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0千字
字数
2019-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阐述法律思想,旨在简化理解并促进交流,为法律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在对法律思想的阐述和分析。关于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以往学者已有十分丰富且成熟的梳理,但可以将此工作更往前推进一步,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阐述伴随分析颇为重要,因为法律思想的研究尤其是为了法律思考,进而实现对法律现象的深入理解。作者希望本书借助简单易明的语言,方便读者阅读。而阅读的便利一是可使他者快捷理解,二是可使他者增添参与思考的欲望。思考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交流的成功对于法律实践的顺利展开是极为关键和必要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订版序
- 序言
- 导论: 中国法律思想的出发点
- 001 《鹿洲公案》里的“兄弟争田”
- 002 官·写在书本里的法
- 003 赏与罚
- 004 “大公无私”
- 005 市场上的兔子(定分止争)
- 006 独角兽·“法”
- 007 《说文解字》
- 008 “法官”办“鹿”案·礼
- 009 乡里自治
- 010 规矩方圆
- 011 不同的追求
- 第一章 严刑峻法
- 012 怕火不怕水
- 013 《韩非子》论杀婴
- 014 人性恶·国家法
- 015 从三万贯钱到十万贯钱
- 016 社会学的寓言:囚徒的困境
- 017 防微杜渐的法律功能
- 018 国家法的清晰与“礼”的朦胧
- 019 官人李维棠
- 020 “以刑去刑”的境界
- 021 罚当其罪
- 小结
- 第二章 教化为先
- 022 浪子回头
- 023 “风吹草动”:德教的功效
- 024 人有恻隐之心
- 025 人性善·国家法
- 026 法家的尴尬:秦王朝的灭亡
- 027 仁义
- 028 刑,义的根本;义,暴的来源
- 029 “槐树”刑罚的故事
- 030 饮酒之礼·礼治·“防患于未然”
- 031 学校的好风气·礼治的效率
- 032 礼治·“熟人”和“陌生人”
- 033 何谓善于奖赏?
- 小结
- 第三章 刚柔相济
- 034 性相近·习相远
- 035 “打一巴掌揉三揉”
- 036 常备不懈
- 037 董仲舒暗授《春秋》
- 038 君王眼中的“孝顺”
- 039 徐元庆案的“困惑”
- 040 “礼”为本法为末·德主刑辅
- 041 有嫁无婚·灵活解释法律
- 042 为什么解释?
- 043 法网的疏密·法律的原则性
- 044 养马人的命
- 小结
- 第四章 顺其自然
- 045 “你我的争议”
- 046 “无为”的治理
- 047 爱马·被马害
- 048 法令数量与盗贼数量的正比例
- 049 法律的起源
- 050 礼:混乱的开始
- 051 无礼无法的境界
-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法律的天下
- 052 法家的追思
- 053 “以”法与“依”法治国
- 054 “抓阄、抽签”·“依法治国”
- 055 靠人与靠法·“法律机器”
- 056 国家危险的原因:一半务农一半坐吃
- 057 法律一元化的功能
- 058 法律的“内”和“外”·酒店的狗
- 059 明处·暗处
- 060 “腾云驾雾”·“权势”与“法”
- 061 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硬规矩”和“软规矩”
- 062 法律职业
- 063 邓析之死·“讼棍”
- 小结
- 第六章 “礼”或“民间法”的世界
- 064 苗人部落的传说
- 065 大义灭亲?
- 066 家与国·忠孝难两全
- 067 父亲的权威
- 068 家族的小辈与长辈
- 069 “礼”·自然和谐与诗情画意
- 070 礼·吃饭·娶新娘
- 071 官司·和为贵
- 072 叔向与子产的通信·行为的仿效
- 073 习俗惯例式的民间法
- 074 奸污后的私了
- 075 愿望·“民间法”·“合理”
- 076 谁合理?
- 077 “民间法”的同情理解·熟人
- 078 原有秩序·民间法的地方性
- 079 “陋习”·宽容的姿态
- 小结
- 第七章 法与人
- 080 “名”与“实”
- 081 何为“士”?
- 082 法律背后的“人”
- 083 “权力哪吒”和“权力菩萨”·法律职业独立的隐喻
- 084 为人·研习·礼法
- 085 此一时彼一时·分权制衡
- 086 何谓“贤人”?
- 087 贤能与“平庸”之分:一种精英“法治”理论
- 小结
- 第八章 天然秩序
- 088 秋冬斩首
- 089 《礼记·月令》
- 090 水流象征刑罚·“阴”与水
- 091 天地和谐
- 小结
- 第九章 激进主义
- 092 “渡河的标记”
- 093 远古的一场争论:法律改革
- 094 大鱼·小鱼·虾米
- 095 理性的力量和意识形态“诡计”
- 096 张居正的“新政”
- 097 外国“月亮”·移植法律
- 098 共同的需求·现代化
- 小结
- 第十章 顺势而为
- 099 众人心·习俗
- 100 法律制度的形成
- 101 习俗的地方性·国情·“和奸”
- 102 是老婆还是妹妹?
- 103 保护“恶人”?
- 104 国家法律的“权利”·秋菊的困惑
- 105 乡土熟人社会·“情”
- 106 “可行性”·“钱会”里的中国国情
- 107 美法村的村政变迁·乡民的心态
- 108 反抗法律的现代性
- 小结
- 第十一章 第三种态度?
- 109 慎之又慎·渐变
- 110 税的减法·小房与大楼
- 111 “烹煎小鱼”
- 112 空间上的一分为二·法律
- 113 “缩小”的激进·“拆开”的激进与顺势而为
- 小结
- 参引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