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代表作。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从所谓的“自然法”的理论出发,对当时的国家制度、政府、社会、司法行政、外交政策和伦理道德诸方面,都进行了最无情的批判,同时也根据唯物理论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治国安邦的原则,企图建立起一个“理性的王国”。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 出版说明
  • 著者序
  • 第一卷
  • 第一讲 论社会
  • 1.论社会感
  • 2.论“自然状态”
  • 3.社会生活的优越性
  • 4.社会感——利益或需要的结果
  • 5.社会的职责——保证自己的成员过幸福生活
  • 6.论社会契约
  • 7. 论义务,论职责,论自然法
  • 8.自然法是明显的,感觉得到的
  • 9.无知——社会恶习和灾难之源
  • 10.人间不平等的起源
  • 11.克服这种不平等的方法
  • 12.论互助
  • 13.利益分配
  • 14.道德上的灾难之源
  • 15.论法
  • 16.公民法,或制定法
  • 17.法律应当为公共利益服务
  • 18.论国际法
  • 19.论各民族彼此间的义务
  • 20.政治中的错误
  • 21.自然法的处罚方法
  • 22.论权利
  • 23.论怎样才能使权利公正
  • 24.论法所允许做的和禁止做的
  • 25.论所有权
  • 26.所有权是必需的
  • 27.论财富公有
  • 28.游手好闲引起的危险
  • 29.论公道
  • 30.奖励和惩罚
  • 31.论奖励和惩罚的正确标准
  • 32.社会造成的不平等
  • 33.论社会道德
  • 34.社会道德是必要的
  • 35.论政府的责任
  • 36.论权力的起源
  • 第二讲 论政府
  • 1.治理的意义是什么
  • 2.政府的功用
  • 3.“政府”的定义
  • 4.统治者和臣民的区别
  • 5.政府的起源
  • 6.人治人的现象是始终存在的
  • 7.社会的好处——最高权力的起源
  • 8.贵族政治的起源
  • 9.论征服
  • 10.联邦共和国
  • 11.君主政体的起源
  • 12.君主政体的缺点
  • 13.论民主政治
  • 14.民主政治的缺点
  • 15.贵族政体的危险性
  • 16.论混成的共和国
  • 17.论封建政府
  • 18.论共和政体的动力
  • 19.论有限制的君主政体
  • 20.论绝对权力
  • 21.哪一种政体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 22.同一种政体不能适合于一切民族
  • 23.国家安定不是政府高度贤明的标志
  • 24.富强不是幸福的证据
  • 25.论权力的最初原则
  • 26.论改革和革命
  • 27.政府的慈善和仁爱包含什么内容
  • 28.社会应当表现出忍耐和宽容
  • 第三讲 论统治者
  • 1.“最高统治者”的定义
  • 2.服从的动因
  • 3.论立法权
  • 4.论行政权
  • 5.论根本法
  • 6.论继承性的最高权力
  • 7.论无限制的最高权力
  • 8.最高权力的自然界限
  • 9.存在这些界限的证据
  • 10.消除反对意见
  • 11.人民同意才能使权力合法化
  • 12.论神权政治
  • 13.神权政府滥用权力
  • 14.神不会允许暴戾恣睢
  • 15.论神权
  • 16.掌权的事实不能使滥用权力合法化
  • 17.人民代表制
  • 18.骚乱的危险性
