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洛克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以自然法学说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作者从自然状态出发,批判封建极权制度,主张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国家基于契约、立法权为最高权力、国家权力分立和人民有权反抗暴政等。洛克的这一著作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上曾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 编者的话
  • 第一章 论奴隶制与自然的自由
  • 第二章 论父权和王权
  • 第三章 论亚当由于为神所创造而享有主权
  • 第四章 论亚当由于神的赐予而享有主权(《创世记》第一章第二十八节)
  • 第五章 论亚当由于夏娃对他的从属而享有主权
  • 第六章 论亚当由于父亲的身份而享有主权
  • 第七章 论父权与财产权作为统治权的共同根源
  • 第八章 论亚当的最高君主统治权的转移
  • 第九章 论从亚当承袭下来的君主制
  • 第十章 论亚当的君权的继承者
  • 第十一章 谁是这个继承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跟约翰·洛克学习辩论技巧

    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大作《政府论》共分为上下两篇,读者常常更多关注下篇。
     
    因为上篇的主要任务是驳斥当时的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等主流学说,下篇则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政府的起源、范畴及目的。简言之,上篇是在 “破旧”,下册是在 “立新”。所以,读者会更习惯于关注新的见解,也就是体现作者 “创造性” 的地方。
     
    不过 “立” 的前提是 “破”,只有把 “旧”“破” 好了,“新” 才能 “立” 得住,只有对 “旧” 进行了深刻剖析,才知道 “新” 的替代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而且,历史的惯性往往也是 “旧” 的一方的帮手,所以说,打破一项绵延成百上千年的旧有存在,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那么,我们不妨看看洛克是怎么 “破旧” 的。
     
    《政府论》上篇的整体感觉,就像是记述了洛克与菲尔斯之间的一场辩论。
     
    菲尔斯代表传统一方,认为 “君主制是毋庸置疑的”,而洛克认为 “君主制是凭空捏造的”。
     
    菲尔斯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上帝创造了亚当,并赋予他统治大地上一切生命、享有世界上一切财产的权力,包括对子女的绝对权利,这就是 “父权制”。同样,君主与臣民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 “君主制” 也是合理的,臣民应当完全服从于君主。
     
    菲尔斯的论证过程,借鉴了《圣经》的诸多言论,但洛克的反驳并没有回避菲尔斯的逻辑,而是采取了釜底抽薪的办法,他也使用《圣经》佐证自己的观点。洛克首先提出上帝不只创造了亚当,还创造了很多生灵,他们应当共同拥有这个世界。因此 “父权制” 是说不通的。另外,子女孝亲敬长是反哺养育之恩的自然行为,并非政治权利迫使下的行为。以此为基础的 “君主制” 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在辩论中,经常讲尽可能不要陷入对方的语境,不要落入辩手的逻辑,但利用对手的套路来反套路,抓住症结要害釜底抽薪,也是一招不错的制胜之法。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被赋予的权利是不可承袭的。

      商务印书馆首版只有下篇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本书大概上就是讲了一句话,被赋予的权力不应当被继承,而是基于获取的方式重新决定。父(母)权基于生育,夫(妻)权基于契约,统治权基于人民公意…。它们都不可以被继承。通过此种承继关系的逻辑来否定君权神授和王权世袭。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