顾客识别
  • 2.1.2 内部顾客识别
  • 2.2 顾客需求共识
  • 2.2.1 顾客需求作用
  • 2.2.2 产品质量需求
  • 2.2.3 服务质量需求
  • 2.2.4 顾客需求共识
  • 2.3 顾客信息收集
  • 2.3.1 电话与网络
  • 2.3.2 焦点小组讨论
  • 2.3.3 问卷调查
  • 2.4 质量竞争策略
  • 2.4.1 洞察竞品质量水平
  • 2.4.2 对标先进,弥补差距
  • 2.4.3 构建质量竞争优势
  • 第3章 设计质量管理
  • 3.1 研发质量验证
  • 3.1.1 设计流程细分
  • 3.1.2 工艺与质量标准
  • 3.1.3 质量功能展开
  • 3.2 质量标准统一
  • 3.2.1 质量与效率的平衡
  • 3.2.2 研发部门与内部顾客达成共识
  • 3.2.3 形成可量产质量标准
  • 3.3 质量源头改善
  • 3.3.1 质量责任划分
  • 3.3.2 设计是质量的源头
  • 3.3.3 合理推进设计变更
  • 3.4 质量履历管理
  • 3.4.1 记录产品质量履历
  • 3.4.2 质量问题的管理与规避
  • 3.4.3 用质量履历推动零件标准化
  • 第4章 来料质量管理
  • 4.1 供应商质量对标
  • 4.1.1 掌握供应商工艺
  • 4.1.2 质量标准前移
  • 4.1.3 供应商质量培训
  • 4.2 供应商重点工程监督
  • 4.2.1 供应商重点工程确定
  • 4.2.2 重点工程标准化
  • 4.2.3 供应商质量督导
  • 4.3 来料质量风险预防
  • 4.3.1 重点物料管理
  • 4.3.2 质量问题处理机制
  • 4.3.3 对供应商定期检查
  • 4.4 来料质量检验管理
  • 4.4.1 来料检验内容
  • 4.4.2 来料检验流程
  • 4.4.3 来料检验过程控制
  • 第5章 过程质量控制
  • 5.1 质量控制点
  • 5.1.1 质量控制点的定义
  • 5.1.2 质量控制点设置
  • 5.1.3 质量控制点管理
  • 5.2 制程检验
  • 5.2.1 制程检验内容
  • 5.2.2 制程检验流程
  • 5.2.3 制程检验过程控制
  • 5.3 标准化管理
  • 5.3.1 标准化的定义
  • 5.3.2 标准化与质量
  • 5.3.3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 5.3.4 标准化成功的要点
  • 5.4 过程能力评估
  • 5.4.1 过程能力的定义
  • 5.4.2 过程能力分析流程
  • 5.4.3 过程能力计算
  • 5.4.4 计量值控制图
  • 5.4.5 计数值控制图
  • 5.4.6 控制图的应用
  • 5.5 返修与质量记录
  • 5.5.1 异常分析
  • 5.5.2 改善对策实施
  • 5.5.3 重点关注事项
  • 第6章 成品质量管理
  • 6.1 成品检验
  • 6.1.1 成品检验范畴
  • 6.1.2 成品检验流程
  • 6.1.3 成品检验过程控制
  • 6.2 第三方检查
  • 6.2.1 第三方检查接待
  • 6.2.2 对检查标准与第三方达成共识
  • 6.2.3 配合第三方完成质量检查
  • 6.3 不合格品控制
  • 6.3.1 不合格品范畴
  • 6.3.2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 6.3.3 不合格品过程控制程序
  • 6.4 顾客投诉信息利用
  • 6.4.1 信息收集与分类
  • 6.4.2 问题宣导与培训
  • 6.4.3 新检查计划编写
  • 第7章 质量成本管理
  • 7.1 质量成本概念
  • 7.1.1 质量成本定义
  • 7.1.2 质量成本分类
  • 7.2 质量成本分析
  • 7.2.1 质量成本特性分析
  • 7.2.2 质量成本优化分析
  • 7.2.3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
  • 7.3 质量成本控制
  • 7.3.1 质量成本控制原则
  • 7.3.2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
  • 7.3.3 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 7.3.4 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与核算
  • 7.3.5 质量成本报告
  • 7.4 错误纠正和预防
  • 7.4.1 工作实施范围
  • 7.4.2 各部门责任划分
  • 7.4.3 纠正措施实施程序
  • 7.4.4 预防措施实施程序
  • 第8章 质量可靠性管理
  • 8.1 可靠性的内涵
  • 8.1.1 可靠性的定义
  • 8.1.2 产品的预期价值梳理
  • 8.1.3 保障产品安全与品牌价值
  • 8.2 可靠性目标设定
  • 8.2.1 规划关键检测点
  • 8.2.2 检测标准设计
  • 8.2.3 达到可靠性国家标准
  • 8.3 可靠性设计方法
  • 8.3.1 假设极端条件
  • 8.3.2 研发检测设备和测试方法
  • 8.3.3 模拟体验场景
  • 8.4 产品潜在故障分析
  • 8.4.1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 8.4.2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实施
  • 8.4.3 进行破坏性验证
  • 第9章 质量改进管理
  • 9.1 质量改进概述
  • 9.1.1 质量改进定义
  • 9.1.2 质量改进的理论支持
  • 9.1.3 质量改进活动的原则
  • 9.2 重点工程识别
  • 9.2.1 工艺复查
  • 9.2.2 全工程数据收集点优化
  • 9.2.3 识别重点工程
  • 9.3 验证问题与分析问题
  • 9.3.1 验证问题
  • 9.3.2 分析问题
  • 9.3.3 输出问题报告
  • 9.4 问题改善活动
  • 9.4.1 选定课题
  • 9.4.2 成立课题组
  • 9.4.3 改善实施与验证
  • 9.5 标准化与扩展应用
  • 9.5.1 形成流程与规范
  • 9.5.2 标准宣贯和应用示范
  • 9.5.3 横向纵向扩展应用
  • 第10章 质量教育与培训
  • 10.1 质量培训体系
  • 10.1.1 质量培训组织
  • 10.1.2 质量培训责任
  • 10.1.3 质量培训方式
  • 10.2 质量培训计划
  • 10.2.1 年度培训计划
  • 10.2.2 临时专项培训计划
  • 10.2.3 复合型人才培训计划
  • 10.3 质量培训实施
  • 10.3.1 培训需求调查
  • 10.3.2 培训设计和策划
  • 10.3.3 培训的执行
  • 10.3.4 培训效果评价
  • 附录A 精益质量管理工具和表单明细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