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作者因这本书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这十年间的动荡生活,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主人公葛利高里因其坎坷、复杂的经历,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十分耀眼的一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美好的悲剧形象 ——论“顿河”主人公格里高力
  • 主要人物表
  • 卷一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卷二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卷三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卷四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卷五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卷六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四十六
  • 四十七
  • 四十八
  • 四十九
  • 五十
  • 五十一
  • 五十二
  • 五十三
  • 五十四
  • 五十五
  • 五十六
  • 五十七
  • 五十八
  • 五十九
  • 六十
  • 六十一
  • 六十二
  • 六十三
  • 六十四
  • 六十五
  • 卷七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卷八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关于顿河流域哥萨克人民的史诗,哥萨克是俄罗斯的游牧社群,骁勇善战。《静静的顿河》并不是第一部描写哥萨克的小说,但肖洛霍夫在顿河长大,笔下的哥萨克非常贴近现实,他的个人经历也赋予了《静静的顿河》极高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本书核心内容:一、肖洛霍夫的早期经历,对《静静的顿河》的创作有什么影响?二、《静静的顿河》这部 140 多万字的巨著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和平》相比,有哪些异同?肖洛霍夫一边参加革命工作,一边努力学习写作,把早年经历在《静静的顿河》中重现,把自己亲历的残酷体验转化成作品中的艺术活力,成为奠定苏联文学根基的作家之一。葛利高里代表的是整个顿河地区曾经奉为准则的 “哥萨克真理”—— 不受任何人统治。他在两股势力中来回摇摆,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追求真理,为了那些和他一起信仰这个真理的人们奋力拼杀。第一,《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肖洛霍夫的早年经历,对他的创作有重要影响,许多生活经历都在小说中有所体现。第二,顿河是俄罗斯的英雄之地,也是沙皇俄国时期最重要的哥萨克聚集地。哥萨克既享有特殊的权利,也要承担兵役义务。苏联成立后,反苏维埃政权势力煽动哥萨克一同对抗苏联红军,引发了极为惨烈的内战。主人公葛利高里在妻子和情人之间不知所措,也在革命和反革命势力中来回摇摆。他原本坚信不受任何人统治的 “哥萨克真理”,但最终认识到,那只是个可笑的错误。第三,《静静的顿河》是关于顿河哥萨克人民的史诗,《战争与和平》描写的是俄国贵族的生活。两部作品都融合了家庭和历史小说的特征,家庭生活都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在主题范围和意义方面,两者确实非常相似。但是,托尔斯泰出生在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肖洛霍夫是典型的 “到民间去” 的作家,他所受的教育全部来自真实生活,所以,《静静的顿河》没有过多讨论个人自由、历史必然性等复杂话题,作者关注的是简单的 “人” 及其行为。《静静的顿河》以普通人作为小说主人公,叙述手法强烈体现出人与环境关系,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风格。肖洛霍夫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之处,他选择 “听从自己的心声写作”,原原本本地重现了那个悲剧的时代,他没有美化历史或是描写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就像契诃夫所说:“文学之所以叫作文学,就因为它是按照生活原有的样子来描绘生活的。它的宗旨是真实,是无条件的老老实实的真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长了,150 万字,花了小半个月。有好几种感觉。第一是意识形态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非常深重,但是身在其中的普通老百姓只有非常朴素的感觉。伟大和卑鄙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在交界的地方深深混在了一起。第二是原来了不起的作品也不一定需要一个内核,像这样的作品你可以说它没有内核,或者说它的内核非常复杂 —— 就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的一生不是一两个标签可以概括的 —— 他可一个有一百个标签,其中有些还相互矛盾。那个时候作品有能力表现出这样的复杂性,我相信当代肯定也有这样作品,只可惜身在其中,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了。第三点跟这本书倒没有直接关系了,就是感觉诺贝尔文学奖有种自诩文明中心的傲慢,诺奖得主的作品看得越多就越觉得马克思说得没错,文化和艺术都是最高的意识形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过对居住在顿河边麦列霍夫一家命运变迁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给哥萨克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及他们在这一系列社会变动中社会和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小说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既展现了广阔而深厚的历史内容,有着史诗的沧桑与厚重,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人性与爱情的深刻内涵,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