  • 19.社会始终是最高权力的主人
  • 20.几个自然的问题
  • 21.无限制的独断专行的权力是违反自然的
  • 22.论真正的最高权力
  • 23.论特权
  • 24.论最高统治者的财产权
  • 25.论宣战权
  • 26.最高统治者要替自己的大臣们的行为负责
  • 27.合法的最高权力应当保护自由
  • 28.最高统治者应当是接近人民的人
  • 29.国王应当了解人民的愿望
  • 30.论联系国王和人民的代议机关
  • 31.最高统治者不能不倾听人民的呼声
  • 32.某些国王的奢望
  • 33.论区别“最高统治者”和“最高权力”两个概念的必要性
  • 34.国王的特权
  • 35.论礼仪
  • 36.国王的真正伟大
  • 37.国王应和普通人一样服从同样的道德准则
  • 38.论国王的道德
  • 39.论国王的教育
  • 40.国王的教育是怎样影响臣民幸福的
  • 第四讲 论臣民
  • 1.论公民、臣民和奴隶
  • 2.论服从
  • 3.论服从的界限
  • 4.类似的问题
  • 5.论民族意志
  • 6.论社会不满情绪
  • 7.论人民骚动
  • 8.论人民骚动的原因
  • 9.人民应当忍耐
  • 10.公民应当遵守法律和听从社会意志
  • 11.论公民间的不平等
  • 12.社会各阶层的起源
  • 13.论社会奖励
  • 14.论人民代表
  • 15.人民代表应当是怎样的
  • 16.人民代表应当保护各阶层的利益
  • 17.论人民
  • 18.不应当压迫人民
  • 19.人民过于经常地受到轻视
  • 20.论人民教育
  • 21.论军队
  • 22.贵族阶层的起源
  • 23.封建政体下的贵族阶层
  • 24.贵族政权的没落
  • 25.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别
  • 26.论贵族阶层的实际权利
  • 27.重出身——偏见的后果
  • 28.论宫内官员一些贵族
  • 29.论大臣
  • 30.大臣的义务和职责
  • 31.国王宫廷的腐化堕落
  • 32.论法官阶层
  • 33.论宗教界人士
  • 第二卷
  • 第五讲 论滥用国家权力,论无限专制的君主政体,论专制和暴政
  • 1.专制制度的定义
  • 2.论暴政
  • 3.暴政的特征
  • 4.论追求统治权
  • 5.专制制度的起源
  • 6.奴隶制度的来源
  • 7.宗教迷信的后果
  • 8.专制君主的骄傲自大
  • 9.专制君主的弱点
  • 10.专制制度的荒谬原则
  • 11.专制制度的狂妄行为
  • 12.专制君主的势力是不牢靠的
  • 13.爱国主义和专制制度势不两立
  • 14.专制制度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 15.专制制度统治下的贵族
  • 16.专制制度毁灭一切公道原则
  • 17.大国特别容易受专制制度之害
  • 18.军人阶层的权力会导致专制制度
  • 19.神职人员是专制制度之友
  • 20.专制制度对信仰的影响
  • 21.专制制度对科学的影响
  • 22.专制制度对风俗习惯的影响
  • 23.专制君主的麻木不仁
  • 24.专制制度影响人民性格
  • 25.专制制度的功效——导致自己灭亡
  • 26.论东方的专制制度
  • 27.论温和的专制制度
  • 28.专制制度的真正标志
  • 29.专制制度不能称为政体
  • 30.专制制度创造自我毁灭的前提
  • 31.专制制度本身的矛盾
  • 32.人民永远不能真正容忍专制制度
  • 33.专制主义者面临的危险
  • 34.专制君主害怕道德
  • 35.专制制度不需要才能
  • 第六讲 论自由
  • 1.论爱自由
  • 2.爱自由是怎么一回事?
