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是精准推荐还是算法歧视?是提高行政效率还是侵犯隐私?这些问题这本书都有讨论。

内容简介

算法规制的目标无他:其一,警惕本来应当是中立的智能应用,被用来掩饰未取得“多数人同意”的少数人集权;其二,建立利益相关者对话和商谈的场域,避免法律沦为“技术寡头”的帮凶。

本书从凯伦·杨“跳出‘数据道德’或‘AI道德’窠臼”以寻求“数据驱动机器时代正义、民主和自由”的主张开始,以李·拜格雷夫“将数据保护法的价值观贯彻进信息系统架构之中”的倡导结束,中间穿插着马丁·洛奇等学者对“风险导向监管路径”的反思与改进;这背后是“自然人正义观”与“算法正义观”从排斥到融合、“个人数据保护”与“技术公共利益”从对立到统一的艰苦历程。

本书英文版虽出版于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但作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算法规制”的路径探寻,无不包含着从“个人健康”促进“社会健康”的现实隐喻,以及人本主义“责有攸归”的道德哲学,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疫情常态化下慎终如始“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稳步推进有着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主编简介
  • 案例目录
  • 主编序 算法、数据、规则与法治
  • 中文版序
  • 第一章 算法规制:述略
  • 第一部分 规范性问题
  • 第二章 自动化决策,何忧之有?
  • 第三章 自动化决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 第四章 数字歧视
  •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中算法外包的伦理
  • 第二部分 公共部门应用
  • 第六章 算法行政?公共管理与机器学习
  • 第七章 公共服务中算法规制的实际挑战
  • 第八章 公共服务中算法规制的反思
  • 第三部分 管理算法系统
  • 第九章 算法、规则和治理准备
  • 第十章 法律从业者视角下的人工智能风险规制
  • 第十一章 关注机器2.0时代: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自动化决策
  • 参考文献
  • 立法索引
  • 关键词索引
  • 译后记
  • “独角兽法学精品”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