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改革先锋·对外开放法制建设的积极实践者”,中国首位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主席张月姣自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首位WTO上诉机构主席、改革先锋张月姣的自传。作为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杰出女性,张月姣大法官70余载的传奇人生也见证了中国不断完善对外经济法律体系,深入参与国际经济秩序建设的辉煌历程。全书共分12个章节,主要记录了作者留学欧美,参与国内立法和中国复关谈判,担任国际机构重要职务,以及进行学术研究的经历。

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国际机构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在他们中间,作为中国首位WTO上诉机构主席,张月姣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本书由张月姣大法官亲自撰写,字里行间充满着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书中还收录有大量历史图片,对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参与国际秩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我的童年
  • 松花江畔
  • 我的家庭
  • 北师大附中
  • 第二部分 留学法国
  • 首批公派小留学生
  • 初学法语
  • 法兰西岁月
  • 第三部分 归来十年
  • 回到祖国
  • 到部队农场锻炼
  • 汽轮机厂的先进模范
  • 调回北京
  • 重返法国
  • 第四部分 亲历改革开放涉外经济立法
  • 调入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
  • 起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法规
  • 起草涉外经济合同法
  • 依法把好外商准入关
  • 参与起草中国公司法
  • 参与中国民法通则的起草
  • 负责外贸法起草
  • 起草反倾销、反补贴条例
  • 参加投资保护协定谈判
  • 第五部分 首位来自北京的世界银行法律顾问
  • 高级发展经济学研究班
  • 在世行工作的日子
  • 乔治敦大学法学硕士
  • 第六部分 漫长的中国复关与入世谈判
  • 亲历十年复关入世谈判
  • 一场贸易体制和政治制度的谈判
  • 中国加入WTO意义重大
  • 第七部分 艰苦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
  • 不受欢迎的“特殊301”
  • “最大的爱国”
  • 阴云密布的华盛顿
  • “我们在与强盗谈判”
  • 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 双边谈判与多边谈判相协调
  • 处理好中美贸易关系必须研究中美关系
  • 第八部分 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首位女高官
  • 给亚行高官们上课
  •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负责区域法律援助项目
  • 新丝绸之路 ——中亚合作
  •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Make it happen!
  • 竞聘欧洲局局长成功
  • 第九部分 中国在西非开发银行首位董事
  • 来自央行行长的推荐
  • 中非友谊的使者
  • 西非行主席亚伊访华
  • 中非经济日
  • 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 第十部分 学术生涯
  • 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终身学习
  • 在中国、欧洲和美国著名大学讲学
  • 担任国际法学机构要职
  • 第十一部分 中国首位WTO上诉机构大法官
  • 艰难的竞选之路
  • 宣誓就职
  • 第一次作为审案组法官审案
  • 首次当选上诉机构主席
  • WTO成功举办清华20周年大会
  • 行重于言
  • 第十二部分 退而不休,继续前行
  • ICSID办理20年未决大案
  • 受聘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 积极推动国际投资争议解决机制改革
  • 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讲演
  • 重返WTO上诉机构
  • 为培养国际争端解决人才鞠躬尽瘁
  • 附录一 张月姣法官告别WTO演讲(Farewell Speech of Yuejiao Zhang,2016-10-26 at Geneva)
  • 附录二 张月姣教授在香港国际法大会上的演讲:国际法的重要性以及亚洲在国际法制定中的作用(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Role of Asia in Its Formulation,2017-7-7 at Hongkong)
