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生产要素探求社会发展演进的“产业密码”,勾画数据业的未来发展蓝图。

内容简介

数据要素将成为开启人类发展新纪元大门的密钥,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传统的经济增长动能、产业变迁逻辑、民生改善路径、社会治理模式等正面临巨大挑战和深刻调整,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认为,在这种趋势下,现有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已经难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迫切需要打破传统产业划分理论的“桎梏”,推陈出新。

本书把产业变迁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从生产要素这一“小切口”入手,探求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背后的“产业密码”和底层逻辑。作者从多个维度,对第四产业——数据业进行了精准画像,描绘了数据业的发展蓝图,也对数据业可能对产业变迁、经济规律、社会结构、国际关系等产生的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做了分析和阐述,构建起第四产业的理论和政策框架,是国内系统思考第四产业、数据业的开先河之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第一章 源起 美好生活的上下求索
  • 从刀耕火种到美好生活
  • 农业社会的漫长实践:尝试跳出“马尔萨斯陷阱”
  • 延伸阅读
  • 工业社会的巨大跨越:钢铁洪流下世界日新月异
  • 服务业社会的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
  • 难以实现无限供给:生产要素总有极限
  • 如何实现无限供给:数据带来裂变式增长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经济规律不会一直不变:无限供给产生
  • 延伸阅读
  • 从旧生产力到新生产力
  • 新生产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 延伸阅读
  • 低代码革命:新生产力初现端倪
  • 延伸阅读
  • 算力:更前沿的生产工具
  • 延伸阅读
  • 数据:更高维的劳动对象
  • 新生产力已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序幕 第四产业的“前奏曲”
  • 三次产业划分的演进:从配第到库兹涅茨
  • 配第:产业划分先河
  • 延伸阅读
  • 克拉克:产业分类奠基
  • 延伸阅读
  • 库兹涅茨:理论实证结合
  • 延伸阅读
  •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功与过”
  • 是算准底数,还是仅仅为了兜底所有产业?
  • 延伸阅读
  • 是理清结构,还是新旧产业混为一谈?
  • 是指明方向,还是误导发展的鸡汤?
  • 寻找第四产业“新大陆”
  • 从哪里破题?
  • 用什么标准?
  • 谁才是赢家?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视 数据业的“精准画像”
  • 数据——数据业的基石
  • 延伸阅读
  • 数据1.0:从媒体到数据
  • 数据2.0:从用户到数据
  • 延伸阅读
  • 数据3.0:万物生数,数生万物
  • 延伸阅读
  • 走近数据业
  • 数据采集:万物皆可数
  • 延伸阅读
  • 数据存储:汇聚数据之海
  • 数据传输:浪潮的形成
  • 数据分析:从数据到智慧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数据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产业赋能
  • 延伸阅读
  • 数据应用展望
  • 获取数据业的“数据”
  • 产业的分类认定
  • 延伸阅读
  • 产业的核算
  • 延伸阅读
  • 数据业的认定初探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尝试核算数据业
  • 展望面向“数据化大生产”的产业核算
  • 延伸阅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击 数据业的颠覆力
  • 改写经济规律:生产函数、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经济学的改变
  • 生产函数变量的持续拓展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延伸阅读
  • 数据被引入生产函数后的化学反应
  • 数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底层逻辑
  • 延伸阅读
  • 数据业带来的理论挑战
  • 延伸阅读
  • 数据业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 延伸阅读
  • 改写社会结构:原子化还是社会化?
  • 数据推动人的转型
  • 疏离还是凝聚?
  • 赋权公民也赋能社会
  • 改写国际关系:拥抱还是对抗?
  • 政治博弈
  • 经济角力
  • 安全渗透
  • 数据改变大国竞争焦点
  • 延伸阅读
  • 颠覆既有的国际关系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钥 通往第四产业的必经之路
  • 掌握数据时代的先机
  • 拥抱数据时代
  • 延伸阅读
  • 发挥先发优势
  • 延伸阅读
  • 价值释放模式不断创新
  • 延伸阅读
  • 推动数据与实体经济的黏合融通
  • 明确数据业的游戏规则
  • 开展基于数据技术的场景建设
  • 扩大数据规则制定的国际话语权
  • 找到数据的主人
  • 集成电路发展进入后摩尔时代
  • 延伸阅读
  • 新时代的主角——算法
  • 数据权属是否属于平台
  • 怎样界定不同类型的数据权属
  • 关注数据隐忧
  • 算法对劳动者和消费者剩余的隐蔽榨取
  • 延伸阅读
  • 数据资本的无序扩张和“赢者通吃”
  • 延伸阅读
  • 数据漏税和“双支柱”全球税改
  • 跨境泄露
  • 延伸阅读
  • 数据黑市
  • 让数据动起来
  • 开好门:推动数据开放共享
  • 铺好路:促进数据交易流通
  • 分好饼:完善数据收益分配
  • 延伸阅读
  • 把数据用起来
  • 传统产业“金手指”
  • 延伸阅读
  • 工业流程“指挥棒”
  • 延伸阅读
  • 行业生态“培养皿”
  • 社会治理“遥控器”
  • 本章小结
  • 后记 处在数据裂变新纪元的前夜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四产业》…数据,人又为自己造了一个新主人…