  • 3.自由不能同为所欲为或任性混为一谈
  • 4.人民丧失自由的原因
  • 5.独断专行的危险性
  • 6.防止独断专行的办法
  • 7.自由应当以理性和美德为基础
  • 8.正确理解自由
  • 9.自由保证国王得到好处
  • 10.自由裨益于全体公民
  • 11.论安全
  • 12.论自愿的赋税
  • 13.自由促进工业发展
  • 14.论宗教自由
  • 15.暴政不可容忍
  • 16.论出版自由
  • 17.论出版物过分自由
  • 18.出版物中显示的勇敢精神
  • 19.人人都有自由权利
  • 20.论自由国家里的政治派别斗争
  • 21.论全民幸福
  • 22.哪里没有自由,哪里就没有祖国
  • 23.无论怎样强大的势力,没有自由就不可能稳固
  • 24.没有自由就没有道德
  • 25.谈社会舆论
  • 26.结束语
  • 第七讲 政治概论
  • 1.政治的定义
  • 2.同一种立法不能适用于一切民族
  • 3.同一种立法不可能永远适用于某一个民族
  • 4.法律不可能永久不变
  • 5.论适应古老制度的偏见
  • 6.立法的缺陷
  • 7.法律应当根据国家需要修改
  • 8.哲学有益于政治
  • 9.政治应当预见未来
  • 10.法律应当按国家幅员大小有所不同
  • 11.立法的任务
  • 12.不良法律造成坏人和恶人
  • 13.政治应当采取的办法。论教育
  • 14.政治应当关心公民的风尚
  • 15.政治应当培养国务活动家
  • 16.政治平衡
  • 17.论人口
  • 18.论人口稀少的原因
  • 19.再谈人口问题
  • 20.论农业
  • 21.论殖民地
  • 22.论赋税
  • 23.论征税条件
  • 24.论国家财富
  • 25.论战争掠夺财富
  • 26.论贸易
  • 27.论财富所产生的威力
  • 28.贸易应当自由
  • 29.论贸易的界限
  • 30.论财富分配
  • 31.特殊权利
  • 32.贸易不加限制的危险
  • 33.论贸易的自然界限
  • 34.商业民族的繁荣是不牢固的
  • 35.论财富分配的自然趋势
  • 36.论国家的真正幸福
  • 37.论国债
  • 38.论公债基础
  • 39.论财政
  • 40.政治领导人应当关心社会的全面发展
  • 41.论警察
  • 42.论惩罚
  • 43.论奖励
  • 44.政治领导人应当关心风俗
  • 45.论示范的力量
  • 46.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 47.对付宗教狂热病的方法
  • 48.论文明的宽容精神
  • 49.本讲小结
  • 第八讲 论外交政策,论战争、和平、条约及其他
  • 1.民族与民族之间也应当有人与人之间那样的道德和义务的准则
  • 2.政治解体的根源
  • 3.政治上刚正诚实不会带来害处
  • 4.论国王的道德
  • 5.论战争
  • 6.征服是不明智的行为
  • 7.论正义战争
  • 8.国际法给战争的狂暴性设置界限
  • 9.战争频繁的原因
  • 10.论尚武精神
  • 11.论海军
  • 12.论联盟
  • 13.论谈判
  • 14.论政治中的良心
  • 15.关心社会福利是政治的基本原则
  • 16.论信守条约
  • 17.条约可不可以违反?
  • 18.不公平的条约不可能束缚受欺负的一方
  • 19.这些原则都以理性为根据
  • 20.使条约神圣不可侵犯的条件
  • 21.并不存在一种能控制国王的权力
  • 22.论欧洲均势
  • 第九讲 论国家的解体
  • 1.国家是怎样走向解体的
  • 2.古代帝国的衰亡
  • 3.答复可能提出的不同意见
  • 4.无限的君主政体崩溃的原因
  • 5.有限的君主政体崩溃的原因
  • 6.民主政治垮台的原因
  • 7.贵族政体国家崩溃的原因
  • 8.国家灭亡的其他原因
  • 9.论奢侈
  • 10.奢侈危害人口的增长
  • 11.奢侈伤害民族的战斗精神
  • 12.奢侈削弱人的身体和精神
  • 13.奢侈能产生好处吗?
  • 14.奢侈败坏道德
  • 15.奢侈对人的精神能力和艺术的影响
  • 16.奢侈之风是很难根除的祸害
  • 17.奢侈和君主专制政体分不开
  • 18.论限制奢侈的办法
  • 19.奢侈是古代一切国家灭亡的原因
  • 20.论改造国家
  • 21.教育国王的结果
  • 22.论公民的教育和培养
  • 23. 公共权力应当促进公民的道德教育
  • 24.国王——国家真正的改造者
  • 25.全书总结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