  • 附录三 张月姣教授在中法第三届法律交流会上的演讲:国际法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加重要(Le droit international est plus important dans la globalization de l'économie,2018-5-14 at Beijing)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悦读·我的人生路

    (2022 年 5 月 1)# 悦读 #看书的时候会觉得时间不知不觉溜走,读到夜深也浑然不知。这本《我的人生路:张月姣大法官自传》,作者的经历让人叹为观止。她的故事不是起伏跌宕的人生,而是一路的所向披靡。这位女神的经历太丰富:曾是世界银行首位中国籍的法律顾问;第一个在亚州开发银行担任助理法律总顾问、行政诉讼委员会主席、大湄公区域局副局长、欧洲局局长的中国人;首位西非开发银行的中国董事;首位中国籍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专家;首位中国籍的国际发展法组织理事、专家;首位中国籍的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主席、法官;世界银行行长兼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主席指定的仲裁员;首位用法文、英文办理撤销裁决案的特委会中国籍委员。这是一个自主奋斗的人生,她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里困难,她的哥哥不到三个月就饿死了。而她因为营养不良,三岁才学会走路,因为从小患了软骨病。她的父母虽然没有上过学,但解放后参加了扫盲班,砸锅卖铁都要供孩子们上学。一家姐弟四,最后个个有出息:大弟弟成为大学教授;二弟弟考上大学,后来成为政府劳动人事部人才培训司司长;三弟大学毕业后到非洲参加援外工作,后来成为大型进出口公司负责人,而作者本身,就是上述开挂的履历了。作者的学习经历也熠熠生辉:高中毕业由中国高教部选拔到法国留学;1980 年赴美国参加世界银行 “国民经济高级研修班”;1982—1984 年到美国乔治敦大学读法律研究生,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6 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 JSD 学业,研究 GATT WTO 的规则与案例。书中有介绍作者法国留学回来后,到部队农场和工厂锻炼的经历,也有记录她在进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艰难的谈判记录,更加是有她在各国际机构工作的分享。完美无瑕没有一丝可以挑剔的辉煌。虽然书中作者轻描淡写,但依旧能感受到她经历了常人无法承受的挑战和困难,所以,才有了异于常人的光芒。她的毅力和上进心,很让人敬佩。她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打着电筒学习到三更半夜是常态。当她在世界银行上班的时候,得知员工可以有业余进修的机会,可以到乔治敦大学申请法律硕士班,如果期末考试获得 B + 以上的好成绩,世界银行可以报销 80% 的学费。于是为了准备这个法律硕士班的录取,她除了白天应付世界银行繁重的工作,晚上下班就补习英语,考托福。录取之后,她努力学习,因为当时她的收入是 300 美元,而学费是 5 万美元。为了能得到学费报销,她必须让自己学习获得好成绩,于是更加压缩睡眠时间,拼命学习,并且用优异的成绩毕业。她的坚强和牺牲,让人觉得有力量。她到世界银行工作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而当她在华盛顿接到家书,说儿子因为摔倒在水泥地上摔了四颗门牙、没有治疗,而女儿在幼儿园患了急性阑尾炎、而没有家长签字做手术,她在单位的卫生间哭了一场,然后洗洗脸,继续去上班,晚上继续去上法律硕士的课。然后利用年底的小假期,自费去纽约不同的大学听课。她在欧洲进行考察的时候,担任了与对口单位联系、谈判交流、翻译、开会总结等工作,负荷超载,晕倒,直到急救医生给她打一针,才醒过来,医生诊断是劳累过度。虽然考察团团长和商务参赞让她休息,但她谢绝了。因为这是中国代表团为了起草中国公司法而首次进行国外考察,她不能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而耽误了全部的工作,于是一醒过来,继续高效工作。她的勤奋和专注,让人汗颜。她 2016 年结束任务回国后,写了两本书,除了这本自传,还写了一本《亲历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中国首位上诉机构主席张月姣法官判例集》,她还在写着一本关于国际投资法与投资争议解决的书。她还在清华大学、汕头大学讲课。于是用节假日、周末和早上 4 点到 8 点的时光,写书,没有时间散步,没有时间做饭,于是在手机上点外卖。如今,她已经 78 岁了。依旧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最后,用作者的话,分享给大家,作者这灿烂的经历足够有分量,让这朴素的话掷地有声,“人生有顺境,鲜花、美酒和赞美;人生也有逆境,艰难、困苦和迷茫;无论何时何地,乐观向上,努力拼搏。胜不骄,败不馁,低谷不沮丧,永远不停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到极致,成为专家、模范,是金子总会发光”。“人生如登山,需要毅力和坚持。我们不仅要有信仰、信念和信心,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锻炼身体,健康高效地工作一个甲子。” 致敬。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