    如果农业是第一产业,那么采猎应该是第零产业。在第零产业时代,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奴隶。第一产业时代,人依赖土地的产出,人变成了自己开垦土地的奴隶…。第二产业(工业)时代能源、矿产以及以此为原料的工业品成为人的新依赖,于是人成了人造机器的奴隶…。第三产业(服务业)时代,人一方面严重依赖社会服务,一方面不得不把自己塑造成某种服务专业者,人成为自己虚构的品味的奴隶…… 分类学总是显得最科学,好像几个新词流行起来,一个新思想就被实证了。叫第四产业,数据业再合适不过了。农牧业来自采猎,工业来自农牧业中的手工业,服务业来自工业带来的更细的社会分工,而数据正是精准高效服务的关键原材料,数据因技术提升从前几个产业中独立出来,又服务于前几个产业,精准高效将使数据业不用太久就会成为最大份额的产业,因为数据时代和前三个产业时代的底层逻辑不一样了,前三个产业时代都只能是有限供给,而数据则可以无限供给…… 人很快又会发现,自己好不容易用精准数据摆脱了第三产业时代的盲目消费,却又随即深深的被数据精准的奴役了,而这一次的这个主人,是个可以无限供给的主人,人再一次为自己造了一个更加依赖又无所不能的新主人…。好像说自找奴役不好听,依赖科技进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换个说法就舒服多了。如此,美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控制感的被奴役……(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9
      1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四产业,即数字经济产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突破性技术集群不断涌现,产业形态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正在开启前所未有的巨变。可以说,世界经济即将进入新的历史分流节点,正如经济史上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大分化那般,新的主导产业的诞生,必将开辟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崭新时代。第四产业,未来已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农业工业服务业,第四产业呢?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808 本(81)#《第四产业》🚢相比于硬件,这背后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机器智慧和人性的数据技术。随着海量数据的不断积累、应用和挖掘,机器已经越来越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语音交互、自主学习都已成为现实。不仅是汽车,未来随着数据业进一步的繁荣和创新,人在做、网在联、云在算、数在转,数据将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如影随形,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业制造、交通物流、能源、医疗、公共事业等方面的革新中发挥巨大作用,不断颠覆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社交模式。🚢在人类的历史上,农业、工业、服务业都曾给世界带来巨大的革命性变化,并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那么正在拉开帷幕的数据业,会不会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第四产业呢?如果立足当下,为我们人类书写一部未来史,那么数据一定是其中最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篇章,数据业必将成为驱动经济指数级增长的引擎、轰击现代产业格局的中子、扣动产业裂变扳机的手指,是大国角力的核心赛道和巅峰擂台。🚢资本、技术等新兴生产要素的不断涌现,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变迁、演进、迭代、置换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每一种产业的背后,都有一种核心的生产要素发挥着牵引作用。不同产业构筑的产业版图正如一束光谱,在不同生产要素的牵引下逐渐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前期农业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农民、土地、技术、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物质资本生产要素。千百年来,农业的发展无非就是围绕以上要素做文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这一要素在农业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了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进程。农民、土地、技术和资本在量上的扩大、质上的提升,不同生产要素的配比以及发挥作用的大小,决定着农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从组织上看,传统手工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企业这一伟大发明。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替代了家庭的生产方式,以专业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形式提高效益。企业的大量出现,壮大了市场,产生了更多新的交易、合作机会。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激发出市场主体更多的内生动力,带来了更多组织和制度创新。🚢决定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效率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和知识水平,而这两个因素都可归集到劳动者身上。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创新密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显著特征,也是全球许多著名制造业企业战略转向的共同选择。苹果、特斯拉等高科技制造企业,也都纷纷向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转型。🚢资本存在边际回报率递减的规律,即在资本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后,每新投入一单位资本,带来的产出是逐渐减少的。凯恩斯提出的 “流动性陷阱” 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体现。流动性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名义利率降低到不能再低,甚至接近于零的时候,货币的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存储起来,无法促进有效需求,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货币政策彻底失灵。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