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9千字
字数
2015-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孔子真的分不清五谷吗?“中庸”的本意是什么?《弟子规》有多个版本,哪一个更“正宗”呢?到底孰是孰非?一看就明白了。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为儒学正名的著作。在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对传统儒学认识有误的背景下,作者阐述了儒学经典中的观,如“和”“忠”“礼”“中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存天理,灭人欲”等,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并从文献手,论证了这些儒学精华的真正内涵,指出了大众对其理解的误区。对于儒学要真正回归中国社会,普遍地对社会成员发挥它文明价值观的教育作用,有很大的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谈“孝”
- 谈“和”
- 谈“忠”
- 谈“利”
- 向利是人的本性
- “仁”是获利的工具
- 获利的手段是让利
- 君子安仁
- 功利优先的评价理念
- 谈“中庸”
- 儒家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先驱
- 儒家的法治思想
- 孔子反对铸刑鼎之议辨析
- 舜“庇父封弟”辨
- 罗斯福的“自由”,比儒家高明吗?
- 儒家的“君权神授”即“天赋人权”
- 儒家对待“异端”的态度
- 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 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谈“温故而知新”
- 谈“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学而优则仕”的二重理解
- 谈“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孔子为什么“难侍候”?
- 谈“礼不下庶人”
- 谈“刑不上大夫”
- 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谈“存天理,灭人欲”
- 给孔子过错了生日?
- 关于定公十五年及次年孔子在鲁的问题
- “子见南子”案的启示
- “子见南子”的史实
- “子见南子”案的情况
- “子见南子”案体现出的问题
- 孔子杀少正卯,是韩非编出来的?
- 学生们直呼孔子为“君子”
- 谁说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 孔子真的分不清五谷?
- 孔子获称“丧家狗”问题辨析
- 谈《真实的孔子是两重人格的孔子》
- 真实的孔子是两重人格的孔子
- 电影《孔子》印象
- 景不是那时的景
- 物不是那时的物
- 动作、言语、情节失真
- 情节与形象相左
- 结语
- 万古长夜,与仲尼无关
- 儒家思想不是儒家创造的
- 不能说儒家学派是孔子创立的
- 《论语》校勘札记(十二则)
- 《孟子》校勘札记(十九则)
- 《论语》何以无“苦”字?
- 释“语”
- “坑儒”不是活埋儒生
- 《弟子规》版本文字的比较
- 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 谈骆承烈《〈弟子规〉评议》
- “国学”问题杂谈
- 中国文化的特性是什么?
- 南怀瑾《论语别裁》质量堪忧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